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在心中升起的所有事物,都只是感觉而已。 它们是短暂变幻的,它们生起、存在、消失,它们就只是那样。 ◎修行者骨气要刚──放得下。 若烦恼来了,我有权利(志气)不烦恼。 你有权利讲,我有权利不要听。 ◎半夜来时三更去,有钱难买到天明。 财堆北斗有何用,天边日月快如梭。 一点灵光消散去,万两黄金买不还。 ◎持斋之法── 五种不净观法:一观种子不净、二观所食不净、三观住处不净、四观腹中不净、五观死后不净。 ◎因蛇悟道── 天人对瞌睡的道人言:‘咄咄逼人,毒蛇来矣!' ‘道人何不自观内身毒蛇,内身四蛇(四大)不除,如何更从身外求之?' ◎勿迷于物── 古人云:‘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到底是老鼠吃米呢?还是米吃老鼠呢?' ◎视金如贼── 佛、阿难:‘世尊,以何因缘舍道而避行于草中?' 佛曰:‘前面有贼,是以避之。' 是时,后面有三人行经过,见金。一人下毒,二人共杀。 ‘家有黄金用斗量,有钱难买不无常,任尔盖下千间舍,一身难卧两张床。' ‘多贪不如少用。' ‘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财有五危' ◎贪财者鉴── 兄弟二人在外赚钱相约回乡,起恶念欲相害。吃菜根,淡中有味;守国法,梦里无惊。经曰:‘若人多贪求,积财无厌足,如是狂乱人,名为最贫者。' 守财富翁,失金,老泪横流:‘储金,看护而已。' ◎人身难得── 童子听经,回家实验。即说偈云:‘盲龟遇浮木,相值甚为难,恶道复人身,难值亦如是,我今求出家,愿离三有狱,时时善修习,必使得解脱。' 《提谓经》:‘如有一人在须弥山上,以纤缕下之,一人在下持针迎之,中有旋岚猛风,吃缕难入针孔,人身难得,甚过于是。' ‘早奔西来晚奔东,人身犹如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 ◎疑生暗鬼── 二僧人先后鬼房借宿,互打至天明。《成实论》上问:‘疑有何过?' 答:‘若多疑者,一切世间出世间事,皆不能成就。' 学佛最忌三疑: 一、疑法:谓是法是否入道之门。 二、疑师:谓是师是否能为依止。 三、疑自:谓自己根性是否能成道业。 若生此三疑,乃为障道根本。‘疑是信之敌。' ◎去贫妙法── 贫夫妇二人,常见主人,往寺中,作大施会;夫涕,妇欲卖身,夫随,得十金钱,七日后为奴婢。至寺中,作七日大施会。至第七日,王亦作施。众僧言:‘已受穷者,终不得移。'王大不悦。‘以不坚之身,易于坚身。不坚之财,易于坚财。不坚之命,易于坚命。' ◎嗔堕恶趣── 比丘乞食途经草丛,忽听得一声和尚慈悲,大蛇举首语言:‘请勿恐怖,恳求和尚慈悲,为我说法,仰仗法力,令我脱此罪身。'蛇又言:‘和尚素闻阿者达王否?'蛇言:‘我当临命终时,侍者不慎,将逐蝇之扇,堕我面上,我当时一念嗔恚,故受此蛇身。'比丘即为之说法,并加忏悔。蛇一心乐闻法后,绝食七日,遂即命终生天。却后数日持花散佛,众僧怪之。闻空中言:‘奉花报恩耳。' ◎比丘对贫人说:‘汝已布施一月矣!'布施之心念,不可暂时中断。 ◎《遗教经》:‘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猛火能烧世间诸珍宝,嗔心猛火能烧七圣财。' ◎常思己过── 唐善道禅师得《观经》,乃专意念佛,修十六妙观,后至庐山,见远公遗迹,感慨系之。不久遁迹终南,修‘般舟三昧'数年。于定中曾睹净土。后又往晋阳,从道绰禅师,授‘无量寿经'时入定观,数日方起。一日,绰师请其入定,为观所生之处。师即入定七日,而报之曰:‘我师当忏悔三罪,方可往生。'答曰:‘师尝安佛像在檐漏下,而自处深房,此一罪也,当于佛前忏。又尝役使出家人此二罪也,当于四方僧前忏。又因造屋,多损虫命,此三罪也,当于一切众生前忏。'绰师闻言,静思往咎,遂洗心忏谢。道再为入定,出谓绰曰:‘师罪已灭,后有白光来照时,乃是往生之相也。' ◎卖斋立毙── 湖北,王某,见屠夫宰猪,耳闻悲惨之声,即誓愿茹素。不料三年后,忽染恶疮,苦痛异常,对于茹素,心生退悔。其友慰之曰:‘君持斋人,必佛力庇祐。'王悔,友曰:‘汝如不欲此斋,可卖与吾否?'友曰:‘一日斋,一分钱,三年当得银十两八钱。'王喜,立即善券得银,翌日开斋。深夜,王君梦见二鬼,骂言:‘百日之前,汝寿已尽,以持斋故。延至今日,今既售斋,汝命已透矣!'忙请二鬼,暂缓一夕,我当退银,誓复长斋。友曰:‘昨持券归,即于佛前焚化矣!'悔恨立毙。 ◎《法华经》:‘又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证道歌》上说:‘我师得见燃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
觉悟者的法音 我一时专致于一件事。 当我用齌时,我用齌。 当我睡觉时,我睡觉。 当我坐禅时,我入定。 这就是我的实践。 觉悟者的法音 ◎菩萨即是一个包含悲智两种矛盾力量的生命。 他以智慧观无一众生存在;而又欲以慈悲来渡脱它们。 他因有消解这些矛盾态度的能力,故能成其伟大,并能自渡又渡他。 ◎当我们把这个世界看成‘不过是种种法而已'时,我们才是如实观察世界。 ◎巴利佛典:‘此心极光净,而却因外来的烦恼而杂染。' ◎巴利佛典所描述的佛陀以无所保留为荣,一切关于解脱之知识皆倾囊而出。 ◎引领了许多喜爱赞美佛陀净化生命及献身人类利益的心灵。 ◎佛陀在《宝积经》对变戏法的跋陀罗所言: ‘众生的喜乐与所拥有的,皆为各种行为所变幻的出来的;僧团是由法所变幻出来的,我自己是智慧所变幻的,一切均由各种复杂的因缘所变幻出来的。' 换言之,这世界是一变幻不定的景象,如幻如化的众生为如幻如化的救渡者,从如幻如化的苦中所拯救,救渡者告诉众生一切存在并无不变的本质。 ◎僧伽与精舍乃是佛教运动绝不可少的基础,他们的目标是要成为一具体而活生生的社会实体。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