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修净土诗》第十一、十二首

《劝修净土诗》第十一、十二首 第十一首。“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铲尽青山铺碧玉,收干沧海出虚空。法音自演风柯里,妙义频宣水鸟中。诸佛众生同一体,互相周遍尽圆融。” 好,先

《劝修净土诗》第十一、十二首

第十一首。“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铲尽青山铺碧玉,收干沧海出虚空。法音自演风柯里,妙义频宣水鸟中。诸佛众生同一体,互相周遍尽圆融。”

好,先看这八句。诗歌表达的意境具有它尽善尽美的神韵,包含着净土典籍传达的极乐世界的信息,以及省庵大师修行念佛三昧的自身体验。“彼方”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它一一的庄严富丽辉煌,森罗万象,穷微极妙,极为殊胜。纵然是天人用天眼通,也观察不尽西方极乐世界那无尽的庄严啦!为什么这样的依正事相无穷呢?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心无穷,是由于如来藏的性德无穷,把如来藏性显发出来的事相也是无穷的。依报庄严就是我们生存的环境,叫器世间。西方极乐世界的正报庄严是指有情的众生。那依、正是不二的,依报是从正报里面流现出来的。既然是从正报里面流现出来的,一切宫殿、楼阁、宝树、池水都是心性的彰显。所以依、正庄严从它的源头上来看是一体的,从行布上来说又有它的差异之相,这叫“依正由来总不同”。

“铲尽青山铺碧玉”。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山。阿弥陀佛的心是平等的心,所以由平等心所显现的地面也是地平如掌,没有高山峻岭。由大地的这个平展,就能感知到阿弥陀佛心的平等。这就“铲尽青山”,离开那个高低的差别。然后地面上铺的是碧玉,这种玉是最好的玉。西方极乐世界有时候是指黄金为地,有的是白银为地,有的是琉璃为地,有的是碧玉为地;有的地面是一宝为地,有的是二宝、三宝乃至七宝为地,乃至无量的众宝合成为地面。就不像我们这个世间是土块、砂砾的地面。而且这个地面既然是珍宝的,它非常透明,能发出它的光亮。就能看到地底下是什么东西。地底下又有七宝的金幢擎着这个地面。金幢呢,又是种种珍宝合成的,也有种种光和色。所以地面的光和地下的光交相辉映,就像百亿个太阳的光合成在一起那样的炽盛。这是表达极乐世界地面。地面上没有沧海,茫茫无际的沧海,极乐世界没有。这就叫收干沧海的水。“干”,干了,都是七宝的地面。如果有水,它叫七宝池八功德水。那为什么要收干沧海呢?因为茫茫的大海对一个人来说,他不能把握。这个大海,不了解它,就会产生恐惧、不安。阿弥陀佛的愿力要给一切众生安乐,要让一切众生离开恐惧。所以要把神秘莫测的、未知的沧海这境象消失掉,然后显现成非常温馨的宝池德水。能够让往生者去沐浴,而且又有种审美的生态——点缀环境美好的价值。收尽沧海衬托整个虚空的庄严。虚空它具有宝网来装饰,宝网有种种的铃铎,风吹铃铎就发出微妙和雅的音声。这些庄严虚空。

极乐世界地面有种种的莲华、种种的宝树。“七重行树,七重罗网,七重栏楯”。又有徐徐吹来的风。风又是从摩尼宝珠的光明里面显现出来。那个风不迟不疾,而且温凉适度。吹过来呢,能够让人得到一个很高的觉受,能够伏灭无明,能够让人获得快乐,就像比丘得到灭尽定的快乐。灭尽定是什么快乐?就是阿罗汉得到九次第定的那种禅定快乐。所以这个风是实相的、法性的风。风为什么从光明里面显现出来?风和光有同一的体性,就是它们的弥漫性、动态性。这个风就是光,有时候我们赞叹一个人说:“你最近很得意,很风光哦!”风、光摆在一起,是同质的。所以这个风是光显现出来的,它就是智慧,就能伏灭无明。

好,那风有智慧之相,这里面就显现出:风吹到树叶的声音、铃铎的声音,还有虚空乐器能发出一种音声,这些音声由这个风来鼓动,它不是一般好听的音声而已,它是法音——讲经说法的音声。就从风吹着那个宝树的枝干、树叶里面显现出来——演奏出来,而且叫“自演”。为什么叫自演?“自”就是自然的意思——无作妙用,不需要人去演奏,也不需要人去谱曲和指挥。它是法尔自然的无作妙用,显现了这样的法音。而且随顺往生者的根机:你想听什么法音,就能听到什么法音;你不想听,也寂尔无声,也不会有声音。而且听这个法音跟你的根机正相符合。在净土经典我们会了解到,这些风吹的法音,包括百鸟的音声,都能让听闻者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那么念佛、念法、念僧回到自性的一体三宝,这个一体三宝的契证得到理体三宝、五分法身的功德。

好,西方极乐世界全体是一个法音流布的世界。不仅是正报的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以及这些大菩萨们在讲经说法,现在这里显现的:就是依报也在讲经说法。风吹树叶的声音在讲经说法,还有那个鸟讲经说法。那个鸟从哪儿来的?《阿弥陀经》特别证论这个事情。我们不要以为这是真实的畜生,这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是从摩尼宝珠的光明里面显现了种种五彩斑斓的种类丰富的鸟:鹦鹉哇,迦陵频伽呀,共命之鸟哇,白鹤呀,这些。好,这些鸟它发出的声音也在讲经说法,甚至说出大乘、圆顿的不可思议的法义。这就是“妙义频宣水鸟中”。这些都很奇特,也是阿弥陀佛愿力当中以种种善巧方便,令往生者听闻佛法能够沦肌浃髓。

我们从经典当中知道,诸佛菩萨为众生讲经说法,要有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就体现为四悉檀因缘。佛不是说:“我想说什么,我就说什么。”佛讲经说法是要应机的,一定要观察众生的根机去讲。这观机逗教,就要体现四悉檀。“悉”是普遍的意思,“檀”是布施的意思。有四种普遍布施的方法,这些方法就是: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如果我们在座的有弘法志向的人,要了解四悉檀是什么意思。你不了解四悉檀,很难把佛法讲得契理契机。那么四悉檀中,世界悉檀就是要令众生欢喜。世界——在这个时空态里面,有它的认知程度,有它的情感体验,有它的局限性。你要顺着这种世界的众生的根机去说,说的目的是让他生欢喜心。这第一。比如,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你要满足世间的欲望,也给你满足。满足众生世间的需求,就能让他生欢喜心,让他生感恩心。你以后再跟他讲佛的智慧——第一义谛,他才听得进。如果你一上来就跟他讲诸法的空性,一切无常、无我,他一下子听不进啦!“哦,我的家亲眷属这么重要,我的事业这么重要。”让他一下子怎么能空得了呢?空不了没关系,你想得到这些,也给你传授得到这些人天福报的方法。一定要有世界悉檀。第二呢,就是为人悉檀,要引发他的善根——善业的种子。第三是对治悉檀,知道他的烦恼在什么地方,对治他的恶。第四,导归到第一义悉檀。

好,你看阿弥陀佛施设这些:这个微风徐动啊,百鸟偕鸣的法音,就是四悉檀这种因缘的具体体现。比如说,我们凡夫就有一个习气,喜欢这些鸟——蹓鸟,喜欢这些丹鹤,喜欢这些鹦鹉。那既然喜欢,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顺着你喜欢的心情,来变化你所喜欢的鸟。“我天天喜欢这个鹦鹉,到西方——死的时候,可能还有点遗憾。我喜欢鹦鹉,离开这个世间可能就没有办法去玩鹦鹉了。”结果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看,哦,那个地方也有很多鹦鹉。他就高兴了,这就令其欢喜——世界悉檀。好,进一步,一般我们这儿的鸟是一个畜生,生命的层次、境界是比人低的,但是那里的鸟竟然能够讲经说法,能够讲得很好。哎,能够使闻法的人生起善根,这就是为人悉檀。好,那一般我们对鸟都有一种优越感,对鸟生起下劣之心。现在一看,鸟都讲经说法,自己就不敢看不起鸟了。甚至还会生惭愧心:“我都不如鸟!”这就对治分别心。鸟能顺着往生者心意讲经说法,你就马上觉悟到这个鸟是什么。鸟就是阿弥陀佛。让我们觉悟:法身平等,一切众生乃至于鸟也都具足如来的智慧、德相,也都通过他的修德能够展示如来全体的功德。这就是第一义悉檀。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