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2)

这位法师居住的地方於是就感化了很多人都学佛,而且大家都非常乐意供养法师。有一天这位法师到了一个村庄,叫大万村,大万村里面有一个村民叫田遗生,他家里很穷,真的是家徒四壁,什么东西都没有,衣食不济。他有

  这位法师居住的地方於是就感化了很多人都学佛,而且大家都非常乐意供养法师。有一天这位法师到了一个村庄,叫大万村,大万村里面有一个村民叫田遗生,他家里很穷,真的是家徒四壁,什么东西都没有,衣食不济。他有四个女儿,穷得连衣服都只能够分著穿,都不能有自己单独的衣服。有一位长女,长女名字就叫华严,当时她二十岁。这一家是学佛的,懂得三世因果,知道自己这一生这么贫穷是由於前生没有修福,不肯布施,招感的这么贫穷的果报。所以他们就想这一生要好好布施修福,可是想想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拿什么布施?找来找去只找到两尺粗布,很差质量的布,只有两尺,他们也觉得真的是非常痛心,想拿东西布施都没有。正在悲叹,突然抬起头看到屋顶上,屋顶是漏的,从那个漏的孔缝那里他们看到有一扎禾苗,稻禾,上面有点谷穗。於是他们马上上了房顶把这禾取下来,然后去皮,剥掉外面那层谷,磨成总共有十粒黄粟。然后就想把这十粒黄粟供养给这位出家人,普安法师,可是自己又没有什么衣服穿,真的是衣不蔽体,都没办法出门,怎么办?只好等到晚上半夜三更没有人的时候,大女儿叫华严,她就拿著她要供养的东西,粗布二尺还有十粒黄粟,我们讲十粒米,就匍匐前进,爬著走,为什么爬著走?因为她的衣服都不能遮蔽她的身体,她只好爬著走。走到这位法师所在的精舍,在外面她就把那个两尺布就扔了进去,手上还捏著这十粒米,她就把它放在,因为外面都有一个接受人家供养的一个桶,她就把这个米放在这个桶里布施。布施以后她就发了一个愿,说愿我前生的悭贪的果报从此就尽了,就了结了,现在对於佛前我求哀忏悔,以我仅存的这些物品来供养出家人,希望我这个贫穷业报到此为止,愿明天大家,就是僧团里面吃饭的米煮出来之后都变成黄色,因为我供养的是黄粟,黄色的,大概像玉米这种,发了这个愿,希望这个愿能够成就,发完以后她就擦著眼泪回家了。等到第二天早上,僧团都起来做功课,然后就吃饭,就发现怎么煮出来的米都变成黄色的,就觉得很惊讶,要去打听,后来才知道,原来当天晚上这位贫女来过这里布施。这消息传出去以后,当地有一些有钱的人听了之后很感动,马上就拿出钱物来周济他们家,改善他们的生活,后来这位叫华严的女子也出家学道去了。这是「十粒除贫」,你用十粒米的布施得到的果报,把生生世世贫穷的果报都消尽。这证明人这种真诚的愿心,做出的事情虽然小,布施的量虽然少,但是功德已经圆满。这是讲到她这一生能做的她就勇往为之。所以我们看到这位贫女这种勇猛的精神,布施,连衣服都没得穿,要晚上匐匍前进来去布施,这种勇猛精神,所以感得的果报这么殊胜。所以这个愿我们要发,发起真诚的善愿,佛法里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不仅佛门勉励我们要发愿,世间人他也重视发愿,我们常常讲,有良好的愿望,这个良好的愿望不是为自己的,而是为大众的。所以安士先生给我们下面专门谈发愿。

  首先讲世间的善愿,安士先生说,「若在朝廷,愿君恩周海宇。若在草野,愿人永享太平」。如果自己是当官的,在朝廷里,希望皇帝的恩典,我们现在讲国家领导人的恩德,能够普周四海,让所有的百姓都能够得到恩惠,这也是做官的人他的善愿,他忠君、报国、爱民。如果是没有当官,在草野,就是做普通老百姓、平民,也愿所有的人都永享太平,也愿和谐世界早日实现,我们要发起这个真诚的愿。这就是范仲淹先生他所谓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个真正有善愿的君子,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心里想到的都是万民,把自己给忘掉了,这就是善。凡是为他人著想这就叫善,为自己著想的那就叫恶,自私自利想自己叫恶。为什么叫恶?因为我们老想自己,到最后永远都会处在六道轮回当中,不能够出离,而且会愈陷愈深,因此这个叫恶,对人对己都没有利益的。

  下面讲「见人父子,愿其慈孝;见人兄弟,愿其友恭」。这是在人伦上发这个善愿,希望天下人都家庭和睦,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我们都这么希望。这个愿发出来了,遇到有这些事情,可以帮助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我们肯定就会做。譬如说见到别人父子吵架,那你肯定不会袖手旁观,你肯定会劝解,跟双方都讲道理。父子有亲,这个亲爱是天性,怎么能够忘记这种亲爱,而为了一点点小摩擦就发生争执?劝解,兄弟之间也是,劝他们和睦,「兄弟睦,孝在中」。兄弟之间争吵往往都因为争利,「财物轻,怨何生」,劝他们要重义而轻利。遇到有这些家庭不和的,我们去劝,没有遇到的,我们就要常常通过讲课、通过分享,把古圣先贤、五伦道德说给大家听,以预防家里发生不和。想想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一家能和,一个地区家家都能和睦,地区就和谐了,和谐社会就实现了,一国里面所有家庭都能和睦,这一国也就和谐了,全天下的家庭都能和睦,那就和谐世界实现了,这就是孔子大同世界的思想。要发这个善愿,做不做得到那是一回事,可是你愿不愿意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不能说这个事情难,让世界和谐这个事情我做不到,就不肯做,不肯做是你没有愿,那是你自己的过失。你发了愿你努力的去做,即使是最后种种因缘条件不成熟、达不到,可是你是问心无愧,你已经善愿圆满。

  下面又说,「自得饮食,愿天下之饥者皆饱满」,自己得到了饮食,马上想到天下人受饥饿的能得到温饱生活。所以我们想到非洲还有很多饥民,我们看到前不久的报导,说中南美洲一个国家叫海地,那里的饥民,因为今年粮食减产,没有粮食,只好用泥来做饼,吃这个泥饼,照片都出来了。我们看到了要发起这个愿,希望他们能够尽快从饥饿当中走出来,希望援助尽量早点到他们手上。我们对於饮食要加倍的珍惜,知道当我们浪费粮食的时候,这个世界的另外一个角落就会有人正在饿死。所以真是一粒米、一片菜叶都不能够浪费,那你的愿才是真的愿,要不然那是假的愿。「自得衣裳,愿天下之寒者皆温燠」,这是自己有好的衣服穿,要希望天下还在受饥寒之苦的人他们能够得到温暖。所以自己生活节俭一点,多余的钱多救济贫苦,这世界上饥寒交迫的人还是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