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法的基本─四圣谛(1)(3)

月称论师在《明句论》(Prasannapada)中说到如果有人能断定空性,那他就可断定世界的缘起;如果有人能断定缘起,那他就能断定苦和其起源的因果关系。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因果关系,那他同样也就能够理解和接受苦会有

月称论师在《明句论》(Prasannapada)中说到如果有人能断定空性,那他就可断定世界的缘起;如果有人能断定缘起,那他就能断定苦和其起源的因果关系。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因果关系,那他同样也就能够理解和接受苦会有终结。月称论证如果有人能接受苦有终结,那么他就同样能接受个人证悟和体现那个境地是可能的。最后当然就能理解佛陀已真正完美地成就那个灭止的境界。

重点是经由提升对缘起法则的深刻理解,我们可以了解了苦集谛和灭谛。这就是佛陀说“见了缘起即见法”那句话的意义。如此我们就可了解了灭谛和得灭之道。一旦我们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了解僧众证悟和实现这些境界以及佛陀完全成就这些境界是可能的。最后我们就多少会了解成佛真正指的是什么。

三、二谛

为了对四圣谛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我们必须熟悉二谛--世俗谛和胜义谛。这里,你要记住我是从佛教中观学派的角度来解释的。当然不能把二谛的概念局限于中观,你可以在佛教的其他学派以及一些非属佛教的印度哲学找到二谛的观念。尽管如此,这里我是采取中观的看法。

那么我们如何能对二谛的基本教理有所了解呢?透过对日常生活的了解,我们得以知道世俗谛(samvaharasatya)是什么,即由因果法则操控之世俗真实的世界。如果我们接受这个世界的真实是约定成俗的,那么我们就能接受这个世界的空性,按佛教的说法,即是胜义谛(paramarthasatya)。这二个真实面向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表象世界不是那么被当做是胜义谛世界的一个对照或反面,而是被当做证据,真实的究竟性就在这个表象世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只有当你了解了二谛的性质与关系,你才能完全了解四圣谛的意义。一旦你了解了四圣谛,你就可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好好地去了解皈依三宝的真义为何。

问题解答

问:个人的体悟和佛陀的正等正觉的差别在哪里?

答:让我举对所有事物的细微无常和瞬间性的体悟为例。

对一个刚开始了解事物无常的人来说,他或她对事物恒常的执著,在最初阶段还可能相当强烈。现在为了要松动那个执著,你需要一些批判的推理,甚至只要能令此人心中对事物恒常起疑,那么它就能产生冲击,因为,至少对事物恒常不变观念的执著有了松动的效果。

但是那还不够。你需要进一步增强更具批判性的推论,把你导向事物的无常。甚至那样还是不够,你还需要比这个更强的坚定,这种坚信可经由持续的反省中得到,能导致所谓的“无常的推论性了解”。

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为了要让这种了解在你的行为上产生确切的冲击,你需要对事物无常有直接的体悟或亲证的经验。那还得进一步依次把那亲证修到完美,因为问题是我们对恒常的执著是根深柢固地盘据在我们的意识中,单单一次体悟是无法赶走它的。这要一个长久的过程深化我们的体悟,甚至要修到连执著恒常的最小倾向都要完全根除。

这个过程,事实上,和体悟事物之空性的情形或任何其他法则都是一样的。

纵然如此,有某些灵修之道的面向是与知识相关,与经验较无关联,但却与我们善心的增长有关。对后者而言,一开始你必须对什么是慈悲有一些知性上的了解,当然,你也必须对如何增长慈悲有些概念。此后,由于你修行的结果,你也许会因你的善心而得到某种激励鼓舞的经验。例如,当你坐下来思维它时,你心中也许会生起慈悲,但那慈悲并不能持续长久或普遍,而且也不渗透到你整个存有中。因此,要做的是把那个经验进一步深化到自发的程度,而不必再依赖知性的刺激。必须做到当情境需要时,就能真正地自然反应。那种慈悲的经验还可再一次进一步深化,直到它能遍及一切为止。所以,这是修行道的一个不同的面向,再次地需要长久的过程。

这两个修行道的面向,即是传统佛教术语所称的方便与智慧,此二者必须携手同行。为了要增长与深化智慧,你需要属于方便这方面的补充因素--菩提心。相似地,为了要增长、深化和加强你在菩提心上的体悟,你需要智慧以建立它。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结合方便与智慧的途径。

像这样,我们需要结合数种不同方法的途径,不是只依靠一种方法的途径。如果我们拿前面谈过的体悟事物无常的例子来说,虽体悟本身有可能使一个人克服对恒常的执著,为了要使那个体悟完美,在实修时,你需要进一步的补充因素。这是因为有非常多的其他束缚同时在压制我们的心。人的问题不只是单一的执著恒常,同时也执著事物独立的、客观的真实,如执著固守的原则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能以开发对空性的智慧而一齐将之对治掉。

因此,我们这里所处理的是个人意识迈向完美非常复杂的过程。

问:你能否多谈谈皈依真正是指什么?

答:我觉得皈依的本质在于对法做为一种解脱的方法的效力产生深度的坚信,以及对得到那种解脱产生深切的热望和欲求。

一般而言,我们都说佛是教导我们修道的老师,法是真正的皈依处,僧是你在修道上的同伴。因此,对法的深切坚信是培养对佛与僧的深信与尊敬的先决条件。

在《释量论》(Pramanavarttika),法称试图合理地证明佛陀是位已觉悟的导师这个事实的效度与信度。他以彻底检查佛陀自己的教法及证明四圣谛教法的可信性的方式来支持他的论证,因为四圣谛是同时在推理和个人确实的经验这二者之上所建立的。这里的重点是说,我们应当首先接受法的真理,而且只在这个基础上认定佛陀是位真正的导师。

只有在关联到极端隐晦不明之处时,有时才会使用相反的逻辑;换句话说,就是佛陀对这些事情的说法之所以能被信赖,是因为他是位可靠的导师。这是一个复杂的推理过程。为了要跟随这个理路走,事实上我们必须自我们自己对佛陀所教四圣谛之可信度的相信开始,这是要通过批判性推理的。当我们对这些真谛有个人的体悟时,我们就能对佛陀做为一个导师的可信赖性产生深信。既然佛陀能在那些需要通过理性批判的地方被证明是可信的及合理的,我们就有信心去接受佛陀在其他较为隐晦不明之处所讲的证言。

因此,皈依三宝可自皈依法衍生出它的全部意义。

问:如果我们能于自己心中求皈依即可,那在一个仪式或典礼中求皈依的目的是什么?

答:佛教有不少不同的戒。例如有菩萨戒、密戒、别解脱戒中的出家戒与在家戒。有种说法说,你可在佛像前受菩萨戒,而不需要从另一个活著的人受此戒。但是金刚戒和别解脱戒必须从另一个活著的人授受,因为你需要一个未曾中断的传承。也许要在一个大师或其他活著的人面前受戒的其中一个理由是那会产生较强的承诺感。它会加强你的意识,给你一种个人的义务感。如果你希望进一步探究这个理由,那么我必须承认我们得把这个问题等佛陀自己来回答。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