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第二十三集)(2)

我们为人长者,与其在那里担心孩子以后会不会遇到恶友,不如现在好好的把教育扎好,让他有判断能力,让他能够取舍好坏。我们自己要交到好朋友,首先自己要做好一个朋友的角色,这样就能擦亮光圈,让众人欢喜跟我们

  我们为人长者,与其在那里担心孩子以后会不会遇到恶友,不如现在好好的把教育扎好,让他有判断能力,让他能够取舍好坏。我们自己要交到好朋友,首先自己要做好一个朋友的角色,这样就能擦亮光圈,让众人欢喜跟我们相交往。朋友之间应该时时互相提醒、互相劝诫,因为我们无法眼观四面,耳听八方,都需要身旁这些朋友给我们适时的提醒。所以,身旁有直言不讳的朋友,我们要好好珍惜。至於朋友之间如何劝诫,我们在「亲有过,谏使更」,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关怀,常常慰问,常常去了解他的近况,所谓见面三分情,就能够彼此适时的协助。不只关心对方,还要多关心他的家人,当我们去关心他的父母,朋友会非常欢喜,只要我们有这颗心,朋友也可以感受到。有时候通电话的过程,我们也可以关心一下,你父母最近身体好吗?代我问你父母好。假如刚好「我父母最近身体欠安」,我们了解之后,毕竟对方的父母也是我们的长辈,我们抽空也要去慰问一下,这样朋友的情谊就会愈来愈深厚。

  朋友之间要互相称赞,互相赞叹,佛教也常常提到「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佛法如此,圣贤教诲亦如此。古代文人相轻,这是不是好现象?读书人互相轻视,觉得他的道德、学问也比不上我,我比较好,这样的情况只会让自己堕落,因为嫉妒心一起,德行就不相应。不只让自己堕落,很可能在这相轻的过程,又毁谤了对方。假如对方德行确实很好,跟著他学习的人被我们的毁谤所影响,到最后他们都不跟他学了,我们造的罪业就相当的大。这是断人慧命,果报在哪里?阿鼻地狱。不只影响到当时候,假如这个文人相轻的风气太明显,可能又会影响到往后读书人的态度,所以谨言慎行。其实当我们在赞叹对方,见人之善的时候,自己有没有受益?有没有提升?那是绝对有的。犹太教里面也提到一句话,他说:什么是聪明人?是向每个人学习的人是聪明的人。我们时时互相赞叹,让更多的人对於德行有信心,让更多的人欢喜来跟这些有道德、学问的朋友相接触、相交往。

  朋友之间还有不言家丑,不可以讲对方家里的一些私事。因为朋友相交,可能交情比较久了,有些比较隐私的事会告诉我们,我们要谨慎一点,不能不经意把这些话语讲出去,到时候这些话又变成他人的话柄,这样就可能会伤了彼此的感情。其实家里面的隐私适不适合跟他人讲?不适合!你把家里,比方说把先生的一些事到处讲,讲到最后,这些你讲的话会流到谁的耳朵里面来?到最后反而又流到你先生的耳朵来,那他一定会气得半死,我在外面的名声都被你毁掉了。所以,家里面有事家里面自己要做好沟通。其实当我们自己道德、学问有提升了,自然面对很多问题都能够提起理智去应对,就可以化解掉,不需要到处宣扬。

  最后一个,朋友之间要有通财之义。东北有句话叫「三贫三富过一生」。这句话也流露出来,人的一生难免会有什么?起起落落,所以当朋友有危难之时,我们应该极力帮助他,通财之义。可能父母刚好出了状况需要一大笔医药费,我们当然要尽心尽力协助。通财之义也要懂得权变,我们昨天也提到,学问除了要屹立不摇以外,也要懂得视情况通权达变。假如朋友常常去喝酒、去玩乐,来跟你借钱,要不要借给他?不能借,那是害了他。这个时候他来找你也是缘分,钱可以不借,但是也要给他一些劝导,一些引导。假如他肯受教,说不定慢慢他的观念就转了。

  除了要通财以外,也要通比方说我们把自己人生的一些经验,工作的能力,也可以告诉他,也可以帮助他,让他的做事能力慢慢提升起来,这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俗话讲「救急不救贫」,当他思想贫穷,你是不可能长期一直去协助他。当一个人思想贫穷,最重要是引导他破迷开悟,引导他正确的人生态度,进而再把很多的做人做事能力告诉朋友,这样才能根本协助他把人生经营好。当我们时时能记住这些朋友的道义,相信我们身旁一定会聚集很多同道中人。

  在这五伦关系当中,我们也要记住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假如我们对兄弟很好,心里面常常想著我对他真好,他也应该对我好。当我们是用有求的心去尽做人的道义,很有可能会造成什么结果?患得患失,甚至於还会抱憾终身。诸位同修,不知道有没有遇过?比方说当大哥的人,年轻的时候很照顾他的兄弟,后来兄弟娶了老婆以后,跟他有冲突,结果兄弟之间,二、三十年老死不相往来。但是时时他就在那里气得半死,我对他这么好,他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有没有这种情况?有,假如我们有这样的长辈,我们要给予劝导。我就会这样跟他说:你当大哥照顾你的小弟,你当得很正确,你问心无愧,你干嘛气得半死?你自己又没有好处。而且你当大哥对他好,那是你当大哥的本分,又不是要去谈交易,他一定要对我好。你已经是尽心尽力,就应该自在放下了,不应该念念在那里生气;那是弟弟错,又不是你错,变成你很痛苦,他没事。

  面对比较年长的长者,我们说「老者戒之在得」。年老了都在这里患得患失,我们也可以善巧方便,引导长者把这些执著放下来。我们自己也时时抱持著这样的态度,做人只管自己对不对,只要自己对了,就问心无愧;而他人怎么样回报我们,我们随缘就好,不要去计较,所谓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假如又开始患得患失,开始抱怨计较,那又造新殃。这辈子敦伦尽分就好,时时不忘提起佛号,放下这些恩恩怨怨,就没有恩恩怨怨拉住我们的手,拉住我们的脚,这样愈念佛,心里就愈笃定愈有把握。我们进入经文来看,「凡出言」,我们念一下: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很好用。我们跟学生之间,只要他说答应了,我们马上把这句说,「凡出言,信为先」。古代人确实对自己讲出来的话非常的信守承诺。在春秋时代,有个人叫做季札,季札他代表吴国要出使鲁国,他算是外交工作,在出使的过程,经过徐国,徐国国君就请他吃饭。在这吃饭过程当中,徐国国君就一直盯著季札腰带上面的这把宝剑。季札看到徐国国君的眼神,就可以知道他很喜爱这支宝剑,这是「视思明」,看了以后他就明白。但是因为按照礼仪来讲,代表国家都必须佩戴宝剑,所以他心里就想等我完成任务以后,再把这把剑送给他,他自己在心里暗暗这样想。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