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门七观利和谐(3)

1、地上乐土 佛教认为地上有四大州,人类所住的南瞻部州并不是理想社会,是灾难深重的五浊恶世。而从物质上看,北郁单越州是比较富足的:“郁单越人,发绀青色,长齐八指,人皆一类一形,无别形色……若有饥渴须饮

1、地上乐土

佛教认为地上有四大州,人类所住的南瞻部州并不是理想社会,是灾难深重的五浊恶世。而从物质上看,北郁单越州是比较富足的:“郁单越人,发绀青色,长齐八指,人皆一类一形,无别形色……若有饥渴须饮食时,便自收取,不耕不种……若有四方人来,欲共同食,即为诸人具饭食,食终不尽……往寿千年,不增不减……于四天下中比余三州最上最妙最高最胜。”(《起世经》)这是一个平等自由,没有差别,富足长寿的理想社会。

而在由转论王出世的太平盛世是一个和谐社会:“人民丰乐,安稳无何怖畏,民户殷多……教人不杀,不与勿取,不行邪淫,实语正见……一切土地自然沃壤,郁茂滋液,譬如有人以苏油涂物……又此福德转轮圣王,为诸人民所爱敬,心常喜乐,如子爱父”。

2、天神乐园

“诸众生等,多得生于光音天上,是诸众生,生彼天时,身心欢豫,喜悦为食,自然光明,又有神通,乘空而行,得最胜色,年寿长远,安乐而住。”这个世界没有痛苦,没有饥饿,没有黑暗,众生长寿安乐,有种种特异功能,这是一种超人间的和谐世界。

3、佛国净土

而作为佛教的最高理想社会则是在净土宗的《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中,佛祖告诉舍利佛,在我们现在住的这个世界一直向西,经过十万亿个世界,就可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是一个最理想的乐园,无论是外部的生活环境,还是人们的衣食住行,乃至人际关系一切都是尽如人意。这个世界有七重栏楣、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池、八功德水、四色莲花、七宝楼、七宝黄金地。微风吹动行树罗网,出微妙音乐,众鸟齐鸣,皆演法音,闻此等音声者,皆生念三宝之心。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正在那里带领信众们修行。学佛者只要能一心念佛,命终之后阿弥陀佛就会接引你到西方乐土。

作为佛教的理想社会又是与佛教的修证层次和道德提升相一致的,它可以是指一种外在的社会制度和实体,也可以是指主体的一种修证境界,如《坛经》所说的:“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三国时的康僧会提出了他的“仁道”观:“诸佛以仁为三界上宝,吾宁殒躯命,不去仁道。”[5]“王者为德仁法。帝精明即日月济等,后土询齐,乾坤合怀,众生皆如虚空,尔乃可为天下王耳。若违仁以残……岂可为天下王哉!”[6]“则天行仁,无残民命;无苟贪,困黎庶;尊老若亲,爱民若子;慎修佛戒,守道以死。”[7]这是说统治者不残杀人命,不贪婪盘剥人民,尊重老人如自已的亲长,爱民如子,谨慎地持守佛戒,这些也就是仁德。这样,只要“帝精明”就能使“日月济等,后土询齐,乾坤合怀”,而天下太平矣!“散出财宝,赈给贫困,恣民所欲;立佛寺院,悬象烧香,饭诸沙门。身自六斋。如斯三年,四境宁坤,盗贱都息,五谷熟成,民无饥寒。”[8]只要做到了这些方面,那么就会“天下归仁”:“邻国困民归化,首尾犹众川之归海,宿怨都然拜表称臣,贡献相衔;贼寇尚仁,偷贼竞施;干戈戢藏,囹圄毁矣。”[9]

这是佛家所追求的风调雨顺,物产富饶,人民富足、社会安定的和谐世界。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弘发佛家七观的利益思想,必将促进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

注释:

[1]《奉法要》,石峻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卷1,第16页。

[2]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79页。

[3]《镡津文集》卷8。

[4]转引自李向平《和合为尚——佛教和平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62页。

[5]《六度极经·戒度无极章》。

[6]《六度极经·戒度无极章》。
 
[7]《六度极经·戒度无极章》。

[8]《六度极经·戒度无极章》。

[9]《六度极经·戒度无极章)。(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