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 言 如来就是真理,真理不仅是一种概念而已,真理不能离开现象,真理是一切人、事、物等现象变化发展的律则,在佛法上叫做“缘起”,缘起和一切现象是“有则同时有,无则同时无”,一切现象在佛法上叫“缘生”,缘起之理与缘生之事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说“理在事先”(缘起在缘生之前),只是个人的主观,因为离开事象,实在无“理”可说。有人说,先有人造卫星之理,才有人造卫星之事,事实是:在人造卫星之事尚未真正发生前,人造卫星之理只是臆测,顶多也只是值得一试的一种学说,还不能完全算是真理,因为真理与事象是一而二、二而一地不可分、分成事和理,只是为了认识的方便。从认识的角度说,缘起之理由深刻观察和思维实践而来,观察包括“六根”缘“六境”的“六识”,由六识的触受,才有思维、分析、判断的一连串思辨、实践过程,透过思辨实践,才能契入真理,否则就只是“人造卫星”未发射成功之前的“人造卫星之理”,在人造卫星未发射成功并未成任务之前,一切数理推敲出来的人造卫星学说,都只是悬想,换句化说,一个人在不能看清事象之所以为事象之前,缘起之理对他而言,也只是一番悬想而已。 能彻见如来,就是能彻见事象之所以为事象,也就是说,能彻见一切事象的所以然。透过感官,人可以搜集一切事象的资料,经过思维整理,人有能力分析和判断出事象发展与变化的律则:无机物有无机物的律则,有机物的律则,一切有情的生命有其心理的律则,一切生命的行为意志有其业力的律则,推而广之,修行的正见如来,也有其所以然的律则。要认识以上五种律则(无机、有机、心理、业力、修行),有一定的认识过程,佛法上称之为五蕴:有色蕴(生理条件)与识蕴(心理条件)两个条件,人就能进而发展和训练受蕴(正确敏锐的感受)、想蕴(不偏不倚的思维)、行蕴(身语意远离贪嗔痴),经过一段时日的发展和训练,人就有能力彻见一切事象之所以然的真理,真理就是缘起之理,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如来”。 二、如来的意义 一般人常臆想如来为西游记里专克孙悟空的如来佛,西游记是一本小说体裁的寓言,寓言自有暗喻的深意,不是本文所要谈的范围。如来有两个主要意义:一、如果俏皮地拆字,我们可以把如来拆成“如”其本“来”,也就是说,认识任何事情(一切人、事、物),我们要还其本来面目而不增不减地如实知见,不可以捕风捉影、加油添醋,一般人习气上喜欢夸大所见所闻,或以一己好恶专挑自己捕捉的事象,或则涉及知识能力不足,只能如瞎子摸象,就自己触摸能力所及说说自己的想像,其结果当然是以讹传讹而无法如实知见。我们要想“如”其本“来”地知见一切事象,首先就要拿掉有色眼镜(譬如成见),把自己的好恶暂置一旁,其次则是加强知识能力,能力不足则有如一个不懂法律的法院记者,不可能如实报导讼案,因为新闻报导不只是如实观察而已,报导畚孕含客观事象的抉择取舍,一有取舍就涉入思维层次,没有一定的知识能力,思维一定有偏差,偏差就不符新闻报导的忠实原则。要拿掉心里的有色眼镜,必须经过“四念处”的严格训练(此在“第四讲”中谈过),只有透过四念处的科学训练,人才能清楚地观照自己的趋避,好恶与贪嗔,从而知所远离,此远离不是远离人间,而是远离贪嗔的系著,杂阿含经一再强调“于出离如实知”,正是此意。能对出离贪嗔有如实知见,就是舍,舍即不著一切,不著一切包括不执著烦恼生死也不执著涅槃,因此而能“离一切诸相”,只有做到“离一切诸相”,我们才能“如”其本“来”地知见一切世间真相,才不会戴著有色眼镜,“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如来的第二个意义,依经典说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真理没有来去,也没有生灭,真理只是如实知见,诚如禅宗惠能法师讲的:“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法性就是缘起,如来就是能见缘起,能见缘起,就能如如不动地不随境转,不随境转就是“离相”,离相就是般舟三昧经说的:“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至”,所谓来去、生灭、同异、常断,都是走极端的系著,此系著的主因是贪嗔,有贪嗔所以才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灭),种种爱恶都是“主宰欲”的流露,有主宰欲就不能认识“无常”,就会“无常计常”(把不永恒的当成永恒,龙树中论的“观颠倒品”即是以此为主题),一旦“无常计常”,就落入有无对待的两边,佛告摩诃迦旃延经(杂阿含二六二经)剀切地指出:“要忠实地观察世间之所以生,就不生无见;忠实地观察世间之所以灭,就不生有见,离有、无二见,就是如来,就是中道。”中道就是缘起,因为只有缘起,才能不落非因计因和无因无缘的两边,只有正见缘起才能忠实地知见生眯,才不会像一般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地颠倒妄想,此颠倒妄想源自对自我的欺骗,一旦能离开以自欺为本质的颠倒妄想,就能做到杂阿含经一再说的:“不取、不住(著)、不计我”,简单地说,就是“无我”。既已无我,当然就不会妄执“我”的来去,也就没有“我”的生灭、常断、同异了,因为一切都是缘起,非“我”所能主宰左右。 三、要断三死结 彻见如来的第一步,是断除三死结。第一个死结叫“我见”,我见就是前述的自我妄执和自欺,有这种我见,就会自我中心,同时看不透自己的真正需要,自己究竟在追求什么、逃避什么,也摸不清楚,一切好像是做梦般,用现代心理学的名词来说,就是弗洛伊德的“生命本能”和“快乐原则”,生命本能指贪生怕死,快乐原则指趋乐避苦,前者就贪嗔言,后者就趋避言,两者都有强烈的下意识力量,其中又以感情、钱财、权力的系著占有欲最为炽盛。 自我妄执在佛法上称为对五蕴不能“如实知见”,也就是对五蕴有误解,人格因而肢解成五种冲突的世界:生理(色蕴)、心理(识蕴)、感受(受蕴)、思维(想蕴)意志(行蕴),色蕴本身有“色大不调”的冲突,识蕴则有六识的好恶冲突(如眼识喜欢的,耳识不一定喜欢,如赏心的不一定悦耳),受、想、行三愿也是本身各有各的冲突,除个蕴自身冲突外,还有五蕴彼此间的冲突,例如感情热昏头就是受蕴偏强、想蕴偏弱,冷漠无情则是想蕴偏强、受蕴偏弱,急躁冲动则是行蕴偏强、想蕴偏弱,一有偏枯发展,人就无法情知无碍,就无法化痴(我见)为大智、化情(我爱)为大悲、化意(我慢)为大能,当然也就无法悲智双运度众生了。 要正确了解五蕴,就要先了解人是怎么认识外境的。认识由思维(想蕴)而来,但认识所依的资料,要靠感受(受蕴)搜集,认识的力量要由意志(行蕴)和一定程度的身心健康(色蕴和识蕴)维持,身心健康就是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要和谐,也就是杂阿含经多次提到的“名色缘识、识缘名色”,名指六根,色指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六根缘六境生六识,有六识才有受蕴(感受世界)、想蕴(思维世界)和行蕴(意志世界),五蕴不可分,此正如希腊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所说:把一只手从人的身体分开,那只手就不再是一只手了。人依五蕴而有认识,一个人很散乱、脑很昏沉、脉搏高速跳动或很不规则的人,是无法有清楚认识的,换句话说,他的色蕴(生理条件)和识蕴(心理条件)有了偏差,如果这个人者观好恶太强,那也会影响这个人在识蕴上的下意识取舍,如果在识蕴这一取舍的关卡就涉入太多主观好恶,那加上受蕴又有一关趋乐避苦的本能取舍,想蕴又有一关不良思维习惯的逻辑谬误,这一关关下来,难保没有无明的冲动的意志行为(行蕴),人有上述的认识过程,就难怪他无法如实知见五蕴,也免不了要有无尽的自欺和自我妄执,这就是佛法上要我们对付的第一个死结-我见。有这种我见,人就会自我本位,见树不见林,到处攀缘系著,或进而家庭本位、国族本位、宗派本位,造成无数的对立冲突,人类史上有那一页的不幸不是这样写下来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