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2009年观音法会(六) 七支供修法之回向支(2)

回向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三轮体空的回向;第二个是相似三轮体空的回向。三轮体空回向的主体是自己,这是第一轮;做回向的对境,这是第二轮;我们要回向的功德,这是第三轮——这叫三轮。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都是


  回向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三轮体空的回向;第二个是相似三轮体空的回向。三轮体空回向的主体是自己,这是第一轮;做回向的对境,这是第二轮;我们要回向的功德,这是第三轮——这叫三轮。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都是空性的,不是实有的,不是真有的,三轮都是如梦如幻的,有这样的见解,进入这样的思想和境界,站在三轮体空的角度,用证悟空性的智慧来回向,这是三轮体空的回向。这是开悟、证悟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的。

  我们现在还没有开悟、证悟怎么办?我们可以做相似三轮体空的回向。什么叫相似三轮体空的回向?我们所做的善根、功德、福德,过去诸佛如何回向,我也那样回向;现在诸佛怎样回向,我也怎样回向;未来诸佛怎样回向,我也怎样回向;三世诸佛怎样回向,我也怎样回向;那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怎么回向,我也怎么回向;具德的上师、善知识们怎样回向,我也怎样回向。这叫相似三轮体空的回向,这样能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这是最如法的,最如理的。

  我们念诵普贤行愿品的时候,一定要边念边观想,边念边思维,边念边把自己的功德回向,这个一定要做到。现在你看很多人都哇哇地念,都背下来了,念得都非常顺口。但是,很多人心里都不想这些,没有观想,没有思维。这样念都没有用。你虽然在做功课,虽然在修行,但心里没有做功课,也没有修行。虽然身在修行的行列中,但是心不在修行的行列中,心和口不相应。嘴上念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都是相反的。

  念佛的时候也好,念咒的时候也好,做功课的时候也好,心和口一定要相应,心和行为一定要一致。若是心和口不相应,心和行为不一致的话,这不都是假的吗?心里想的都是自私自利,都是贪嗔痴慢疑等等这些烦恼,都是这些私心杂念!东想西想:一会想家里的事,一会想单位里的事,一会想朋友的事,一会想那些没有用的事。“哎呀,怎么了,我什么感觉都没有,是不是我没有进步啊?”有没有感觉,有没有进步,就看你自己。

  我经常和大家讲,修法一定要如法;若是不如法的话,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还有罪过。其实修法好比我们有病吃药一样。你有时候什么药都吃,有时候什么药也不吃,有时候不到时间就吃药,这是瞎吃。那样病能好吗?真的,多危险啊!药本身能治病,是好药,不吃不管用,一定要吃;但是你得对症下药,按医生的要求吃,让你怎么吃,你就怎么吃。你自己在那边瞎吃,会断掉自己解脱的生命,会失去今生解脱的机会啊!  

  所以修行一定要心口相应,心和行为要一致。否则都是花言巧语,都是装模作样。你整天发心发愿,整天说:众生可怜我要度!说:佛菩萨功德无量我要学!你那不都是假的吗?都是空话、大话。不能这样!

  我们念诵《普贤行愿品》的时候,要学习普贤菩萨的愿——发心、回向都是愿。我们准备做善根、准备做功德的时候,要发心、发愿,这叫发心;功德做完了,善根做完了,然后再发心,再发愿,这个叫回向。

  功德还没有做、正准备要做的时候要发愿,发大愿,这叫发心;功德做完了,然后我们要发愿,发大愿,这个叫回向。发心和回向,一个是功德还没有做、准备做的时候发的愿;一个是功德做完了、回向的时候发的愿。发愿就是目标,没有目标就去行动,也没有用,努力都是白费。所以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目标!

  什么叫发心?什么叫发愿呢?愿,就是愿望,就是目标。首先把目标确定下来!行是行动,奔着这个目标去做,去修行,这就是行。没有目标、光有行动不行,有行动、没有目标也不行,所以说是愿行。

  《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的行、愿:一个是所追求的、正确的目标;一个是为达到目标所选择的正确的方式方法。我们天天念诵《普贤行愿品》,要学普贤菩萨的愿行,随着普贤菩萨发愿,随着普贤菩萨修行。做善事,积累福德、智慧资粮,就是发愿。发大愿,这样我们的心胸才能打开。发大愿为所有的众生,饶益所有的众生。发自内心才能断除我执我爱、自私自利。这都是能够对治我执我爱、自私自利的一些思想、一些境界、一些修法。

  为什么我们要为所有的法界父母众生而学?为什么功德要回向给所有的法界父母众生呢?因为按道理来说,站在诸法的事实真相来说,他们都是我们的父母,都是我们的儿女,都是一家人。炼心就要这样炼,这样我们的心胸才能打开。

  这样炼,你会认识到,会明白,会做到:法界就是你的家,到处都是你的家,所有的众生都是你的家人,多自在啊!去哪里、到哪里都自在。你看我们现在,到哪里都不自在:“这不是我的家,是别人的家,是别的地方,不舒服。什么时候我能回家啊?我自己的家多好啊,多温暖啊!”老是这样想。

  你真正弄明白了这个道理,这是事实真相,是一种真理。不是在这里讲故事,说的是实话。如果你真明白了法界确实是我们的家,这样的话到处都是你的家。到哪里都舒服,去哪里都行,在哪里都可以。多自由,多自在啊。所有的众生都是你的家人,都是你的父母,都是你的儿女。

  佛讲的轮回,佛讲的因果,如果你真懂了,你真弄明白了,真深信了,那你就会知道:所有的众生都当过你父母,都养育过你,都对你有恩德;所有的众生都做过你的儿女。这样的话,爱也好,情也好,范围就大了。然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众生都一样,都感觉那么可亲、那么可爱。这本身就是一种喜悦、一种快乐、一种幸福的状态。

  我们现在为什么整天在烦恼痛苦,总是解脱不了,为什么活得这么累呢? 都知道活得太累了,有活干不行,太疲劳了,太麻烦了;没有活干也不行,觉得没意思,觉得孤独。有家也不行,没家也不行;有工作也不行,没工作也不行;有钱也烦恼,没钱也烦恼。都在愁,都觉得累,太累了,太没意思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我们心胸没有打开,我们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小的笼子里。本来整个法界都是你的家,但是你执着这么一个小小的空间,执着于自己的家,一出这个门就不行。找不到这个家,就烦恼得不得了;然后找到了,成家了,你又嫌空间太小了,这多不自在啊!一出门又不行了,总是执着。本来所有的众生都是你的亲人,但是,现在我们都是为了周围的几个人,执着于自己的亲人。我们的情与爱,这个范围、对境太小了,所以我们永远得不到大爱。

  一只小鸟没有关在笼子里的时候,整个天空都是它的世界。它可以自由地飞翔,多么的自在快乐啊!把它关在笼子里,它不能自由地飞翔了,那个小小的笼子让它多痛苦啊!我们也是一样,但这个笼子不是别人给我们制作的,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制作的。也不是别人把我们关在笼子里,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关在笼子里,自己束缚着自己,自己让自己过不去,自己让自己受苦。我经常跟大家讲,自寻烦恼,自找痛苦,就是这个意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