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极乐愿文》讲记(五)

达真堪布:《极乐愿文》,达真堪布

《极乐愿文》讲记(五)

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们继续学修《极乐愿文》的第二因,积资净障。如果没有足够的资粮,没有消除业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非常难。我们通过七支供这一殊胜的方法与窍诀,就能够圆满资粮、净除业障。现在继续讲七支供中的第一支——顶礼支。

    佛之所以宣讲顶礼这种修法,因为它能直接对治傲慢。若是我们有傲慢心,就不能发现别人的功德、学到别人的功德,不能发现自身的缺点、改正自身的缺点。所以说傲慢是一切成就最大的障碍。因此在修行的过程中,想要断除自相续中的傲慢,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礼拜。

    若是没有做意礼拜,只做语和身的礼拜,不一定能达到真正的效果,所以意礼拜才是最根本的。我们平时忆念上师三宝,忆念西方极乐世界,忆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阿弥陀佛的眷属的功德,都属于是意礼拜。

    您之寿量无数劫,不趣涅槃今住世,
    一心恭敬祈祷您。除非异熟业果外,
    寿尽亦可享百岁,遣除一切诸横死,
    顶礼怙主无量寿。
              

    “您之寿量无数劫”,无量寿是阿弥陀佛的一种功德,密宗里的“长寿佛”就是无量寿佛。这里是从忆念阿弥陀佛寿命无量的角度来做礼拜。阿弥陀佛的寿命是以劫为单位来计算的,不是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而是“无数劫”。

    “不趣涅槃今住世”,阿弥陀佛正在西方极乐世界住世,在无数劫中不趣入涅槃。这是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愿力,也是西方极乐世界众生的福报,所以阿弥陀佛可以享用这么长的寿命。这也是不可思议的!

    “一心恭敬祈祷您,除非异熟业果外,寿尽亦可享百岁。”能够一心祈祷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我们的生命就能延续,除非“异熟果成熟”。此处强调阿弥陀佛这样的功德,是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都非常希望自己的寿命能够长久,尤其是念佛的众生都比较喜欢这样的功德和利益。在这里也是为了能让众生生起信心。

    “异熟果成熟”,是指三尽:业尽——业力穷尽;寿尽——寿命穷尽;福尽——福报穷尽。“三尽”的人,谁也无法延续他的生命。

    业寿是否已尽,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业未尽,寿已尽。业力还没有穷尽,但是寿命已经穷尽了。比如说,人死亡以后再投生为人,傍生死亡以后再投生为傍生。

    第二种,业已尽,寿未尽。比如说,在人间,上半生享福,下半生受苦,这就是业力穷尽了,寿命还没有穷尽。

    第三种,寿尽了,业也尽了。比如说,人的寿命穷尽以后,投生到别的道——天界或者傍生,这是业穷尽了,寿命也穷尽了。

    第四种,业没有尽,寿命也没有尽。比如,有些人终生受苦,有些人终生享福。

    在此处,为什么讲业尽、寿尽、福尽三尽呢?若是寿命已尽,福报未尽,我们通过仪轨、法力,可以把福报转为寿命。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修长寿佛仪轨,或得到大德高僧长寿佛的灌顶,以这样的缘起和方便,可以把福报转为寿命。自在法力的人也可以通过仪轨修法,将寿命转为福报。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寿和福可以互相转换。

    但在业尽、寿尽、福尽三尽的情况下,即使药师佛、阿弥陀佛亲自降临,给你灌顶或加持,也无法延长你的寿命,所以此处是“除非异熟业果外”。其他情况下,通过一心祈祷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可以享用百岁以上的寿命。

    为什么是百岁呢?佛在世时,娑婆世界的众生寿命是一百岁,而现在众生的寿命大概是六十岁。一百岁只是形容,并不是确指,但在一般的情况下,是这样的。这里说的是能延长寿命的意思,延长到一百岁,或许更多。

    “遣除一切诸横死”,佛在经中讲过十八种非时死。“非时死”是寿命还没有到“三尽”的地步,突然出现障碍和违缘,失去了生命,属于非正常死亡。

    佛在经中讲过九种横死,非时死很多都属于横死。横死是指虽然人的寿命、福德还没有穷尽,但出现了意外的障碍或违缘,比如死于火灾、水灾、风灾、地震等灾害,还有以上吊、跳楼等方式自杀。

    现在地球变了,灾难也多了,大家在新闻中也能看到。这几年,四大灾害接连发生,有些地方发生火灾和水灾,有些地方刮起了台风,还有近年来几次比较大的地震,致使很多众生遇难,这些都属于横死。还有在其他灾难中失去生命的众生,都是横死,也是非时死。

    在灾难面前,人们都是惊恐万分。但若是到了“三尽”的时候,你再担心、再害怕也没有用,必须要离开这个世界。若是还没有到“三尽”的时候,在危难面前,若能一心祈祷阿弥陀佛,这些非时死都能遣除。

    在危难中得到救助,这是众生最大的希求。阿弥陀佛的这种功德,虽然很多人都有所听闻,但是并不明白、并不深信其中的道理,所以经常有这种恐惧和忧虑。若是你明白并深信了这个道理,不会是这种状态的。

    我们要仔细观察、思维佛讲的这些道理,这些都是佛对我们的教导,是让我们摆脱烦恼与痛苦的方法。我讲过,在学修佛法的过程中不要三心二意,自己是否是信佛人、学佛人,一定要确定下来;佛讲的这一切是否值得我们相信与学习,也应该确定下来。若是你认为不值得学习,不值得信任,你干脆就不要学了。你暂时福报不够,缘分不到,就先放下。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