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味农居士:念佛功夫的境界与层次

江味农,念佛

念佛功夫的境界与层次 江味农居士

摘自江味农大德《金刚经讲义》<复毛敬泉居士>

 

   全依一句佛号

  (一)来函所述功德,有多无少矣。从来发勇猛心难,持久不变则尤难,非必自甘退惰也。或为病魔所扰,或以精力不支,或猝遇不及料之外缘,致生障碍皆是也。弟意每日早晚《弥陀经》各一卷,《往生咒》各二十一遍,或仅三遍,佛号各五千声,观世音、大势至、清净大海众圣号各二百声,或各百声足矣。如觉行有余力,最好将佛号加多,愈多愈妙。何则?临命终时,所有经咒势不能念,全依一句佛号,度我出苦。故平日用功,别项功课,可少即少,惟有弥陀万德洪名则多多益善。古人有一切不念,终日只念佛,以十万声为度。又不念六字,只念四字,大凡皆为临终时计也。何以故?一心不乱,非执持名号,不能成就故。试观执持二字之义,即可知一句佛号,万万不可松动矣。因此之故,弟请兄将经咒减少,而佛号则尽量加多,至嘱至嘱!

(二)依上述理由,《金刚经》不念亦可。必欲念之,或早或晚诵一卷可矣。

(三)回向文由自己心中发出更好,不必定要文言。

(四)追荐先人,但求诚切,亦不必贪多。弟意《心经》七遍,观世音菩萨圣号二千声可耳。此亦须在佛前发愿,略谓弟子某为某持诵何经何咒,或圣号若干,求佛慈加被某人早出苦轮,往生极乐,此其大略也。

 

   一心念佛有四忌

  (五)前函所云:一心念佛时,急遽不得,疑畏不得,放松不得,矜喜不得,此四句共含八句,应分四层观之,一层深一层也。兹为分别明之。

第一层,急者焦急,遽者匆遽。此初用功时也。博地凡夫无量劫来所造罪业,所有妄想,不啻恒河沙数,谈何容易便得消除。而不知上此义者,妄希速效,见效不速,遂生焦急。焦急乃退悔之根也。实学道之大忌,故曰急不得。

    又初发心人慕道切故,几欲绝尘而奔,恨不将所有教理一旦全通,所有功德一朝做尽。今日见此经,得未曾有,遽欲诵之。明日闻彼咒,不可思议,复遽欲持之,全不思精神来得及否,与自己所修之法门不夹杂否,遂致终日忙忙,无从容自得之趣,头绪纷歧,劳虽多而效寡。又每当做功课之前,宜先静坐片刻,将游思打扫打扫,然后用功,此心较易乾净。若一事甫毕,即匆匆进佛堂作功课,则心头之乱也决矣。故曰遽不得。

   第二层,疑者忧疑,畏者怖畏。此用功渐进时也。未念佛之先,自觉心中无杂念。即念佛之后,反觉妄想甚多。迨至用功久益勤,乃妄念竟随之益增益长,不胜忧疑之至,曰此何故耶?殊不知念佛用功时,妄念实多不胜数,特汝自不觉耳。今汝日觉其多,正是汝心渐入宁静之徵。譬如日处闹市,虽车马喧嚣,不觉其闹。夜深人静,即虫鸣鼠跳,亦嫌其扰,即此理也。误起忧疑,妄念颇少,忽而明日妄念之多,竟百计排之而不肯去,此时不可强抑。惟有极力提起正念(即念佛之一念),或高声念,或跪或拜念,久之彼力不敌,渐可退去。有时念佛正好,妄想忽生,恍若天外飞来,甚至此念乃穷凶极恶之念,为生平所未有者,切不可恐怖。须知此是多生以前曾作此事,八识田中留下种子也。今幸佛力冥熏,将其逼出,此时宜向佛前痛切忏悔,哀求加护,俾前造罪业根本拔除,是为最要。若生畏怯,大碍功行。又功夫加紧时,或忽觉眼前之山河大地,以及自己,空无所有,不必畏之。但极力念佛,求佛摄受,空境之有无,置之度外可也。要紧要紧,故曰畏不得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