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胜利道歌》讲记(二)(2)

趋至究竟解脱地,切莫散乱修此要。 若是你能发出愿行菩提心,就能阻断恶趣之门,再也不会堕落恶趣,再也不会感受恶趣的痛苦了。 “善趣乐”就是人天的福报,名闻利养。若是你发出愿、行菩提心了,世间的这些利益自


  趋至究竟解脱地,切莫散乱修此要。

  若是你能发出愿行菩提心,就能阻断恶趣之门,再也不会堕落恶趣,再也不会感受恶趣的痛苦了。

  “善趣乐”就是人天的福报,名闻利养。若是你发出愿、行菩提心了,世间的这些利益自然就有了。我们从小到大,为了追求快乐与幸福,拼命地奔波,不停地追求这些世间的名闻利养,经历过多少坎坷与磨难,受尽了多少痛苦与折磨,最终还是没有得到。为了得到这些利益,也采取过很多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

  佛讲过,凡夫所想和所做是背道而驰的。为了能够得到快乐与幸福而煞费苦心,不但没有得到快乐与幸福,反而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烦恼与痛苦。你们仔细回顾一下,上学、上班、工作、成家、生孩子,给你带来了真正的快乐与幸福了吗?没有吧!都是痛苦与烦恼。你追求快乐、幸福没有错,但你采取的方法是错的。

  众生都特别愚痴,什么也不明白,在真理面前,在智者面前,就是一群孩子。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因为不懂事,觉得好玩,然后把石头从头顶扔上去了。石头落下来砸到自己的头了,才知道疼,知道哭。众生有时候就是一群疯子。疯子什么都不懂,所以没有分辨、取舍的能力。觉得火坑好玩,就跳进去了,被火烧了才知道疼,才知道恐怖,才知道后悔。

  我们这些凡夫和那些孩子、疯子一样。觉得世间的名闻利养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与幸福,于是采取各种方法去追求,一旦遭受烦恼痛苦了,才知道逃脱。错了!你追求快乐和幸福没有错,但是你的思想,你所采取的方法是错误的,你要纠正这些错误。

  你是不是真心想学佛啊?如果是,就要从这里做起。你能不能纠正自己,改变自己?如果能,你就能学佛修行。如果不能,你还是凡夫,还是愚痴颠倒。你这样学佛还不如不学。为什么这么讲呢?佛在经中讲过,很多大德高僧也说过,不如法地学佛修行,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还有罪过。真心想学佛修行,就要如理如法地学修。

  现在,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怎样转变、改变呢?就是发愿菩提心。从今以后,不为自己只为众生,为一切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这是思想上的转变。然后还要改变行为,为了成佛而学修菩萨的学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你能这样从思想上转变,从行为上改变,才能解脱成佛,才能实现你的愿望,达到你的目的。

  你的愿望、目的是什么?就是快乐幸福嘛!这样你才能得到永恒的快乐与幸福,否则不可能。即使得到了也是暂时的,暂时的都是无常的。

  无常性的东西都是属于轮回的,属于轮回的东西都是痛苦的。有的是痛苦的果,有的是痛苦的因。有些缘起让你直接痛苦,有些缘起让你间接痛苦。比如,你遇到逆境了,它就会直接让你烦恼痛苦。你遇到顺境了,虽然它不能直接让你烦恼痛苦,但是它会间接地让你烦恼痛苦。不管逆境、顺境都一样,只是一个直接和间接的区别。自己取舍吧!

  “趋至究竟解脱地,切莫散乱修此要。”若是你能发愿行菩提心,它给你带来的利益,不仅是世间的,还有出世间的;不仅是暂时的,还有究竟的。“究竟解脱地”,菩提心能让你达到究竟的解脱成佛。“切莫散乱修此要”,心不要再散乱了,立刻下决心、做决定,好好地修持菩提心。

  这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法王告诉我们,要成就大圆满,首先要发菩提心。要发菩提心,先要修出离心。这些心是有次第、有程序的,前前是后后的因,后后是前前的果,它们是因果关系。没有因哪来的果?没有出离心,无法能够生起菩提心;没有菩提心,无法能够领悟大圆满。要生起菩提心,首先要修出离心。那什么是出离心呢?

  于诸轮回之盛事,不起羡慕之心念,

  当持人天供养处,殊胜严饰之净戒。

  就是对世间的这些利益与福报,没有丝毫的贪恋与羡慕之心。我们现在,只要是大富翁、大老板,是总统、主席,是明星、学者,就羡慕得不得了。这都是对轮回的贪恋之心,都是贪心!这种人解脱不了!其实我们还是不明理,还是不知道事实真相。若是明理,若是知道事实真相的话,就会知道这些都离不开虚假,都离不开无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论他的地位有多高,钱财有多丰富,相貌有多端庄,都是无常的、虚假的。有什么可羡慕,可贪恋,可留恋的?对轮回,对世间法没有丝毫的贪恋、留恋,对解脱的希求、渴望之心日日夜夜不停息、不间断,非常迫切,这种心叫出离心。

  “当持人天供养处,殊胜严饰之净戒。”受持清净的戒律,就能成为人天的供养处。世间的那些严饰,都不是最殊胜、最庄严的;清净戒律之严饰,才是最殊胜、最庄严的。因为人天所有的众生,见了都会觉得特别庄严、殊胜,都会恭敬、供养。但是成为人天的供养处,非常不容易,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也不是侥幸得到的,都是有因缘的。那么,清净的戒律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出离心。

  戒律有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它们也是有次第的。别解脱戒是菩萨戒的基础,菩萨戒是密乘戒的基础。所以,别解脱戒是一切戒律的基础。别解脱戒包括沙弥戒、沙弥尼戒、正学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优婆塞戒、优婆夷戒、八关斋戒。别解脱戒要有出离心的摄持,才有真实的意义。若是相续中不具备出离心,没有出离心的摄持,就不算是别解脱戒。

  别解脱戒是解脱的根。能够受持别解脱戒,在此基础上学修,就能解脱。我们现在受持八关斋戒,受持居士五戒,若是没有出离心的摄持,统统都不是别解脱戒,都不是解脱的因。即使你持戒持得再严格,也只能得到一些人天的福报和暂时的利益,绝不可能解脱。

  别解脱戒是最基本的戒律,若是你能够受持别解脱戒,有别解脱戒的严饰,你立刻就会成为人天的供养处。

  一切增上定胜乐,悉皆依此而生故,

  倘若破戒堕恶趣,切莫迷惑当取舍。

  “增上”就是属于世间的这些暂时的利益与功德。“定胜乐”就是属于出世间的究竟、永恒的利益与功德。“悉皆依此而生故”,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和利益都来自于清净的戒律,暂时、究竟的成就全部是依清净的戒律而生。有了清净的戒律,就能获得暂时和究竟的成就,即世出世间的一切成就。这里讲的是清净戒律的功德。

  “倘若破戒堕恶趣”,若是破戒了,不立刻忏悔的话,就会堕落恶趣,感受地狱、饿鬼、傍生的痛苦。

  “切莫迷惑当取舍”,不要再迷惑,应当谨慎取舍,认真受戒、持戒。“舍”就是要舍掉不受戒的这种想法、念头,舍掉破戒的行为。作为凡夫不可能不犯戒,如果犯了就要统统地忏悔,不能让罪恶一直在相续中存留。忏悔就是把罪恶和相续分开。有的人怕破戒而不受戒,这是错误的。不受戒你永远不能成就,永远不能解脱。这样学佛修行不是白学白修了吗?不是失去意义了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