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战争的看法-麦莹儿(3)

正义战争 ” 的另一心理动机: 报复 ” ,这似乎也不为佛陀所称许 。国仇,家恨,亡国,灭族, —— 漫漫的长夜,一灯如豆,只有泠泠的秋雨伴着月影下击起的琴声,难怪李后主慨叹: “ 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正义战争的另一心理动机:报复,这似乎也不为佛陀所称许。国仇,家恨,亡国,灭族,——漫漫的长夜,一灯如豆,只有泠泠的秋雨伴着月影下击起的琴声,难怪李后主慨叹: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悲愤的心,不甘的情,所以才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传世名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落泊,曾经的王宫贵胄,荣华富贵,要作出今天的舍弃更是千难万难,那种痛楚难道不如如蛆附骨;莫非一介布衣对家产祖业的依恋,那种习惯了就着温温的太阳,送下稀粥咸菜的暖意被打散后,又是怎样的落魄失魂?!八千里路云和月后,莲目低垂,似乎在告知:纵使是杀父深仇,亡国之恨,报复,并非最好的解决之道。

 

.戒律的指引

《华严经》中说:戒是无上菩提本。可见戒律在佛教修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既然戒律有着如此的重要性,那么如果它对战争这一问题表明立场态度,相信是具有驾驭全局的意义。

比丘、比丘尼戒,由于佛法住世的关系,意义更加重大。而佛陀对这两部僧众关于处理与战争的关系作了明文规定。[1019b09][1019b10]等,其罪相当于波逸提。佛教把和军队交往都视之为犯戒、妨碍修行的因缘,可见战争在佛教中并不是值得赞同称颂的角色;有暴力的冲突,常常和杀生联系在一起,在比丘和比丘尼的戒律中对于杀生有更严格的规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