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第15集(5)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称尊长,勿呼名』。虽然是对长者的一个称呼,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恭敬。现在因为西方东进,西方人怎么称父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称尊长,勿呼名』。虽然是对长者的一个称呼,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恭敬。现在因为西方东进,西方人怎么称父母、称长辈?直接叫名字,这叫平等。这是不是真平等?平等不是这样讲的,平等是对人的一个尊敬心,尊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纵使我们是父母,也不能把子女当作附属品,因为他往后是属于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但是人生的历练平不平等?人生的智慧平不平等?不可能平等!所以长者必然要有教导晚辈的义务,而晚辈如何能真正学到这些宝贵的经验?必然是要从他的恭敬心中才能够获得。假如他没有恭敬心的时候,他就不可能听父母、听长者说什么,因为一分恭敬才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不是长者去希求晚辈尊敬,最重要的是要成就他们的人格,成就他们的学问。

  我们也有些朋友他们就学西方,女儿就直接叫他的名字,叫没有多久,他就感觉到孩子跟他讲话很没有分寸。我们自己回想,从小我叫我姐姐都是称大姐,二姐,叫了十多年。有时候人家问我说,你姐姐叫什么名字?我们把姐姐的名字讲出来的时候,全身不舒服。所以一声一声的尊敬称呼,恭敬心都一点一滴在提升。这个礼仪相当重要,而这一声一声姐姐,二姐,愈叫感情愈亲密。所以称呼绝对要尊敬。诸位同修,不然你去观察看看,兄弟姐妹都用兄、尊长互相称呼的感情好?还是直接叫名字的感情好?您自己可以去观察看看,结果一定会非常明显。

  小孩现在也有常常取外号、绰号的习惯,这样好不好?你不要看小孩在那里取外号,你自己还跟着他一起笑,那就不对了。当孩子乱给同学取外号,甚至于还给老师取外号,他就没有恭敬心,所以这个时候要适时导正过来。「将加人,先问己」,你希不希望人家取这种外号取笑你?假如你不愿意,也绝对不能去取别人的外号。

  『对尊长,勿见能』。当孩子有些能力,就开始到处表演,绝对是增长他的傲慢。假如底下的大人还说:你真了不起,真不得了!这样的言语听多了,往后批评的言语就听不进去。而且才华学到了,真正的目的在干嘛?是表现出我比人家高一等吗?那错误了,学到的才华,最重要的要服务他人,要奉献社会。所以我们学历愈高,代表我们接受社会的帮助愈多,社会的付出愈多,我们更应该回馈愈多。这些观念一定要从小扎起,不然孩子都觉得我得到高学历,就是为了我自己可以赚大钱,这样就偏颇了。当孩子知道学能力、读书的目的是要奉献,他整个学习态度就截然不同。

  有个孩子才三岁多,他的母亲带着他到商场上去买东西,刚好一个朋友遇上了,就对他小朋友说:你怎么还没有去念书?想说这个孩子可以送去幼儿园。这个小朋友就问他妈妈:妈妈,为什么要念书?结果对面这个长者马上回答:念书可以赚大钱!所以我们要谨言慎行,有时候假如我们思想、观念错误,都在误导别人。他妈妈很有教育的敏感度,很警觉,马上就给她朋友示意,自己就蹲下来,她说:我们读书是为了要学本事,学了本事以后才能服务别人,就好像你刚刚去买那个馒头,就是因为做馒头的叔叔有这样的能力,我们才能够吃到馒头,整个社会就是互相帮忙,所以你读书学好能力,就可以服务别人;因为我们要感谢叔叔做馒头给我们,假如把你的玩具送给叔叔好不好?他可能不需要,所以我们就拿钱感谢叔叔,让他也可以拿着钱去买他需要的东西。无形当中,都在引导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当孩子知道提升自己的能力是为了服务人群,他就不会见能,不会傲慢。

  我们看下一句,『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遇到长辈要主动问好,行礼。其实我们接触很多朋友,他们都说这个躬还真不好鞠,可能是因为现在人都长骨刺。有个小朋友躬鞠不下来,这个孩子才三、四岁,为什么鞠不下来?原因在哪里?因为他的母亲有四个兄弟姐妹,父亲有三个兄弟姐妹,只有他一个是男的;然后其它的他父母的兄弟姐妹没有生孩子,所以三千宠爱就在这个小孩子;还有四个老人疼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的爷爷在一次吃饭当中,跟所有的子孙讲:这个孙子就代表我,他讲的话就是我讲的话,打他就是打我。所以你看,这个孩子他的权力很大。

  他的父母有学佛,也警觉到孩子这样带下去不堪设想,用了方法把孩子带回去自己教。有一天吃饭,七点的时候他母亲拿了一些五谷粥给他吃,这个孩子说:我不要吃这个,我要吃面。妈妈也没有响应他,九点的时候又来问他:要不要吃?不要,我要吃面。妈妈还是很有耐心,不理他。九点半过来:你就吃一口试看看。结果孩子已经饿得受不了,就拿起来吃,结果一吃,因为很饿,什么都很好吃,就很快把它吃完了。他的父母就把他带到用经典教育的幼儿园去,一去要学鞠躬,他的母亲带着他说:来,给老师鞠躬。他母亲还亲自鞠给他看,鞠了五次,孩子如如不动。他母亲要去上班,就先离开,结果走到小区门口,想想这个机会点假如错失了,往后更难教。所以打了电话给先生,先生赶过来,两个夫妻又走过来:来,跟老师鞠躬,爸爸做给你看。父亲就开始鞠躬,不知道鞠了多少个躬,一直鞠,一直鞠,鞠到孩子哭出来。这夫妻也很不简单,用身教影响小孩,小孩一哭,有惭愧心,后来躬就鞠下去。他们的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孩子的学习情况,随着他的德行、他的礼貌成正比,效果就愈来愈好。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