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控制心,不受它的支配。 书中告诉我们大弗沙长老修念的有趣的故事。他经常注意自己的思想。他走路时,假若有一种邪恶思想占据了 他的心,他就会停下来不走了,直等到邪恶思想被除掉。人们看到这种情况,一般都感到奇怪,怀疑他是迷了 路,或者是在路上遗失了某种东西。后来,他通过坚持修念,成为没有诸漏的阿罗汉。这表明古人知道他们的 思想,不只是在以一定的姿势坐着修定的特殊时候,而是经常如此。 这种心观也使我们知道我们称之为心的,只是一种经常变化的过程,由同样的心所构成,没有被称之为“我” 的持久不变的实体。 第四也是念最后的形式,包括佛陀的所有教义“法”,其中大多数在现在的著作中都详细讨论过了。 经中对念的每种形式的描述,都以这样的话作结语: “彼以无依止而住,不执著世间事物。”这是修定者的目的,是要达到的结果,是诚挚和热心人的一种成就。 不执著世间事物,确实是困难的。我们的努力达到这样高的精神生活水平,可能办不到。但是它值得我们一再 努力。某一天,也许不是此生,而是在来世,我们可能达到一切真正努力的人已经达到的最高峰。有人说: “播下一种思想,你就获得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你就获得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就获得一种性 注释: [i] 《法句》第一五七偈。 [ii] 《相应部》第五卷第一六八页。 [iii] Satipatthana,意为“念处”。 [iv] 《法句》第五五八偈。 [v] Amata(不死)──涅磐(《义疏》)。 [vi] 这里的意思不是说不放逸是永生的。远非如此。一切有情都是不能不死的。这个概念是说不放逸的人所证得的不死涅磐是超生死的。放逸被认为是死,因为他们受轮回生死的支配。 [vii] 事实是不放逸者逃脱了生死轮回,而不是放逸者。 [viii] Gocara即念处(Satipatthana)。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