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晓法师:什么是皈依三宝(2)

汉地如此,藏地也是这样。琅达玛灭佛,那是很著名的事件儿,但不是仍然出现了后弘期么?这都是一样的,天下老哇(即乌鸦)一般黑。佛教在印度不是灭了吗?经过了这么多年,但现在慢慢又在恢复! 我们说这还是法的相

汉地如此,藏地也是这样。琅达玛灭佛,那是很著名的事件儿,但不是仍然出现了后弘期么?这都是一样的,天下老哇(即乌鸦)一般黑。佛教在印度不是灭了吗?经过了这么多年,但现在慢慢又在恢复!
我们说这还是法的相,那么若说体的话,更是不易。因为它是真实,这么一来,我们应该知道,三宝之中以法为体。

第三是僧。僧不是我们,我不叫僧,我们师父也不叫僧,老和尚也不叫僧。那么什么叫僧呢?僧的首要条件是:1、戒行清净。2、修行证果,实践六和。所以,什么叫僧?僧就是以六和敬精神而成就的圣贤众。简单地说,就是“六和敬精神所造就的圣贤众”,或者更通俗地说,是“众出家人在一起修行所依靠的六和精神”。这一些圣贤众,可以荷担如来家业,可以住持正法。
这时候大家记住,只有一个人,是不能称僧的。僧是“圣众”,注意“众”。比如说军队,若只有一个人那不叫军队,即使说你是军队的长官,你是总司令,古代的叫元帅,但你仍然称不上军队。当然,有时候在一定的场合你可以代表军队,但也只是在出风头的时候你可以代表军队,当打仗时你就不行了。对方几百人,你就一个司令,一人与百人战,能不死吗?古代打仗时到底怎样呢?不清楚,看古来的小说上,总是双方的大将在阵前互打,当兵的不动,若甲方的将军败了,乙方的兵才来捡便宜,甲方将军一败,兵们就没了士气,这打法令人很难相信。
再比如一个政党,共产党。共产党是整个党派,你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称为党派,哪怕你是党的总书记,你可以代表党去做事儿,但你幷不是党派本身。
僧宝也是这样,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僧宝,哪怕你是补处菩萨,象弥勒菩萨,你要下生成佛,但你仍然不能称僧宝。因为僧是六和敬精神,既然弥勒菩萨还不能称僧宝,何况我刚晓等呢,都不能称僧宝的!有一本《说僧过恶犯大重罪》,中间都是“苾刍”,就是“比丘”,为什么不说僧呢?
这是用比丘作为僧宝的代表,但你也得注意,代表也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当的。我们选人大代表时,幷不是任何人都能当上的,那也是得有一定的资格的,我刚晓想当人大代表,谁选我呀~~没人选你,没人投你票,你当人大代表呀,你当个屁。为什么人家不选我,大家觉得我不够格儿,那么够格不够格的标准是什么?虽然一般老百姓不知道,但人大代表的资格审查是很严谨的,至于中间出现了暗箱操作,那是另一回事儿。
那么,比丘要作为僧宝的代表,也得有一定的资格,不可能说任何一个比丘都可以。比丘是什么意思呢?乞士,乞食以资身命,乞法以资慧命;怖魔,魔也怕你。注意,魔也是依他起性;破恶;净戒;净命。
要作为代表,堪为善士,可作良师,可为益友,这都是条件。善士我上次说了得十个条件,你看你具备几个。
以上是说什么是三宝。明白了什么是三宝,才能真正皈依三宝。我们都皈依三宝了,现在我们看一看自己的心态。
既皈依了三宝,则应有对三宝的胜解心念生起。什么叫胜解,即了解得清清楚楚,不可动摇。这是菊花,你说这是玫瑰,我会说,“绝对是菊花,错不了!”我修净土宗,念佛,有人来告诉我,修禅吧,当下开悟。我说:“参禅好啊,可我目下资格不够,先念佛”,又有人来说,修密好啊,当生成就,我说:“密宗好,可我目下资粮不够,先念佛!”这个就是胜解。胜解与迷信有什么区别呢?迷信是让感情占据上风,不可动摇,对这个事情可能你根本就不了解,但在感情上使得你如此;胜解是理智占上风,你对这个事情了解得清清楚楚,不可动摇。我们看看自己,你到底是对极乐世界信不信,你也念佛,你是把净土的教理弄得清清楚楚了呢,还是幷不清楚,只是出于宗教情感~~大部分人都是迷信而不是胜解!
现在我们对三宝就得有这个心念。为什么有的居士,学佛多少年了,可人家说:世界是发展变化的,佛教也不可能一成不变,释迦牟尼当时的境界呢,也不可能说不可超越,我现在就比释迦高。于是居士们就回头来跟着李×志练法×功了。这算什么居士,皈依三宝也没有。

皈依三宝后,由于胜解心念生起,对三宝有决定的信心,任何外缘也不可转变,就象板上钉钉一样坚牢。
皈依三宝后,还有一种心:乐,就是喜欢、欢喜。有些居士,一到寺庙就有一种归家感:我又回来了。很高兴,就这种心态。皈依三宝后,就应该有这种感觉。回家的感觉是什么样子呢?要想寻到这个感觉,必须先出门。有个小姑娘,她爸爸带她到外边旅游了一个星期,第二天就要回家了,爸爸问:你喜欢出来还是喜欢回家?小姑娘说,当然喜欢回家了。爸爸说:那么下一次我就只带你弟弟出来了。小姑娘说:我不先出来怎么回家?我们也得找到回家的感觉。
乐,这个心理呢,是希望、想要。这个感觉就如恋人重逢一样,想见到对方。黄宏演小品,夫妻分居两地,他去部队探望家属,那个感觉实在太美好了。皈依三宝也得有这个心念。我自己不行,对于三宝是麻木的,没什么感觉。

皈依三宝之后,有什么表现呢?你会心念清净,这是三宝的功能。阿含经中有个比喻,说海龙王有一个宝珠,叫净水宝珠,太浑的水,浑浊得干脆不象样子,但净水珠往这水中一放,再浑的水也不浑了。黄河水浑吧,为什么一进入大海,就显不出浑了,就因为海龙王的这颗宝珠。三宝就象这净水珠一样,你的心念哪怕再乱,再妄念纷飞,但只要真皈依三宝,心念自然就安定了。这也是一个检验自己的方法。你自许是佛教徒,皈依了三宝,可你心乱跑,这就可以看出,自己根本不是铁杆儿佛教徒。
皈依三宝之后,还有一个表现,即爱行善,不爱作恶。你只要皈依了三宝,世出世间一切善法,自然喜欢作,对于恶法,根本不愿作,这个也可以作为检验自己的标准。
这样,我们就可以给正信作一个总结。
正信的所缘是三宝。
能缘是忍(胜解)、乐(深忍乐欲见)
自体是心净
作用是乐(为)善。
这四个具足,方才是正信,缺一不可。就象这个讲座,必须具备:a、你们愿意听,b、我得会讲,c、所讲的法,4、你们听后有受用。这四个条件都具足了,这才可以说这个讲座有意义。

下边儿介绍几种佛教界的情况。
有的人信仰三宝,信得特别虔诚,觉得这是三宝,所以值得信,幷无所求。我们的信呢?要么保佑升官发财,要么保佑身体健康,这都叫有所求。有所求者不是正信,你是邪信。正信的人,是以大悲心为学佛之动力。正信的人,可以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法随法行就是是什么就是什么,不隐藏;到什么时候,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