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们看见有人正在造做会使他们产生痛苦的恶业,是否我们该试图去阻止他们这样做?那样是否会强加业在他们身上?换句话说,对我们而言,从经历自己的痛苦而从中学习是不是较好呢? 答:如你所知的,一个佛教的修行者慎重地过著一种献身助人的生活方式。这里我们要知道,佛教所谈的帮助他人是帮助他们走上正道以找到解脱,这也就是说过一种符合业力因果法则的生活方式,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所以,一般而言,当一个佛教徒看到别人在造恶业时,试图阻止他们造恶业是对的;但是,这会带来一些问题。我们能把自己的道德标准或价值体系强加到另一个人身上到什么程度?我们甚至可能会怀疑佛陀规定他的追随者过著合乎十恶(注七)不做的道德生活,是否也是一种把他的道德价值标准加在我们身上? 把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记住会很有用,即我们需要对个人的状况保持敏感性。有一个故事将这点作了很好的说明。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知道,如果他教五百弟子基本的声闻乘教法,这些弟子无疑地会见道并且成为阿罗汉。纵使如此,但有一个叫文殊师利的菩萨后来介入,他反而教他们空性的大乘教理。这五百弟子把文殊所教的教理理解成一种完全的虚无主义,拒斥每件事物的有效性和真实。他们对道与真实的性质全都产生了错误的见解,结果,据说他们造了使他们投生于下三道的业。 所以,舍利弗就直接去找佛陀,辩说如果文殊菩萨让他去引导这五百人,纵然不能得正觉,他们至少会得到高层次的证悟。佛陀回答说,文殊是用方便善巧的原则。文殊知道短期之内这些人会因恶见而造恶业,但他同时也知道因为他们的意识已经种下空的教理,之后那些种子会成熟,并会使他们成佛。所以,事实上他们成佛之道反而缩短。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教我们自己直到成佛为止,要判断怎样对情境正确反应是非常困难的。当我们与别人互动时,我们应该尽力对每个个别的情境保持敏感性。 问:请问,众所皆知,你是非常忙碌的人,同时有许多事要做。你能否指导一个有家庭和工作要求的在家人如何发展出一套系统性的修行佛法的方法。 答:我的西方朋友经常问我有没有最快、最容易、最有效的甚至最便宜的修行方法。我想要找到这种方法是不可能的!也许这是一个失败的象征。 我们应当了解,事实上佛法的修持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要做的。这就是为何我们要区分真正入座禅修的时段和出座时段,主要的意义是在你入座及出座时,你都应该完全不离佛法的修行。 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出座的期间是你修行功力的真正试验。在正式入座禅修时,可以说你是在充电,所以当你出座后,你就有较好的准备来处理日常生活的种种要求。电池充电的目的就是要让它能用,不是吗?同样地,不管你透过那种修法,一旦你把你自己准备好了,做为一个人,你不可能避免日常生活的常轨,而且就要在这段期间,你当能依据你的修持原则而生活。 当然在一开始的阶段,对初学者而言,你是需要有集中禅修的时段,这能让你有一个可开始的基础。这当然是要紧的。但是一旦你已建立了那个基础,那么你要能过一种至少是依佛法原则行事的生活方式。因此,这些全都在说努力的重要性。不费点力量,是不可能把我们的生活和佛法的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对一个认真的修行者而言,最认真的努力是必须的。光是一些简短的祈请、诵一下经、用念珠持一下咒,那都是不够的。为什么不够呢?因为仅凭这个不能转化你的心。我们的负面情绪是如此的强而有力,为了要对治它们,持续的努力是必须的。如果我们持续地修行,我们一定会改变。 问:相对的慈悲和绝对的慈悲的关系是什么? 答:了解慈悲的意义有不同的方式,依是否你从大乘或金刚乘的角度来看而定。例如,虽然金刚乘和大乘一样都用慈(Karuna)这个字词,但它却有全然不同的意义。 也许这个问题和经典上另一种对二个层次的慈悲的区分有关。在第一个层次,慈悲是被激励出来的。这是刚开始的阶段,此时为了生起慈悲心,你需要修习某种冥思。因著这个修习的结果,你到达第二个层次,此时慈悲成为自然的和自发的。这是了解相对慈悲和绝对慈悲不同的几种方式之一。 注 释 一、 首次世界主要宗教领袖和环保领袖的集会在义大利阿济济(Assisi)举行,一九八六年全世界保护自然基金(Worldwide Fund for Nature)主办了这个活动。 二、 “无我”是梵文anatman这个字翻译过来的。这个理论是四法印的第三法印,四法印使佛教和别的哲学和宗教区分开来。四法印是诸行无常;诸受是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三、 “缘起”是梵文pratitya samutpada的翻译。诸法“依”其因“随”其缘而起是种自然律。每件事情的产生完全是因缘和合的关系,若无和合的因缘,就不可能出现。 四、 佛是指已觉悟的人(从梵文bodhi菩提,即觉悟而来),所以佛果就是觉悟的状态。 五、 “灭”这个术语是指“苦的完全寂灭”,轮回是指苦的循环,而循环的寂灭一般被视为和涅槃一样。 六、 见中部(Majjhima Nikaya)第一卷,一九○至一九一页,Pali Text Society出版。同时可参见缘起经(Pratityamutpada Sutra)。 七、 十恶业为:杀生、偷盗与邪淫(身三);妄语、两舌、绮语与恶口(口四);贪欲、嗔恚和邪见(意三)。 贰、四圣谛导论 现在让我们来谈佛教四圣谛的教法。第一个会问的问题是为何这些谛理被视为佛教的基本,以及究竟为何佛陀要教四圣谛。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把四圣谛和我们个人自己的经验关联起来。这是一个事实--每个生命的自然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离苦得乐的内在欲求。这是非常本能的事,不需要再证明。我们每个人都企求快乐,当然我们自然都有权利实现那个企求。相同地,痛苦是每个人都想避免的东西,而且我们都有权利克服痛苦。所以,如果这个离苦得乐的企求是我们存在的自然状态,以及是种自然的追求,剩下的问题就是我们该如何去实现那个企求。 四圣谛的教导,提供了苦、乐这两件事因与果关系的了解。一方面,我们有苦,但苦不是无中生有的,苦是它自身的因与条件产生的结果。另一方面,我们有乐,那也是从它自己特有的原因与条件产生出来的。 当我们谈佛教所指的快乐时,我们对它的了解并非只限于一种感觉的状态。灭(苦的全然寂灭)当然不是一种感觉的状态,然而我们却要说灭是最高形式的快乐,因为按其定义,它是完全无苦。同样地,灭或真正的快乐不是无中生有或无因而生的。当然,这点是很细微难解的,因为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灭并非有为法,因此不能说它是真正地是因任何东西而产生的。但是,灭的体现或成就,有赖于修道及个人的努力。你不可能毫不努力就能成就灭。因此,在这种认识下,我们可以说道能导致灭,所以是灭因。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