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十三讲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十三讲) 好,请看下面。“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十三讲)

好,请看下面。“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好,先看这段经文。这就在介绍正报庄严了。正报庄严包括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眷属无量三个。展示正报庄严的奇妙,这里特别要注意:它的立足点是在彰显名号功德。这部《阿弥陀经》非常明确的拈示:执持名号作为奇妙的行持。这里特别深切的理会到了两土世尊的本意。为什么要特别珍视这个名号?阿弥陀佛在因地作法藏菩萨的时候,考察他方世界无量无边刹土净秽、优劣的情况,建立了一个极为殊胜的刹土蓝图。这刹土蓝图建立之后,他要找一种方法: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到这么一个无有众苦但受极乐的至极的净土去。就是度化众生的方法在什么地方?经过五大劫的思惟,终于找到了一个简单而又究竟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以名号度众生。

法藏菩萨偈: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用名号度众生。这个名是假名。用这个假名,里面要含摄实相的功德、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这个名里面就有号令天下法界的作用。所以这个名就不是一般的名相音声了,它是一个万德洪名。万德,就是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都凝聚在这名号里面;那么阿弥陀佛又是法界藏身,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在里面,也就等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功德都在这个名号里面:这才叫万德洪名。所以这个洪名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个境界是由诸法的空性,以他同体无缘的大慈悲心里面升华出来的救度众生的方便。而且是究竟的、圆满的一个功德。所以这个名号全体就是法界,就是实相,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把这个名号恩赐给我们,我们凡夫众生系缘这个弥陀名号之境,一心一意的执持这个名号,就能够圆修一切法门,就能够圆超一切法门,就能够得到往生净土究竟成佛的利益。要透过这个正报庄严的描述抓住名号功德,对它的信心,对名号功德,不再有任何的怀疑,不再有三心二意。目的在这里。

名号功德是从光明和寿命两个层面去展开。名号叫阿弥陀,“阿弥陀”是梵文,翻译成我们中文叫无量。既然是无量,本来是无法言说的。我们凡夫众生的这种思惟、这种境界,都是有量的、有局限性的。那么佛所证到的法性实相,它是没有边际的,它是无限的,它是无量的。以我们有量的心、有量的语言——本来是不可说的,但不可说里面,释迦牟尼佛以他的大慈悲心勉强来说——勉强来说,就在无量的功德里面,择取光明和寿量这两个义理来说。无量光、无量寿是阿弥陀佛两个核心的功德,由这两个核心的功德来收摄一切无量的功德。这样我们就得理解光明。光明,它有弥漫性,它针对空间来说,可以横遍十方无量无际的空间。寿命是针对时间来说,它可以竖穷过去、现在、未来三际。光明的横遍和时间的竖穷,这两者交渗互彻,就是一真法界的体性。

好,现在取一真法界之体,来显现成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显现成阿弥陀佛的国土庄严;并且把这个一真法界的体作为了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个名号就是一真法界,就是实相,就是真如。于是这个阿弥陀佛名号,也就是一切众生本觉理性;我们的本觉真如理性就是阿弥陀佛名号:它们是这么亲切的关系。于是当我们执持这个名号的时候,就是从本觉里面生起的始觉——开始觉悟。当我们执持名号到一心不乱的时候,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打成一片——能所一如的时候就是始觉和本觉不二,就到达究竟觉。所以执持名号是建立在众生跟佛不二的体性上的。“不二”就是绝待,就是平等,就是一体。既然我们跟佛心是一体,当我们信愿称名的这一念,跟佛号的功德——就是万德洪名的功德——相应的时候,我们相应的这一念就一念成佛。当我念念都跟弥陀名号功德相应的时候,就念念成佛。所以我们常常会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那么“一念”是我们当下这一念——能念之心。“相应”,跟什么相应?跟万德洪名的功德相应,跟阿弥陀佛的大愿之海相应。你只要相应了,你当下这一念就是佛;你念念相应了,你念念就是佛。一心具足十法界,这时候我当下这一念跟佛法界、跟弥陀名号相应,就是佛法界现前。只要跟佛法界相应,就不落在九法界。因为这一念一定在十法界当中:找到一种法界的安立。我们离开九法界,这一念跟弥陀名号相应,就是佛法界现前。佛法界现前,你当下这一念就是佛。

好,了解这个道理,我们再进一步要了解阿弥陀佛的光明功德。什么叫光明?“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这就从我们现前一念心来观照。现前一念心是全体法界,它有寂定的功德,这就是无量寿。当心性进入到寂定状态的时候,这种体一旦证到,自然它就有光,会有它的造作。这种“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由寂静的心性所产生的照用,就是光明。这个光明就是智慧的一种表达。那么阿弥陀佛因地做法藏菩萨的时候,他在世自在王佛座下发大菩提心,舍家弃国,“行作沙门,号曰法藏”,用他的大愿引导他的大行,他就彻证他的“心性无量之体”。由这个体产生的用,就是无量的光明。好,阿弥陀佛所证到的法性的体,实际上跟十方诸佛一样。诸佛也彻证这个心性的寂定自在,都能遍照十方世界,都可以成为无量光。但是阿弥陀佛为什么又称为“光中极尊”呢?在诸佛所有的光明当中,阿弥陀佛的光明最尊,最盛大。这就是因地当中的愿力不同。阿弥陀佛因地发的光明无量的愿非常广大,力量也很大——就有“光明恒照十方之愿”。

那么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发光明无量愿?这里面就是他大慈悲心的一种表达。阿弥陀佛拯救九法界众生,他在实施这样拯救的佛事的过程当中,注意到了两个操作系统:第一个是名号,第二是光明。有苦难众生的地方就一定要有光明过去,众生的无明黑暗要用光明来拯救。这光明是法性的光明,光明可以运载四十八大愿救度众生的力量。但这个光明又怎么传达到众生那里去呢?那就是名号。所以名号里面内聚着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在《无量寿经》里面,特别从无量光明选择了十二种光明来跟我们介绍,叫十二光如来:他的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不断光、难思光、欢喜光、智慧光……乃至超日月光。当我们在念这个名号的时候,弥陀名号的光明显现出来;而且阿弥陀佛法、报、化三身的光明,就在这个念佛人的身上体现出来,紧紧摄取不舍。阿弥陀佛“光明无量”,遍照十方无量无边的微尘数佛刹,没有任何障碍。铁围山是障碍不了的,众生的烦恼无明也障碍不了。阿弥陀佛的光明可以直接穿透到众生无明的内心,去唤醒众生,去激活众生的善根;用他光明的功德在临命终时,来导引众生的神识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乃至于要拯救阿鼻地狱的众生,也是炎王光的光明穿透到阿鼻地狱的底部。由这个光明运载他救度众生的音声,激活众生净业的善根,在阿鼻地狱里面拯救众生。所以我们要了解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没有障碍的——就叫无碍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