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十二讲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十二讲) 好,请看下面。“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十二讲)

好,请看下面。“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这一段就针对于耳根的声尘,来阐明极乐众生的受用。释迦牟尼佛对我们娑婆世界众生讲述净土法门,一定要观机逗教。我们这个阎浮提众生的耳根最利,所以就特别拈示出法音、音声来广泛的宣说。同时我们要了解极乐世界是一个摄受十方无量无边众生往生的地方,所以它从法界上来说,是摄一切法界众生根机的。一切法界众生根机:有的是耳根利;有的是鼻根利;香积国尝点香饭就能够破无明,显法性;有的是身根很利,披一点柔软的天衣或者衣服就能破烦恼;有的是意根利。五尘——色、声、香、味、触、法,它每一尘都是圆融微妙的。从一尘里面能出生一切法门,一法具足一切法。但我们还要根据我们哪个根机最利来下手。我们看这段经文,不要以为西方极乐世界只是针对耳根最利的音声圆妙,它不一定。其他五尘都能够显发种种的法门,让人得到种种胜妙的作用。那么由于要教化、度脱我们耳根最利的众生,所以极乐世界显现的有情的音声和无情的音声就很奇妙。

这里告诉舍利弗,极乐国土恒常具有种类甚多、奇特微妙、色彩斑斓的鸟。这些鸟很多种类,权且指出几种,像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这些“众鸟”是昼三时、夜三时不间断的发出和雅的音声。这些音声都在演畅佛法——大小乘的三十七道品,具体就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些佛法的宣扬、流畅,能令极乐世界往生者闻到这样百鸟的音声,都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善心。我们看“种种奇妙杂色”,表明鸟类的种类众多,而且非常美好:很好看,色彩斑斓。那么“舍利”相当于“春莺”;“迦陵频伽”就叫“妙音”,它没有出壳的时候发出的音声都超过一切众鸟;“共命”,就是一个身体两个头,身体的报身是一个,但是它有两种生命的神识。这叫“识别报同”——共命之鸟。原来说释迦牟尼佛跟提婆达多俩个常常都是冤家。正好有一世,他们又碰在一起做共命之鸟。一般这个鸟有一个睡觉,有一个就醒着来警卫。有一次,提婆达多睡的时候,释迦牟尼——那一世共命之鸟——看到有一个果子很香,他就把那个果子吃了,吃了之后口里还有香味。提婆达多醒过来一看:“你吃果子还不叫我啊!你既然这个样子,我也对你不客气了。”不客气,它怎么样?等到释迦牟尼睡觉的时候——他醒着的时候,找了一个毒果子,说:“要毒死你!”他就吃了个毒果子。这一吃,两个人都死了。这不能做冤家对头的,害了他人就害了自己:这共命之鸟。

这种鸟是根据我们世间人喜欢欣赏、比较看好的鸟,用相似的名称来比喻而已。实际上西方极乐世界的鸟,后面会讲到它不是业力所感召畜生道实在的鸟,它是由阿弥陀佛的那种摩尼光明里面所化现的。所以它全体都是弥陀法身的一种显现。

好,这些鸟所宣扬的这些法——说出这么多,是表明它能宣说一切法。包括大小乘的法: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个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说四念处,它也说四念处:身念处,观身不净;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法念处,观法无我。声闻教的这些观法对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也有帮助作用,我们通过四念处的观法能够产生厌离心。首先厌离我们这个身体。我们执著这个身见的真实性,执著一切为我的身体来享乐的观念。但是殊不知这个身体的那种苦空、无常、无我,以及三十六种不净之物。我们要厌离。自己的身体很污秽,他人的身体也照样污秽。由这个污秽的身心感召的外部环境照样污秽,照样苦,照样无常,照样无我,要生起深刻的厌离心。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些呢,由于时间关系——也是佛教的常识——就不在这里详细解说了。但这里要讨论一下的就是:这些百鸟所偕鸣的三十七道品包括藏、通、别、圆的四教教品,它普摄一切根机。对见思惑没有断的人要谈“生灭四谛”,对烦恼重的,谈生灭四谛;见思惑烦恼比较轻一点,要谈“无生四谛”——通教的三十七道品;对于无明烦恼重的要谈“无量四谛”——别教的三十七道品;对于无明烦恼比较轻一点的,要谈圆教的“无作四谛”。

这些鸟能够应往生者的根机来随机宣说,其实还包含着四摄法,菩萨六度,佛的十力、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乃至无量法门都能够宣演,顺应往生者“机缘不等”,作“种种开合、名义不同”的宣说。所以就能令往生者闻到这样的音声,圆念佛法僧三宝,圆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这些都是很胜妙的加持力量。你看我们这个世间众生,念头当中很少念三宝,无论是住持三宝还是理体三宝,还是化相三宝。尤其是一体三宝,我们都很难起这个念头。因为我们举心动念——在这个世间的习气,都是念五欲六尘,都是念人我是非。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声音一起来,让我们去念三宝。我们这个世间想发菩提心很难。天天是口里发菩提心,但是菩提心本质的那种无我智慧、那种同体的大慈悲心,我们却很难(生)出来。我们的烦恼常常现前,降伏不下去。那么往生者听到这样百鸟的声音能够圆灭烦恼,而且现量亲见阿弥陀佛法报化三身的功德。见到阿弥陀佛法报化三身的功德,他慈悲、威力的不可思议功德,他自然生起“念佛”之心;听到百鸟讲三十七道品——应机的法,“法喜入心,法味充足”,他就“念法”——轨则义;在这个同居土与大家共同闻这个法,共同禀受这个法的修法,一心一意的修证,他就“念僧”。能觉之智和所觉之理的和合——这种清净,这种统一大众,就是僧的意思。

那么“能念”的是三观。“三观”有:析空观——藏通的,藏通化的根机,藏叫析空面,通教的体空观,别教和圆教的次第三观乃至一心三观。他能念的是三观,“所念”的是三宝。那所念的“三宝”有别相三宝、一体三宝。别相三宝是指法报化三身为四教的佛宝,教理智断为四教的法宝,三乘的圣贤为四教的僧宝。那一体三宝主要是:从我们凡夫层面跟十方诸佛同体的那种性体当中具足能觉的智慧是佛宝,所觉的法性理体为法宝,能觉之智和所觉之理的和合为僧宝。别相三宝、一体三宝,它们各个又具足藏、通、别、圆四教的分别。这个道理都是非常深邃。那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展开了。

好,看最后一段。“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