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修问答集 1~100例 (惟贤法师)(5)

答:在佛经里讲,将来弥勒下生的时候,人人都能奉行 五戒 十善,明因识果,是人间净土。太虚大师提倡的人生佛教,赵朴老提倡的人间净土,就是这么一个净土。净土的实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37. 为什么说缘起性空、

答:在佛经里讲,将来弥勒下生的时候,人人都能奉行五戒十善,明因识果,是人间净土。太虚大师提倡的人生佛教,赵朴老提倡的人间净土,就是这么一个净土。净土的实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37. 为什么说缘起性空、唯识法相、真如法界是大乘不共法?
答:太虚大师融贯整体佛法,把中国八宗概括为三宗:法性空慧宗,讲缘起性空,即为般若空宗;法相唯识宗,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即为法相有宗;法界圆觉宗,讲法界缘起,为真如宗、佛心宗,如《楞严经》、《起信论》等。整个佛法概括起来就是这三宗,这是大乘佛法,是不共于人天二乘的,故为大乘不共法。

38. 如何理解太虚大师判教的大乘共法、大乘不共法?
答:大乘共法分为五乘共法和三乘共法:五乘共法就是讲因缘生法;三乘共法就是讲四谛、三法印。大乘不共法就是讲菩萨行。其实我们学佛的人,必须由五乘共法、三乘共法达到大乘不共法,也就是完成人格以后,发菩萨心,修菩萨行,既贯彻五乘共法,也贯彻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这是一条成佛的道路。
不完成人格,哪有道德呢?三乘共法讲解脱行、讲修心,你能净化心灵,生活淡泊,少欲知足,就与这个道理相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大愿,以大悲菩提心、法空般若智,遍学一切法门,普度一切众生,严净无量国土,求成无上佛果,为其唯一的誓愿、唯一的事业,这就是大乘不共法。大乘不共法的基础是大悲大智,能够了解“空”的道理就有大智慧,能够了解因缘生法“妙有”的道理就是大悲心,以大智慧大悲心贯彻于生活中,就是行菩萨道。
太虚大师就是根据这个原则来判教的,由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一直贯彻下去,从而提出今菩萨行、人生佛教的思想,这个思想很伟大。

39. 经中经常有咒,咒是什么?经和咒有区别吗?
答:佛法讲了显教和密教,经就是显教,可以说理,把道理说清楚;密就等于一个心印,只可传而不可以讲。太虚大师打了个比方,说咒叫秘密咒,好像在百万军队中,你晚上要通行的话必须要懂口令,口令你能够通,军队就可以通,你如果不懂口令,你在百万军队中就走不通。佛的心印就等于那个军队的秘密口令一样,那是不能解释的。
咒叫陀罗尼,翻译成中文就叫总持。什么叫总持呢?总就包括一切法、宇宙万有一切法,持就是它所执持的是一切功德一切善法。你能够做到二谛融通,世出世间都明白了,就可以持一切善法,所以叫总持。陀罗尼叫总持,咒又叫陀罗尼。这个必须要行,在行中才会有受用,才能了解和体会到咒的妙处,不是一般讲理可以讲通的。

40. 密宗的咒与净宗的佛号有何区别?
答:可以显密相融,净密双修。你不要把净密绝对分开,念句阿弥陀佛就是密宗的咒,如往生咒的头一句。密宗的大圆满,净宗的花开见佛,境界是一样的,四字佛号与六字大明咒,没有什么区别。

41. 显密应如何圆融呢?
答:必须要先学经教,再学密法。你不学经教,不通经教,那个密法内容你就了解不到,你不懂那个内容,身、口、意三密结合,如何结合呢?只能是盲修瞎炼。

42. 什么叫教理行果?
答:教理行果是佛经的整体内容。教就是指大乘教、小乘教,所有佛的教法,都叫教。理呢,就是说明这个教的内容、它的道理,如《阿含经》是小乘教,理就是四谛。唯识法相的经典《华严经》、《解深密经》等六经,这是大乘教、唯识法相教,内容就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大般若经》是大乘经、大乘教,理就是讲空、缘起性空。
行就是说结合实际行动来行,基本的行就是戒定慧,不管小乘大乘都有戒定慧,只是其境界不同。果是经过行以后,应得的果报,小乘果阿罗汉,大乘果就是佛。小乘果又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有这个层次。大乘有五十二位:十信、十行、十住、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妙觉就是佛果。

43. 华藏的意义?
答:华藏世界就是重重无尽的缘与缘的关系,缘缘无尽,等于大莲花接小莲花,小莲花接大莲花,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是由莲花所包围。我们的心能够遍于一切,真心遍于一切就能够净化世界,真心相印,等于莲花与莲花相印的道理,可以使整个世界净化。以真心融摄一切,在物质来说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时间上就是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在众生来讲,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摄,就不会对立。这就是华严法界观的中心,也是华藏的中心。这个意义很广大,广大而精微。

44. 佛涅槃与灭度是不是一个概念,辟支佛是个什么层次?
答:涅槃本身就是灭度。但这个灭度不是说死了才叫灭度,只要你达到内心无烦恼、内心清净得解脱都叫涅槃,不是死了才叫涅槃,这个要搞清楚。
辟支佛的层次比声闻高,声闻是闻音声而悟道,辟支佛是指在佛前佛后能够于水边林下观十二因缘的生死轮转,自己觉悟、自己开悟,叫独觉,也叫缘觉。他是自求解脱的,要达到佛的程度必须要经过等觉以后才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叫等觉菩萨。《华严经》的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就是菩萨修行成佛的路线图,一定要经过这个位次才能到佛的果位。辟支佛是在阿罗汉位,他是无学果位。

45. 人的身体不在了,法身还在不在?
答:当然在。人的身体不在了,说明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了,但是生命识还存在,将会随着业力再进行轮转。这个佛性被无明障闭了,就等于太阳被乌云遮了,你只看到云,没看见太阳,其实太阳是在的,如何使太阳发光呢?那就要靠修行,内功外功加紧修行,修戒定慧、修大悲心、培功德、多忏悔,逐步逐步地磨炼才能恢复佛性,恢复法身。不是说我有佛性,我生来就是佛。就像人虽有灵性,但不是说你生来就是个大学生,还要通过读书明理才能逐步恢复灵性,一样的道理,因此必须要讲修为。
成佛作祖哪有那么容易,哪能天生就是佛?没有那回事。这个觉悟又分为本觉、始觉、妙觉,本觉就是本性佛,要恢复本性佛就要经过始觉,始觉就是开始觉悟,多闻熏习、修行经过若干时间才成妙觉,这是有阶段的。

46. 求生净土往生时是否还有中阴身?
那个不是中阴身,那是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就有这个好处,你能一心念佛是自力,就是自己的努力,他力就靠阿弥陀佛的加持力量,等于小孩子走路,颠颠簸簸的,大人把他牵起,他就可以走了,就是这个意思。自力与他力结合,就可以往生,往生的品位有上品、中品、下品,你具体往生到哪个品位还要看你生前的修为。到了那里还是要逐步修,不过环境好一点而已。那个环境比娑婆世界好,依报、正报庄严,具备修行的增上缘,可以进一步的修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