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论佛教伦理的基本特点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本文依大会主题之一“佛教伦理与当代社会”,具体分析佛教伦理的基本特点。笔者认为,要了解佛教伦理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有必要首先了解其本身的特点,笔者试将其特点概括为诸种“统一”说,即世俗性和超越性的统一、自利和利他的统一、自他和他律的统一、自律和他律的统一、修行与智慧的统一、理论教化和典型示范的统一、层次性和超越层次的统一、三业规范的统一以及禁止、鼓励和承诺的统一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佛教伦理的基本精神和佛教伦理的社会作用或功能。

1、世俗性和超越性的统一

和世俗伦理相比,佛教伦理是出世的,因而可以一般地说,世俗伦理是世俗性的,其内容包括了调节伦理关系、提升世俗生活精神境界的道德规范,佛教伦理是超越性的,其内容包括超越世俗生活进入佛境界精神世界的道德规范。但佛教伦理的超越并不意味着和世俗伦理完全分离,而是与世俗性相统一的超越性。这种统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其一,超越性不离世俗性。佛教伦理以信仰为基础,以体现终极关怀的解脱为理想,具有彼岸性,这是其超越性的体现。但其超越性不离其世俗性,其彼岸性并不完全脱离此岸,佛教伦理的实践,必须在世俗世界中提升世俗生活的意义。如同莲花,出于污泥,但不染污泥,化腐朽为神奇。维摩居士的修行特点,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执持正法,摄诸长幼。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游诸四衢,饶益众生。入治政法,救护一切。入讲论处,导以大乘。入诸学堂,诱开童蒙。入诸淫舍,示欲之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

其二,佛教道德中的规范,多有和世俗道德规范内容相同之处,佛教赋予其神圣化的意义,提升为趋向彼岸世界的道德准则。比如孝,世俗道德讲孝,佛教道德也讲孝。前者讲孝,强调孝养父母,包括物质上的供养和感情上的尊重和满足。佛教讲孝,除了世俗的孝道之外,还包括出世之孝,比如劝父母信奉佛法,愿父母享受出世解脱之乐,“乞愿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得生天人中,福乐无极。”在佛教道德中,只行世俗之孝,不是至孝,“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虽为孝养,犹为不孝。”三尊即佛、法、僧三宝之尊。唐代佛教高僧圭峰宗密曾专门区分儒家的世俗之孝和佛教的出世之孝的异同,同则存殁同、罪福同,异则居丧异、斋忌异和终身异。因此,如果只注意或佛教伦理超越性、神圣性的一面,忽视其和世俗性的联系,也是不全面的。

其三,两者的统一既可以体现为佛教伦理的世俗化,也可以体现为世俗伦理的佛教化。

这种统一性也是出世和入世的统一。出世是其超越性的一面,入世是其世俗性的一面。依佛教的中道原则,可以将这其理解为即入世而出世,不离世俗而超越。

2、自利与利他的统一

自利和利他,是佛教伦理强调的两种利益,这种利益,从自利的角度看,并非指物质性的财货,而是精神境界、价值追求、道德准则,亦可称利乐。从利他的角度看,包括给他人以物质的利益,但根本是精神性的利益。佛教伦理不只重自利,更重利他,强调两者的统一不可分,自利是基础,但不是最终的,利他才是目的,利他行的完全实现就是觉行圆满了。自利利他的统一为菩萨所行之道,“诸声闻道非诸菩萨摩诃萨道,诸独觉道非诸菩萨摩诃萨道,自利利他道是诸菩萨摩诃萨道。”

何谓自利?何谓利他? 自利是众生自身得修习佛法,去尽诸烦恼而带来的达到极高的境界功德利益,“何者自利?圆满解脱身持净法身,灭烦恼障、一切智障,是名自利。”“一切诸漏尽,不悔解脱等诸功德,是名自利益。”将自身所得功德利益推广至他人,使他人分享这种利益,是为利他,“为欲安立一切众生,置于善道,住三乘处,是名利他。”“信戒舍定慧等诸功德能与他人,是名利益他。”

在明确自利和利他不同意义的基础上,佛教强调两者的统一性。《杂阿含经》说,“自生信心,教人令得。自行受持,教人受持。自行舍心,亦复教人令行舍心。身自往诣僧坊塔寺,亦复教人往诣僧坊亲近比丘。自能听法,亦复教人令听正法。自能受持,亦复教人令受持法。自解义趣,亦复教人解其义味。自如说行,亦复教人如说修行。若能具足十六支,此则名为自利利他。”此引文中的八段,前八个半句(八支)是自利之行,只能自利,不能利他,后八个半句是利他之行。两者统一,成就十六支,才是自利利他,既能自利,又能利他,不但是自利,更能利他。这种统一,是以自利为基础他利为目的的利他论。

自利和利他,又称作自觉觉他,因此这种统一又称为自觉和觉他的统一。在此基础上达到了觉满(觉行圆满)之境,就是佛境界。

3、自力和他力的统一。

对于修行依赖力量,佛教道德强调二种基本的方法,“何等二法?一者依自力。二者依外力。”一是依自力修行,二是依他力修行。佛教中虽然也有纯依自力和纯依他力的说法,但也体现出自力和他力的统一观,比如经中讲,“舍利弗如是念已,承佛威神及自力故,即入三万诸三昧门。”舍利弗入佛三昧,既依佛力,也依自力。

自力是修行者依自身的能力或功力,精进不懈,证入佛教的理想境界,“以自力故,堪乐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名自力。”能自力者,一般是指认识和修行能力较高者,或利根众生,比如,“诸菩萨虽依自力而有觉悟,不从他闻然教化众生。”

他力是自身之外的修行动力或功力,佛力,菩萨力,神咒力,乃至高僧或他人的帮助之力,等等。“他力者,以他所劝令发心,是名他力。”依他力,不只依他力而发心,还依他力修行,依他力而得解脱。众生依自力或依他力,要依自身的能力而定,“无势力故,依他力修……有势力故,依自力修。”势力,也可以理解能力或力量。

自力和他力,在佛教中体现二力的并重或并用,有一种观点,将这种统一和闻思修三慧结合起来,以三慧说明两者的统一性,“他力起者,名闻所成慧。自力起者,名思所成慧。俱力起者,名修所成慧。”俱力,即自他兼具之谓。

这种统一,既有以自力为主者,也有以他力为主者。在禅宗中,五家七宗多持自力解脱论,自悟自度自证自修,但对于一般根性者,也主张由大善知识的指示,禅师的作用之一就是激发学人的自力心,所以不能说破,强调学人的亲证。这也可以说是以自力为主的统一论。净土宗一般认为是依他力而修,依阿弥陀佛的接引而解脱,但要得到这种接引,自身必须先有种种方法的修行积累,比如念佛修行、发愿往生。这可以理解为以他力为决定力的统一论,与自力他力相关的说法是自摄和他摄,自力和他力的统一也可以说是自摄和他摄的统一。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