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法师文库 > 上人 >

上人讲演集二 小经三文──大年初七谈话(3)

其次,「闻说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呢?当然是闻说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不忍众生苦,阿弥陀佛还没经过我们的祈求拜托(其实我们也不晓得要祈求拜托),就大慈大悲的、预先的、主动的在万古永劫之前为我们发下四十八大

       其次,「闻说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呢?当然是闻说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不忍众生苦,阿弥陀佛还没经过我们的祈求拜托(其实我们也不晓得要祈求拜托),就大慈大悲的、预先的、主动的在万古永劫之前为我们发下四十八大愿,为我们完成愿行来成就极乐世界,以及成就我们从娑婆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功德资粮。我们就是听闻阿弥陀佛成佛的生起本末、来龙去脉,然后才会生起信心,信受弥陀救度,不然我们怎么可能会信受弥陀的救度呢?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所以,「执持名号」有二种涵义:一、是内心信受弥陀的救度;二、是口中称念弥陀的名号。「执持」的意思是用手去握住东西,因为阿弥陀佛的救度是无形的,所以我们就是以无形的心去领受、信受;再者,这一句名号虽然无形,可是有声音,我们就以我们的口去称念这句名号。所以,「执持名号」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目的当然就是「愿生弥陀净土」。

       其次,什么是「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呢?这是在说明念佛的时间长短。接受弥陀救度的人,如果只剩下一天的生命,那就以这一天的时间专一的称念这一句名号;倘若你的生命延长了,尚有二天、三天……七天的生命,甚至还有七年、七十年的生命,那余生你就专一的念这一句名号,不必假藉或修其它法门,因为其它法门都不是往生的正因。这就是「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之意。所以「若一日……若七日」就是尽他的生命,尽一辈子。

       那什么叫「一心不乱」呢?所谓「一」就是「不二」,不二就是「专」,所以一心就是专心;「不乱」就是「不杂乱」,不杂乱也是「专」。因此「一心不乱」的意思就是说:「尽一辈子去专念这一句名号」。这就是「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的涵意。

极乐无为涅槃界

       对于「少善根、少福德」与「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我们的祖师善导祖师曾以一首偈来解释,大家也可以记起来。善导祖师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意思是说,我们愿生的弥陀净土,是「无为涅槃的境界」。「无为」就是离开有为的造作,不是人为的造作,是无漏的、清净的、不生不灭的。《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什么是「一切有为法」呢?小至我们的身体、精神,大至外在的山河大地,甚至地球、太阳、银河系、整个宇宙都是有为法。既然是有为法,以佛的眼光来看都是如梦幻泡影的不实在,如露亦如电那样的短暂。

       我们这个太阳系已经过了五十亿年的寿命,还有五十亿年,加起来是一百亿年,一百亿年我们感觉好漫长,但以佛的眼光来看,还是如露亦如电的短暂。因为只要是有为的,一定是有时间性、有空间性的,既然有时间性、空间性,就是有限量,既然有限量就是短暂,再怎么样的长也都是短暂,除非你超越时间、空间。佛的境界就是超越时间、空间,不会因为现在因缘和合生了,之后因缘消散它就灭了。所以人生即使有一百岁、一万岁都是短命。比如出生在天上,离我们最近的是四天王天,他的寿命是五百年,他的一天是我们的五十岁,但即使是这样,以佛的眼光来看还是如露如电,还是短命的。

「多善根、多福德」就是「专称弥陀佛名」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归纳成为八个宗派,可是除了净土法门以外,其它的法门都是属于「少善根、少福德」。因为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清净无漏的愿行所流露出来的无为涅槃的境界;是随顺佛性、随顺真理,不违背真理的境界;是无量光明、灿烂真理之光辉的境界;不是以我们众生有为的行门,有为的功德可以到达的,所以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既然极乐世界是无为涅槃的境界,因此要往生极乐世界也必须是无为涅槃的因,而这一句名号是阿弥陀佛无为清净的功德所积聚的结晶,所以要进入弥陀的果报土──无为涅槃国,必须以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才能进入。因为这一句名号是清净无为的、不生不灭的,所以是「如是因、如是果」,是法尔自然的。

       功德有二种,一种是真实的功德,一种是不实的功德。真实功德只有佛有,也就是只有「南无阿弥陀佛」有;不实功德是我们人间所造作的,不管因也好,果也好,人间所作的功德,以及天人所作的功德︵当然天人都是享福,很少作功德︶,都是有漏的,以佛的眼光来看,都是颠倒的,都是属于不实的功德。因此要以我们凡夫自己的修行来往生极乐世界,是因果不吻合的,所以是「少善根、少福德」。因此经典上说:「往生极乐世界,不是以我们所作的善行来往生的。」

       人生在世,无论是修心养性或者是依佛法来累积善事功德,这都是应该做的,但是如果把它当成是往生之因的话,则是「少善根、少福德」;而如果不作为往生之因的话,当然就是人世间的善根功德了。往生的因就只有「南无阿弥陀佛」;善导祖师也说,其它行门的功德是无法和念佛法门相比的。为什么不能比呢?举例来说,地面上的高高低低都能够相比,像现在台北市建了101层高的大楼,在还没有101大楼之前,台北最高的大楼就是台北火车站对面的新光大楼,这两栋大楼是可以相比的;但如果101大楼要跟天比的话,那就不能比了。

       一般人往往会误解、错解,甚至于曲解认为:经典上既然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那就必须以修持种种法门的功德累积起来,才是多、才是大,如果只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好像是太少了,这就是误解。所以一般人对于少善根、福德因缘,都误解成要广修种种法门,以为要以三学、六度、万行来回向往生,而不晓得「多善根、多福德」就是「专称弥陀佛名」。因为他们误解要行三学六度、要修所有的法门,但又做不来,可是做不来不能往生啊,结果到最后有可能失去了往生的利益。相反的,如果对这段经文有正确了解的话,就不会退失,而且会念佛念得很欢喜,不然的话,念佛就会很苦恼。以上是解释第二段文。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