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修净土诗》第十三首

《劝修净土诗》第十三首 好,我们请看下面第三段。“如来本愿非虚诳,称我名皆到此中。莫患棘墙无客住,只愁枷锁几时空。百川归海水宁溢,万国朝王地岂穷。易往无人真可惜,不知何事恋樊笼

《劝修净土诗》第十三首

好,我们请看下面第三段。“如来本愿非虚诳,称我名皆到此中。莫患棘墙无客住,只愁枷锁几时空。百川归海水宁溢,万国朝王地岂穷。易往无人真可惜,不知何事恋樊笼!”

阿弥陀如来在因地发的四十八大愿是真实不虚的。这种本愿发出来之后,要用六度万行的功德来庄严,来圆满。等到大愿圆满的时候,它就会产生一种力量、一种功能,这就叫愿力。这个愿力就在法界当中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场,向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辐射它的威神力量。我们这些众生只要具足信愿,也就能跟这个弥陀的本愿大磁场产生互动、感通,弥陀的本愿就能在我们身心上体现出来。诚如阿弥陀佛所发愿:只要称我的名号,我十二光如来的功德就在这个念佛人身上体现出来,我本愿的威神就能把这个念佛人摄受不舍——紧紧地摄受住,不让他再漏到六道里面去。这些修因证果的大愿没有任何的虚假。在这个本愿里面,尤其有一愿我们要注意,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是把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大慈悲、大智慧、大善巧方便,高度凝结在信愿称名上。阿弥陀佛因地发愿要普度九法界众生,然而有什么方法能够实施平等普度呢?这位法藏菩萨思惟了五大劫,终于找到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来实施平等普度。

这个方法——注意——就是以名号度众生的方法。“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法藏菩萨发的愿:如果我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就是成佛的时候,我要建立无量寿的名号。无量寿包括无量光。无量光寿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建立这么一个名号。这个“名”是一个名字,“号”有号令的意思、号召的意思、激活的意思、彰显的意思。那他号令什么?这个名号里面凝聚着阿弥陀佛全体的功德:他的法身、报身、应化身,他的慈悲、神通、光明、善巧、相好,都在这个名号里面。这就称为万德洪名。所有的功德都在这个名号里面,叫万德洪名。然后众生信愿称名,就能把名号当中弥陀的万德召唤出来,开显出来,就能够将佛功德转为凡夫众生自己的功德。这叫“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所以净土法门单刀直入:你只要信愿称名,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其他任何的条件。换句话来说,是无条件的救度。这句名号都能念——三岁小孩都能念,只要这个名号里面具足着你要往生的愿力,阿弥陀佛临终都来接引。就是这么直接简单。

但是这种至简至易的方法,却有至极圆顿的道理在里面。也是阿弥陀佛大慈悲、大智慧所升华出来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但它得到利益却是最究竟圆满的。“只要称我的名号,都能到极乐世界去”,于是十八愿就讲到,“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具足“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深信、切愿,你就每天念十声也往生。这个“乃至十念”就是十声,十声通临终十声,也通平时十声。所以在修行功夫上没有任何门槛。但是“至心信乐、欲生”的信愿背景必须具足。因为我们往生是要靠信愿来感通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本愿早已成就,他是真诚心里面流现出来的。如果我们也真诚心愿意去——我们愿往生,和阿弥陀佛摄受众生往生的愿,两愿交感就能成功。所以念佛法门,千万不要以为我修行功夫多少才能往生——我持戒多么精严,禅定多么深,智慧多么高,读的经典多么多,做的福德多么大。这些也可以,能增上往生的品位,但是它不是决定是否往生的条件。条件就是信、愿、称名,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本质的要领。

那么“称我名号”就得要有信愿,一个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我们说这个念佛方法:念这个名号很简单,但要建立信愿的背景却非常不容易。这个法门称为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我们凡夫众生对什么东西相信,总是要眼见为实,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常识作为参照系去评判。越出我们常识之外的,我们总是会表示深刻的怀疑。而这种怀疑又是我们六种根本烦恼之一——贪、瞋、痴、慢、疑、不正见。而对于这个完全陌生的佛法界传达的功德信息,我们怎么能够相信得了呢?我们甚至是:对于“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我们有时候跟阿弥陀佛建立这个母子的关系,可能心理都不一定具备。我们出生下来都是自我中心的,好像你是你,我是我。甚至就是隔壁邻居住了若干年,还不知道他姓什么。说有一个工厂,住在一间房间,住了几年都不知道同一房间住的人姓什么。相互之间是这样封闭,这么冷漠,他已经习惯了。于是想到:“阿弥陀佛跟我有什么关系呀?我受苦,他还会管我呀?”阿弥陀佛像慈母一样关照我们。我们在受苦,就等于阿弥陀佛在受苦;我们离开苦难,阿弥陀佛就会欢喜。阿弥陀佛二六时中,就好像一个慈母照顾她的婴儿一样的慈悲,甚至比母亲还要慈悲百千万亿倍。那么我们能建立这样的一个关系吗?很难哪!如果这种母子关系建立起后,我们才知道我们这流浪的儿子,那个望眼欲穿、盼我们回家的慈母的心情,她是多么的恳切。佛的真诚恳切早已成就,就看我们的真诚恳切是不是具备。这两种真诚恳切一沟通,你就万事大吉了,你就进到保险箱了,你今生一定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没有丝毫的问题啊!作得生想,决定往生哪!所以这里面我们的信心还要具足。

愿,要对这个娑婆世界不感兴趣,厌离呀!这个地方太苦哪!现在种种的灾难频繁哪:地震啦,干旱啦,火灾呀,飓风啊。人文环境也不理想啊!前两天我们到北川县城看,那看到整个县城一片废墟呀!国土是这样危脆,人命是这样无常。人心是越来越败坏,众生的福德越来越少。每个国家都在竞争军备,大家都生活在火山口上啊!你要常常想到这些,还有整个的气候问题、生态问题、冰川融化问题这些。我们人类已经走向一个巨大灾难的边缘。所以要把“厌离娑婆”提高到甚深的高度。三界是火宅啊!不容一刻的停留。所以你就不要忧患:哦,我们都往生了,这个殿堂都没有人打扫了,香也没有人点了。你不要担心这个,娑婆世界全都空了才好啊!释迦牟尼佛来这个世间,就希望我们三界火宅的子女全都走啊,全都移民。你非得说:“我不走,我就在这里坚守,我就在这里烧死也没有关系。”你这么麻木不仁,那佛就无可奈何哟。

你不要担心这个三界里面没有匆匆过客来去。信愿——有缘的众生,往生。还有些不愿往生的、不相信净土法门的,甚至听都没有听过净土法门的,就照样在这里受苦哦。你已经在牢狱里面,有条件就赶紧出来。你也不要担心那个牢狱没有人,有很多犯罪的人一拨一拨进去。地狱里面不应该去,大家可能都选择不应该去的地方,无量劫以来地藏菩萨还在那里头头救拔,还在那里不疲不厌。所以你也不要担心这个。我只关心自己:我的烦恼——贪、瞋、痴、慢、疑,什么时候把它空掉?我们就被这些烦恼的枷锁紧紧的捆绑住了,让我们不得动弹,让我们离不开三界的这种轮回。十方诸佛伸出广长舌相来证信的是什么?就是让我们赶紧离开这个秽土到极乐世界去,这桩事情真实不虚,能给众生以离轮回之苦、得涅槃之乐的真实大利。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