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修净土诗》第十四、十五首

《劝修净土诗》第十四、十五首 好,请看下面。“人传天竺是西方,天竺支那在足傍。莫向泥途分净秽,休从火宅辨炎凉。三千世界非吾土,万亿乾坤是故乡。去去莫愁途路远,不劳弹指见空王。” 这

《劝修净土诗》第十四、十五首

好,请看下面。“人传天竺是西方,天竺支那在足傍。莫向泥途分净秽,休从火宅辨炎凉。三千世界非吾土,万亿乾坤是故乡。去去莫愁途路远,不劳弹指见空王。”

这里提到我们佛教界一个流行的说法。这个说法是出在《坛经》。有人就问往生净土的事,六祖慧能呢,他的宗门的作略是都要指归本分的,指归向上的。所以就谈到:西方十万八千里,你只要戒除十恶、八邪就没有十万八千里了;愚人愿东愿西,智人心净土净。谈这些。六祖慧能讲的没有错,法门施设他必须这样做;如果是净土宗祖师,他可能事相上要赞叹求往生。这里一个是理上的指归向上,扫荡一切,指归本分;一个是事相上一定要一往情深的执著西方求往生。这里不能执理废事,不能以禅宗的理念来扫荡净土的方法。所以针对这个来讲,有人说:“西方在哪里?就是天竺国。”但殊不知这个天竺——古印度,跟支那——支那就是我们中国,有时候称为震旦国,但是无论是印度,还是中国,还是震旦国,它都是在南瞻部洲。

一四天下以须弥山为核心,有四大部洲。我们这个地球就是南瞻部洲,有很多的国家都在南瞻部洲。都是相邻的国家,你只要步行都可以到。天竺跟西方极乐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理概念。所以要驳正这个观点,千万不要在这个泥途分净秽:无论是印度,还是震旦国,都同时处在五浊恶世。五浊恶世就代表这个污泥的道路。都处在这个泥泞的地方,你还分哪个是净土,哪个是秽土。全体都是秽土!再放开眼光来看,释迦牟尼佛所住持教化的一个佛刹叫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怎么划分的一个概念呢?先是一小世界,一个小世界就是一个须弥山、四大部洲、六欲天,这就形成一四天下;一千个一四天下就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就是一个大千世界。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就叫娑婆世界。“娑婆”是堪忍的意思。这个世界众生活得很苦,但这个世界众生还能够忍得下来,叫堪忍。

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人寿百岁的时候,示现八相成道。这是由于他无量劫以前作大悲菩萨的时候,曾经发了五百大愿,其中有一愿就是要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人寿百岁众生最苦的时候过来。一切菩萨都发起不了这个悲愿。就是那些发心比较猛利的、悲心比较重一点的菩萨,也最多发愿人寿一千岁的时候,示现这个世间八相成道。唯有释迦牟尼佛大悲心极为勇猛,在人寿百岁的时候要过来。了解这个,释迦牟尼佛一佛所化的这个三千大千世界,都不是我们要住的地方。释迦牟尼佛来到火宅当中,叫“惊入火宅之门”,唯一的目的:让我们都迁移,不要再待在这个世界。这点一定要注意哦!现在有很多高谈玄妙的说:“我要在这个世间建立人间净土,建立什么什么……”佛这样说过吗?佛是要我们出离火宅哟!如果在人间就能建立净土,那就不需要阿弥陀佛,也不需要极乐世界了。就是由于我们五浊恶世,人心越来越败坏,世间的这种浊恶现象是每况愈下,一世不如一世,一年不如一年,才深切的感受到阿弥陀佛对我们的重要性,西方极乐世界对我们的必要性。这一定要认识清楚。

所以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是匆匆的过客,生命像石火电光,我们随时面临死亡。而且这里众苦充满,饮苦食毒。由这样的苦难来观照极乐世界彼岸的快乐,我们就建立一个新的观念:距离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的故乡,这里是一个苦难的客栈。所以我们要“去去”。“去”就是往生——赶紧,用两个字‘去去’,就是非常恳切地要往生。要往生,你也不要害怕路途很遥远。有人说十万亿佛刹的西方那确实是很远,也就是有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按我们凡夫的心量来说,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空间的广袤——百亿个银河系,我们都没有概念去想象。更何况还要乘上十万亿,距离很远。这个距离的远近,实际上跟我们的心量有关系。我们凡夫众生由于我执、俱生无明,所以对这个空间、数量都非常狭劣。如果对于破无明的菩萨来看,这个空间实际上也很小。华藏世界海里面第十三重世界,那十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的刹土当中,我们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那又很近。

现在我们距离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凡夫的感觉很远。就是离我们最近的,只是登月计划成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像美国、法国发射的太空探测器,想去寻找地外文明。它发放的信息过来都得要两万年,空间距离太大了。那么现在我们这个世间太空探测器的速度,也就是一秒钟十六公里左右,这个世间最高的速度是光速——光的速度。光的速度是一秒钟三十万公里。那就是用光的速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那也要有相当的时间。那么这么远,我怎么能去得了?

好,净土法门又有一个大不可思议的奥秘。我们只要信愿称名,阿弥陀佛临终接引,放光注照,就在光明当中,我们弹指间、一念间、屈伸臂间——非常短的时间,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这朵莲华就在七宝池八功德水里面,从莲华出来就能见阿弥陀佛。这个“空王”就是阿弥陀佛。天台智者大师说:一个念佛人临命终时,执持名号的那种如入禅定的心,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受生之心;念头一动,就是生到极乐世界之时。动念,我们的神识离开肉体——这就叫我们身体的死亡,但是神识马上就到了莲台上:因为阿弥陀佛拿着莲台现前,或者观音、势至拿着莲台现前。我们的神识很快到莲台上,莲台马上闭合。等你出来一看,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这种往生基本上是同时的,不隔阴的。这叫文成印坏:往生净土的“文”成就了,这个业报身的“印”也就坏了。哎,实际上这个文成和印坏是同时的,是一体的。所以念佛行人不经过中阴身,直接往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知道密宗的观念叫即身成佛。其实净土法门你从这样一个观念来看:这个神识一离开——从头顶一去,就到了这个莲台上,莲台一闭合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从莲华一出来见阿弥陀佛,一见阿弥陀佛就是阿鞞跋致,就是一生补处菩萨。你看这样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也表明净土法门就是即身成佛的法门。他是即身的,他没有隔阴,是不是啊?而且这里面,为什么那么快的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里面又提供了一个奥秘:当阿弥陀佛光明来的时候,阿弥陀佛法性的光明它是超越了时空的。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空间距离,是建立在我们凡夫生灭心基础上的。那么阿弥陀佛的光明是他自性清净心、实相心所显现的,它不受时空的控制。所以这个光明就能够打通时空。现在我们说我们这个世间是三维的空间、一维的时间,就叫四维时空连续区。我们的一切常识、一切经验、一切的所谓科学理念,都建立在四维时空里。这样范围当中的认知,实际上是有局限的。但是有很多高科技的信息它直接传过来,它可能就不经过三维空间,可能是从四维空间、五维空间过来的。比如电磁波,你打个电话,马上——同时——千里之外就听到了。那这种光明信息的传导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时空态里面传过去的——同时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