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皆是方便门 有网友将净空法师在凤凰台讲《了凡四训》的电子版发给我,看后推荐给更多朋友。 熟悉中国佛教历史的朋友们会知道,中国禅宗庙宇“百丈清规”的创始人,著名的百丈和尚。根据他的指示,佛教并非“不落因果”,而是“不昧因果”。这个世界上需要修佛的是凡人,而不是佛。佛已不需要修佛,凡人需要修佛。而凡人只要在世间言行做事,就必落因果。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好象一个人做了损人利己之事,他不可能不遭别人仇恨,也不可能内心完全不歉疚。今天欺世盗名占了便宜,明天就可能青天白日摔个大跤。 对于一般大众,解脱人世苦恼,最初只能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入手,以此逐步改变自己旧的熏习。 而真正修到超尘拔俗的高境界的,那就“不昧因果”了,也即完全不在乎因果了。做尽善事,也没想到一丝一毫善报。 再到了更彻底的程度,根本不分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了。一切都任心自在,随心所欲,但一切作为都自然而然在利众生。那时就如禅宗四祖道信和尚说的了:“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根本不在视野里了。 然而一上来就讲这样的彻底解脱之道,肯定离我们一般人太远了。绝大多数人可能望而止步。 净空法师讲《了凡四训》,从因果入手,算是一个方便法门。佛教开悟众生讲方便。特别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消费时代,这样讲有其当机之处。这也是他的讲话能够流传较广的原因。 当然,在佛教修为中达到较高境界的人,可能对《了凡四训》不以为然,以为那不够“究竟”。然而,一人之究竟抵不上万人入门之方便。净空法师的苦心该得到理解和尊敬。如果有更多的人因此多善而少恶,这总是好事。
净空法师
一、立命之学 本书共分四篇,第一篇“立命之学”。立命是说命运决定有,但是命运是可以改造的。什么人主宰命运?自己。自己主宰命运,自己当然能改造命运,这是立命之学的原理。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余”,了凡先生自称。“举业”,读书求取功名。了凡先生童年时,父亲很早过世,家境并不富裕,母亲劝他不要念书,希望他能学医,这样既可以养活自己,也能救济一些病苦之人,而且这也是他父亲的心愿。人能有技术谋生,在物质生活上就不会缺乏。如果医术精明,成为一代名医,也可以说是大善知识。 古时候念书,目的是考取功名,志在为社会大众服务,这是好事情。如果没有天分,没有福报,没有缘分,这也是不能强求的。 宋朝名宰相范仲淹,童年的时候遇到一位算命的老先生,他问算命先生:“你看我将来能不能作宰相?” 算命先生就笑他:“你年纪轻轻,过分自负!” 范仲淹把话题一转,说:“你再看看,我能不能作医生?” 算命先生觉得很奇怪,怎么一下从作宰相掉到作医生,就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范仲淹说:“唯有宰相跟医生能够救人。” 算命先生送他一句话:“你有这种心,真宰相也。” 后来,他果然做了宰相。由此可知,范仲淹从小立志是以救天下为己任,所以勤奋好学,目标不是为自己,是为帮助社会、国家,帮助世人离苦得乐。 从这个故事就能体会到古人读书志在圣贤。何谓“圣”?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与因果道理通达明了的人,这是圣人,在佛门称为佛菩萨。所以,佛菩萨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仙,是个明白人。凡夫对于宇宙人生真相不清楚,是个糊涂人。所以,佛劝导众生要学佛,学佛就是学做个明白人,不要做糊涂人。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 “慈云”,比喻佛陀的教诲、教学。“慈”是爱,“云”代表无心,就是无私心;“慈云”就是无私心的大爱,以真诚的爱心,清净的爱心,平等的爱心,爱护一切众生。“寺”是古代朝廷永久设立,直属皇帝管辖的一级单位。在当时建立佛寺主要的工作,第一是将梵文经典翻译成中文,第二是讲经教学。所以,佛教是佛陀教育,不是宗教,这是我们要辨别清楚的。 中国从后汉以后,教育有两大主导:一是佛陀教育,一是儒家教育。儒家以孔孟为主导,由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负责推动儒家的教育;佛陀教育直接由皇帝亲自推动。所以,佛教在中国民间的影响远远超过儒家,全国各地寺院林立。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