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第15集

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蔡礼旭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家好!我们刚刚提到: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昨天我们从中国的文字,也了解到如何把瞋恨、把愤怒化解掉,用什么方法?用宽恕的方法。《格言联璧》里面有句话提到「谦卦,六爻皆吉」,谦虚走到哪里都会得到很好的利益,无往不利,所以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曾经学生问孔子,有哪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就是这个「恕」字。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体会他的难处,甚至于去体会他为什么会做出这些不好的行为的因在哪里。不要在果上生气,我们从因上去了解;往往当你了解到他的原因,你的怒气就消一半以上,所谓「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昨天也有提到,我一个学生他常常打人、骂人,所以人际关系不好,很多老师看到他也会觉得很难管教。我们去了解到他的家庭状况,整个怒气都不见了。父亲根本都不回家,妈妈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后来父亲又娶了个泰国人,她根本无法教导孩子。确确实实,我们要用一分宽恕、包容,甚至于是去帮助、去成就的心,就能够转怒为恕。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先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我们的慈悲心现前就没有困难。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要先伏得住情绪,愤怒。昨天我们也了解到,一句万德洪名是最好的方法,但是一句万德洪名,绝对不是要跟人有言语冲突的时候才拿起来念。什么时候就要念?我们要遵印光大师的教诲,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这个方法不得了,很重要。很多朋友说:蔡老师,你讲课怎么比较不紧张?我说就是因为念佛,当要紧张的时候,赶快念阿弥陀佛,把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我在海口前年十月份要讲第一场演讲,结果是对三百多个老师,我也很紧张,又怕睡不着觉。因为我大学联考吃了两颗镇定剂也没睡着,结果隔天药效发作,考得一塌糊涂,「一饮一啄」。我怕这个情况再度发生,我就到孔老夫子面前跟他顶礼三拜,孔夫子你要保佑我今天睡得好。结果确实一觉到天亮,坐在台下就一直念佛,上了讲台,三百多个生疏的面孔,我也一直想,这都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特别亲切,所以也很自然才能够侃侃而谈。所以持佛号益处很大。在那第一场当中,也是很重要的因缘,我们后来中心的老师,大半都是那场演讲当中结识的好友。

  所以讲课可以用念佛,脾气要现前的时候,也可以透过念佛把它伏住,但是这个功夫一定是在平常要练。很多朋友都问我,你什么时间念佛?我们常常要讲课,要固定一天拿出来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都很难。都是抓什么时候?煮饭的时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洗衣服的时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都可以有节奏;走路的时候,差不多两声一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这样化整为零。所以,凡事为成功找方法,不可以为失败找借口。常常都说,我这也没时间,那也没时间,其实时间是人找出来的。当我们坐下来,别人聊的是是非人我,又不干扰你,赶快修行,念佛。而当行住坐卧常常念佛,我们的心就很平静,就好像一潭湖水一样,等你有得失心、有瞋恚心,念头一起,好像湖面起了波浪,你一看就知道了。突然自己的妄心一起来,马上有警觉,这个时候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赶快再把它伏下来。这个觉照的能力都取决于平常用功的功夫。所以,一句佛号也可以做到『言语忍,忿自泯』。

  我们学习圣教,也要经过几个过程的考验跟提升,师长也常常说,学佛最重要,要提升自己的境界,我们学《弟子规》,也是要不断提升自己实践的境界。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有提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这句话已经点出来,学问有四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学习;第二个境界,适道就是力行,去做了;第三个境界,是在做的当中,时时可以屹立不摇,如如不动,这是定功。还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什么?懂得通权达变,开智慧了,不会学的死板板的,学成书呆子,这样也不好。

  我们这次这个因缘是可与共学,大家一起来学习,我们也发现到每位同修都相当用功,学了以后马上做,这叫适道。我们曾经在初中、高中、大学这么多的同学,毕业以后,虽然受的是同样的教育,毕业完出来社会,走出来的路一不一样?统统不同,所以那只是在共学的状态,不在适道的境界。古代有两位兵法家,庞涓跟孙膑,他们两个跟同一个老师学习,学出来结果一不一样?完全不同,所以学习最重要还要存心正确才行,不然学不入。两个人同一个老师教,结果两个人出来风格完全不同,到最后还自相残杀。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