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正觉以后,想起救渡众生的大事因缘,心自思惟道:‘我所证悟的真理, 是与世人错觉所见的相违。世人所沉迷的快乐,我了知是苦的根源;世人所求取的五欲六尘,我了知是不实在的;我所证悟的真如实相,是世间的真理,但人们却不能相信;我所正知正觉,与世人的偏邪私欲都是相违的。一切众生都沉沦在贪嗔邪见的深渊中,怎么了解这甚深微妙的解脱真理呢?我还是涅槃吧!’ 这时,天空出现大梵天神向佛陀敬礼祈求:‘若无佛陀的真理之光,世间将永远黑暗;若无佛陀的法雨甘露,众生将无法解脱。请求佛陀本着救世的大愿,传播法音,让迷途的众生早日回头,登上觉岸。’佛陀欢喜地接受天神至诚劝请,打消涅槃的意念,而以一生的光阴度化有缘众生。 由此可知,‘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即是为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使众生破除无明烦恼,彰显本具众德,离苦得乐。因此,佛陀为一切众生说法,随缘度化,不择对象,不分贵贱,到处普洒甘露法雨,滋润众生枯干的心田。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在四十九年佛陀弘化的生涯里,最初直畅本怀,讲说《华严经》二十一日,后因观机逗教,又再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槃经》共八年,这是大会的宣讲,至于对个人特别的教化,佛陀不知说过无量数次,感化无量数人。例如,为愚钝的‘周利槃陀伽’说‘拂尘除垢’,令其觉悟;为担粪的‘尼提’开示佛陀教法平等,四姓皆可得救,允尼提出家;为刻苦修行的‘闻二百亿’指示修行犹如弹琴,使其安心修道,开悟证果;为‘调马师’说调御众生法,令其改往修来,受持五戒;为‘鸯崛摩罗’开导迷津,慑服其恶逆,令其忏悔皈依;为‘鬼子母’说爱子法,令其改心,成为天下孩子们的保护者;为阿阇世王的大臣‘雨势’说‘七不退法’,令越只国避免一场战争;为须达长者的儿媳‘玉耶’说夫妇之道,令其悔改,作一佛化家庭的优婆夷。总之,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兹节录数则佛陀的教化因缘及开示,以见佛陀的慈悲。 一、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名之为‘八风’,因为八种顺逆之境能动摇情绪,让人心神不安之故。如何才能‘八风吹不动’?在《法集经》中,佛陀说: 能说空者,世间之法所不能坏。何以故?心不依止世八法故。何者为八?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不生忧喜称讥之音,而无欣戚毁誉二法,心不高下,于诸苦乐,不贪不厌,如是世法,不能破坏。 二、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人类能知能觉,能够反省改过,懂得惭愧忏悔。《增一阿含经》卷九说: 有二妙法,拥护世间。云何为二法?所谓有惭、有愧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识、尊长大小,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共同。 三、忏悔,是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并能增长善根。佛陀在《五分律》卷三说: 于我法中,若知有罪,而忏悔者,增长善根。 四、忍辱是对治嗔恚的最佳法门,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佛陀在《罗云忍辱经》说: 忍之为明,踰于日月。龙象之力,可谓盛猛,比之于忍,万万不如一。 七宝之耀,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 五、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佛陀在《增一阿含经》开示远离人我是非之道,说: 不毁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六、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对治之道无他,唯‘精进’是最好的针砭良药。佛陀在《杂譬喻经》中举出‘精进报至’的故事说: 昔有伎儿,作种种伎乐,从一富长者乞牛。长者了无与心,故语之言: ‘汝能如是勤作伎乐,昼夜不息,满一岁者,我当与汝牛。’伎儿答言:‘能。’复与主人:‘能听不?’长者亦言:‘能。’于是伎儿闻是欢喜,一心作乐,三日三夜,未尝休懈。长者厌听已,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七、古人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又说:‘知足常乐。’因此,世间上最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家财万贯的人。真正的富人,是知足的人。《佛遗教经》说: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八、知恩报恩,是做人的根本。《优婆塞戒经》说: 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 九、佛教强调报恩,尤其重视孝道,因为孝道是人伦之始。在《贤愚经》中,佛陀开示阿难: 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 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 十、夫妻是五伦之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必然有一位‘贤妻良母’。如何才是贤妻呢?在《玉耶女经》中,佛陀为玉耶开示为妇之道: 作妇之法,当有五等。何谓为五?一如母妇,二如臣妇,三如妹妇,四者婢妇,五者夫妇。何谓母妇?爱夫如子,故名母妇。何谓臣妇?事夫如君,故名臣妇。何谓妹妇?事夫如兄,故名妹妇。何谓婢妇?事夫如妾,故名婢妇。何谓夫妇?背亲向疏,永离所生;恩爱亲昵,同心异形;尊奉敬慎,无憍慢情;善事内外,家殷丰盈;待接宾客,称扬善名: 是谓夫妇之道。 十一、社会犹如一个大家庭,和乐安定的社会有待全民共同建立。佛陀在《无量寿经》说: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忌;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十二、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又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在《佛说孛经抄》中,佛陀说: 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 何谓如称?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称友也。 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