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距离。人们都认识到拜金主义的危害,但在生活中能够正确处理好金钱与人格、现实与理想关系的人不多,能自甘清贫和寂寞去追求真理,把理想变成不懈的努力和现实的行动,并非易事。在经济发达的当今社会,如果能正视金钱,豁达看待财富,对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会很有帮助。我们一定要明白,眼前的钱财、可见的物质利益,决非万能,人的一生之中一定要学会一个道理,就是:该放下时要放下。 佛教财富观是中道的财富观,佛教倡导以“八正道”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来看待和处理财富问题,认为修学佛法不一定非要以贫苦为清高,在家信众可以营生聚财,也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一定要积聚有道,要合乎“八正道”。 佛教的发展也需要经济支撑,因此,佛教并不反对合理地获得金钱、有效地运用财富,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人们首先应该对金钱树立正确的态度,懂得金钱绝不是万能的,对金钱不能看得太重。 佛教认为:金钱本身并无善、恶、好、坏之分,只因人心有善、恶、好、坏之别,人心作祟,使金钱也产生了分别,使金钱附加了各种性质,因为人心被金钱蒙蔽,这个世界上才出现了种种围绕金钱发生的勾心斗角、反目成仇、寡廉鲜耻、卑鄙无赖的丑恶现象。所以关键在于人自己:以什么方式得到金钱——为牟取私利还是为造化众生?得到金钱后如何处理、发挥金钱作用——为个人侈靡放纵,还是为社会造福?由于这些加诸于金钱的外在定义,从而产生出人们评价金钱的财富思想。 财富应当是实现生命价值的手段,而不是生存的终极目标。只有不再执迷于财富,摆脱财富的奴役,从对物质财富追求转化到对精神财富的追求,才有可能重新找回生命的价值。钱财如何使用,其中包含的道理非常深,需要自己启用心力去把握,运用心智去揣度。现实生活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钱财非但没给主人带来幸福,反而带来了灾祸。《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于钱财的使用,在于拥有者之运乎一心,人世间总是祸福相依,这个道理,不可不察。佛法可以帮助我们真正解决人生的困惑,开发生命中的智慧宝藏,解脱人生的烦恼,成就无量功德,这绝不是获得物质财富能够取代的。 一个人求财到底是为什么?人生短暂,一生能够享用的财富其实很有限,所以,人求财的目的往往会异化成了对虚荣心的满足。 一个人想求财无可非议,可是求财毕竟不易,“社会”这个词,无非是人的生活关系的一种指称,一个社会所拥有的总财富是恒定的,它是一个常数,一个人想多赚钱,在一定的意义上,相当于想办法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拿出,放进自己的口袋里来——你想,这有多难?谁肯让自己口袋里的钱平白无故被别人拿走? 这就造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的财富景观:有人赚钱,有人赔本;有人赚到了钱,但在求财过程中造了很多恶业;有人因为有点钱就乱花,结果花掉的比得到的还多,造成后来更苦;有的人想赚钱没赚到,不但赔了本,还赔上了人情、前途、自信,从此一蹶不振;凡此种种,发人三思。 有人说:有了钞票会烦恼,没有钞票更烦恼。那么,究竟是有钱好还是没钱好?相信没人会说“没钱好”,总是“有钱好”。但是,“有钱”固然好,而无形的功德,往往要借助有形的人力、财力、物力来完成,这样,有形财富可以转化为无形的功德,就从“有钱好”转变为“有功德好”,换句话说,也就是变成了“钱好,而功德更好”,这就是一大进步。 再进一步讲,对于功德也不应执为实有,否则还是有为、有漏、有限的功德。所以要有“舍”才有“得”。这里面的道理很深,但是一旦能够悟出,就一定受益无穷。比方说,一个人有了功德,就等于有了良好的心情、拥有了高尚的情操、具备了优秀的意志品格,同时,也就等于拥有了好因缘——声誉、名望、信用、资历,结果,对于有形财富的增长,就会起到直接的促进效用。 “舍得”,就是要有“舍”,才会有“得”,佛教讲究布施,强调“舍得、舍得”、“不舍不得”、“舍一而得万报”,这并不是世俗商人“一本万利”的买卖概念,却是对于未来幸福的投资,是从世间财施中得到智慧法财。这就是佛教说的“舍得”包含的深意。 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无论贫富,都可以力所能及地做善事,通过“舍得”为自己积累功德。无论什么人,所谓苦乐,只在他一念之间。对世间无常的事实,若能够看破,他就与真正的快乐接近了。这正如孔子评价他的弟子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人的理想、信念和责任靠智慧建立,人的快乐就是自己心中的满足和充实。佛法能帮助我们每一个人不受伤害,但人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烦恼。“没有烦恼”,是指“烦恼即菩提”,而平安喜乐,就是真正的财富。 在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中,惟有人类同时拥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世界。飞鸟走兽都懂得为觅食奔忙,如果人类也仅仅是为活着而生存,那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当基本生存解决之后,人对生活的感受,更多的是来自于精神体验,精神平衡与否,才是决定人生幸福的关键所在。菩萨在世间普度众生靠的是慈悲喜舍,通过对智慧的认识、了解、思考和实践,完成他们的使命。过去和现在的佛之所以成就彻底而圆满的觉悟,以大悲心洞烛宇宙人生的真理,也是因为修习无上澄明的智慧。 对于智慧的发掘与运用,对于人类价值理念的激发和阐扬,就是佛所倡导的“证般若海,获无上财”,佛教财富思想主张:以智慧代替金钱,以满足代替贪欲,以拥有代替占有,以欢喜代替享乐。发挥普世的观念,培养共有的情怀。 合理合法地去获得财富、理智冷静地去管理财富、卓有成效地去使用财富——换句话说,就是如何更有效地让世间有限的财富发挥无限的作用,关键在于是否能运用般若智慧,怀着一颗慈悲之心,去认识和处理有关财富的种种复杂问题。 人的一生中,精神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人活着决不会只因占有某些物质财富而满足,生命与钱财不能对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适当地追求物质享受,甚至喜爱奢华,原本是正常的,那是人性使然,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弄清楚,在这个世界上,在人的生命中,还有比物质钱财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精神财富。 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不但重视狭义的金钱,更强调重视广义的财富。 “广义的财富”,是指与“有形的金钱”或“物质财富”相对应的“无形的财富”或“精神财富”,从大的方面说包括:佛法、智慧、信仰、慈悲、道德、人格等等,从小的方面说包括:个人的健康、欢喜、人缘、自在、惭愧、愿心、意志、品质等等。这些财富,对于一个人来说,往往比有形的物质财富更重要、更实用、意义更深。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体会,比方一个人在病痛中,就会感觉健康才是最宝贵的东西;再比方当一个人陷于绝境无法自拔时,就会感受到轻松愉快的心境胜过一切。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