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第31集(4)

我们的老师,他明天要到汕头去讲课,因为那一次到汕头讲课,去了四百个老师,大半都是第一线的老师,那种学习的状态非常好。我们也深深感受到老师不是不想教好,而是什么?不知道方法。很多老师站上台来说「我才知
  我们的老师,他明天要到汕头去讲课,因为那一次到汕头讲课,去了四百个老师,大半都是第一线的老师,那种学习的状态非常好。我们也深深感受到老师不是不想教好,而是什么?不知道方法。很多老师站上台来说「我才知道德行的根是孝道」,他就讲「教育要从孝做起,要从《弟子规》做起,要从我做起」,还上台把几天的课程做一个结论。后来他们汕头的学习风气很盛,我们就派老师长期去那里教教师课。其实我也知道为什么汕头能够兴盛,因为汕头人特别重视孝道。我到海口没多久,去拜访一个朋友,第一次见面,因为我们需要一个场地来做中心。结果这位师姐才跟我聊了一晚,她就已经答应四百平方米的场地给我们当中心用。后来第一次我们在海口办五天的培训课程,那家酒店的老板跟老板娘也是汕头人,有孝心,延伸起来就有善心,这个根要抓住。我们的老师说他这次去汕头,礼拜天要讲八个小时,所以我们要自我期许,要当仁不让。

  这是护持正法,可以在公司里面就开始带动整个对正法的学习,而一能够做得好,一就能够变成多。所以师父上人也教导我们,不管在任何一个行业,你都可以做菩萨。今天在律师界你把律师做好,让所有的同业来学习,那就是菩萨,菩萨绝对不是往生西方才来做。我们今天在企业界,就做好企业界的模范,能够处处回馈社会,处处重视员工的福利,让更多的同业起而效法。

  再来,家庭主妇可不可以当菩萨,可不可以圆成佛道?只要我们当家庭主妇的,都抱持着用三福、六和、三学、六度的行持来维系这个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就给予孩子应该要立大志的一种教导。甚至于你可以晚上站在他面前,他已经睡着了,你要告诉他「你要做现代的范仲淹」,听说这样也会有效果。因为有人做实验,他女儿生病了,他就在她的床头在那里告诉女儿:这个身体根本就是假的,身体都假的,病怎么会是真的!一直在那里跟女儿沟通,结果隔天起来女儿居然不咳嗽了。不过这个方法不保证每个人做都有用,这也要看个人的诚心、意念,甚至于包含到这个家庭里面有没有做好无畏布施。

  任何的道理绝对都可以在当下去落实,学问绝对不是高高挂在书柜上。我们一定要把每一句经文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当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之中。师长也常提到,佛陀重复最多的经句就是最重要的,而师长重复最多的教诲,也是我们入道最重要的一个重点。所以诸位同修,一个人要能够入佛法之门,首先要做到什么?要做到哪十六个字?要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放下应该是很愉快的事情,你们怎么讲得这么沉重?要放下自私自利,其实那真的轻松愉快多了,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

  其实当我们起贪瞋痴慢的时候,会快乐吗?苦得不得了!这叫认贼作父,认这个烦恼贼,把它供为什么?当父亲看!而当有一天我们明白它真正是贼的时候,你会怎么办?还会继续把它当父亲奉养吗?不会!你会瞬间不愿意再有一秒钟再见到它。就像有个人背了一包垃圾,背了三十年,突然旁边有个智者告诉他:仁者,你背了这么脏的垃圾,还不放下吗?他一看:真的是垃圾!但是他突然又想:可是它陪我三十年也有感情,又舍不得放下。所以知难行易,真正明白是贼,真正明白是垃圾,没有人愿意一分一毫的停留,马上希望把它舍掉。而这样的决心要透过我们的熏习,透过同参道友的提醒。

  接下来第九个,「兴建大利」,就是只要对人有利益的事,我们都尽心尽力去做。其实这个时代成事不易,当我们看到有心人在付出,我们随喜功德,都是在兴建大利。在古代,我们也常常看到很多的善人常常都造桥铺路,这都是利益成千上万的人民。当我们走在路上,突然看到路中央有些石块,我们会想到什么?白天可以看得到,晚上没路灯,很可能有个人在打行动电话,突然一边走就撞到这个石头,可能就跌下去了。所以我们能处处替人着想,给人方便,赶快把石头搬开来。我记得有时候走过工地,现在人粗心大意,不体恤人,他那个工地有些竹竿太长了,又尖尖的,都已经到人行道上来。当一个人假如在讲话的时候不专心,走路的时候不专心,很有可能低着头突然抬起来,很危险。我们也可以顺手赶快找个布,有颜色的布,把它绑上去,或者套上去,让后面的人不至于会有这样的危险。

  假如我们骑着车子,看到路中央有一块石头,怎么办?大石头。我曾经看过电视有个广告,就是有个人骑脚踏车过去,看到一块大石头,他想想也不关自己的事,就没有把它移开,后面有个人骑高速的摩托车,突然就滑倒了。这个影像是骑脚踏车的人自己脑子在想的,所以他就赶快把它搬开来。诸位同修,这个动作可能是无量功德,当这个骑车的人假如是一家之主,他这个劫难没有过,将造成一个家庭的长远遗憾。所以我们处处为人着想,就是在兴建大利。而利益他人有短暂、有长远,真正长远的利益绝对都是要让众生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佛陀一生为什么不做其它的行业,而一生要从事教学,做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这也是佛陀他慧眼已开,懂得怎么样做才能真正利益所有的众生。所以我们「兴建大利」。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