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惟觉长老: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

 

中台禅寺开山方丈  释惟觉

 

 

佛教发源于印度,生根于中国,传播于世界,兴盛于现代,自古以来,佛教一直是安定社会、稳定人心的一股巨大的力量。如何本着佛法慈悲、平等、智慧的原则,积极投入关怀国家、安定社会、净化人心的工作,“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正是我们普度众生的悲愿。此次由中国佛教界倡议、发起所举行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会议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开门见山提出了“和谐”是吾人世界拨乱兴治的目标;而“从心开始”正是我们具体实践目标的基本脚步。因此,“世界佛教论坛”的举行,提供了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对话平台,不仅是中国佛教对社会大众的积极贡献,亦是佛教为世界人类和平努力迈进的一大步。
  依照历史的演变,佛教的发展总是与国家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东汉,文治武功昌盛时代,有“明章之治”的美誉,正于此时,佛教东传,进入中国。汉明帝派遣中郎将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从此佛法兴盛于中土。又如:唐朝,无论政治、外交、经济、文化都盛极一时,佛教诸宗百花齐放,欣欣向荣,圣僧、高僧代有其人。尤其高僧玄奘从西天取经回国,举国欢腾,史载:“道俗奔迎,倾都罢市”。长安路上,百官迎接,万民欢呼,盛况空前,充分显示出佛教应世契机的大时代因缘。
  当今的中国,则是另一个现代盛世的崛起。由于中国的兴盛、强大,也引起了列强的嫉妒、疑虑及威胁感。不过中国向来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不但传承着优良的道统文化,更展现出爱好和平的民族性。人民政府最高领导者,提出了反列强威胁论,不是以“强霸世界”、并吞他国为企图,而是“和平崛起”,建立和平外交,输诚救灾,互通有无,因而受到全世界人类的关注。因此,全世界的寻宝者纷纷进入中国发展,挖宝取经,与中国建交的友邦,更多达一百七十多国,是有史以来最繁荣、最兴盛、最强大的强盛时代。际此中国盛世,举办“世界佛教论坛”,振聋发聩,正是最佳的契机。
  何谓世界?《楞严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综观整个时空的长流中,历史殷鉴告诉我们:无论蜎飞蠕动、一切有情,只要不和谐,就有矛盾、嫉妒、排斥产生,小则恶言恶行相向,大则冲突战争对立,进而造成人心惶惶、家庭、社会、国家动荡不安。如何能极力避免人与人、宗教与宗教、国家与国家之间产生仇恨或利益的冲突,无论世出世间,如何成就“和谐世界”,已成为今日重要的课题。
  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国语·郑语》中史伯也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铸炼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大千世界,生机勃勃,不可能完全同一,若如是,就没有活力和生命力;但是,如果在现今多元化的社会中,没有基本的共同信念与和谐,整个世界便会失去秩序、失去详和。因此,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的人民、国家可以和平相处,端赖“共识”的建立。现在反战、反核运动勃兴,和平和谐的生活成了全世界人类的最高期望。但是,和平不是嘴巴说说就能成就,妄想以核武、暴力来保障和平,不但是空头大愿、痴人说梦,一不小心擦枪走火,反而玉石俱焚,速取灭亡。有史以来,佛教从不曾以武力侵略人民、称霸世界,而是积极地以佛法的尊重、慈悲、平等、智能等理念,化导众生、解消仇恨、消弭战争,以保障人人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佛教的真理,亦是当今世界之所需。而佛教,正极佳地顺应现代中国的“和平崛起”,顺应当今世界文明对和平追求的希望。
  《仁王般若波罗蜜经》说:“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行八万四千波罗蜜道。”《六十华严》亦云:“行六和敬,是故能令僧宝不断。”和敬之法,向为佛法所重。和敬有二,一为理和,二为事和。理和是同证择灭,事和为六和敬。理和敬为修行的共识目标,事和敬为具体实践的方法。“择灭”为涅盘之异名,即以智慧简择四圣谛,因知苦而断集、修道,得证灭谛,远离一切有漏法之系缚,而证得解脱。六和敬为“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也常简称“身和敬、口和敬、意和敬、戒和敬、见和敬、利和敬。”《阿含经》记载,佛陀说比丘修此六法,则“可敬可重,和合于众,无有诤讼,独行无杂。”,并能以此而至涅盘,勖勉僧众,当如是修学。《法界次第初门》说:“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自谦卑,名之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名和敬。”内怀谦虚之心,方能改过迁善,恭敬他人,乃至尊重团体,而其具体表现,即为日常行为均能和同于大众之一切善法。僧众奉行此六者,可以令僧团“同止安乐不恼”,即能彼此不相恼乱,而和同爱敬,共行于菩提大道。“和”是不刚不柔、相顺、和谐、相应之义。《大乘义章》言:“起行不乖,名之为和;以行和故,情相亲重,目之为敬。”因为行此六事,不相违背,即能和同于僧团,以此和合,进而相亲相敬。六和敬之前三,是从修行者自身之身口意三业清净着手,以此三和敬为基础,而行后三之戒、见、利和敬,彼此相辅相成,因“和”而有“敬”,“诚于中,形于外”,如此达成之“相亲相敬”,方是真正的和敬,能坚固维系僧团,令佛法长久住世。宋朝理学大家程颢,一日经过定林寺,偶见众僧过堂用斋,不禁赞叹:“三代礼乐,尽在是矣!”“过堂用斋”,本是丛林平常功课,众僧云集,威仪具足(身和敬);齐诵供养,梵呗和谐(口和敬),除此之外,寂静无声;食存五观,真诚一心,肃恭斋法(意和敬);即此过堂一事,具足三业和敬,故能摄受众生,令生敬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