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一讲)(7)

台中李老师,诸位晓得,他今年九十三岁,他写文章,不要去找参考资料,引经据典,随手拈来,他为什么记得那么多?他什么时候念的?小孩时候念的,所以他一生都不会忘掉,这是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教学法。四书五经、诸

台中李老师,诸位晓得,他今年九十三岁,他写文章,不要去找参考资料,引经据典,随手拈来,他为什么记得那么多?他什么时候念的?小孩时候念的,所以他一生都不会忘掉,这是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教学法。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把它挑选出来,精采的,重要的,大概都在十二、三岁以前,全部把它背完。诸位要晓得,就是背一百遍到两百遍背完。

这个阶段里面,所背的这些经书,没有讲解的,不会告诉你这个怎么讲法,这里头什么道理,不讲。只叫你背,就是叫东西背熟。诸位要晓得,这个里头有很深的意思,这是训练什么呢?训练根本智。为什么呢?他要不背书,那个小头脑也会胡思乱想,也会增长邪见。你们不相信,你看看现在这些儿童,他的小头脑里头,他想些什么?一样的呀!他要背那么多书了,一天到晚,他要背,他要记,所以他就没有妄念了。所以背书这个方法,就是戒定慧一次完成,是圆融的,它不是属于行布的,就是不是属于次第。

戒律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么诸位想想,他一心一意在那边背书,他什么妄想都没有了,当然就诸恶莫作了。经书是圣人的言教,智慧的结晶,念这个东西,背这个东西,岂不是众善奉行吗?你看戒律有了,背书里头戒律有了。背书要专心,专心就是修定,所以你专心背书,定学有了。背书从头到尾,一个字不错,一句不颠倒,这叫做慧学。所以背书,它的目的;你说是,东西完全记得,那是第二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成就戒定慧,是一次完成,这个方法妙绝。所以这是根本智的修学法,而且是一次完成的修学法。那么根本智有了之后了,再求后得智。所以他小学念完了之后了到了十三、四岁了,所有的书统统都背完了,这个时候怎么样呢?出去参学。那个地方有学问的人,达汝他讲的东西讲得非常好,到那里去听。到那里去听怎么样呢?不必带书。老师讲课,决定不用课本,为什么呢?老师从小也是背得滚瓜烂熟。学生去听课也不带书,你要是带书去,人家笑话你,那你没资格来听,不带书的。所以这个教学,乐啊!

老师带著这学生,做了好酒、好茶、好菜,叫学生挑著担子,到野外去出旅行。那个地方风景好,席地而坐,铺起来,有吃的,有说有笑。讲什么,讲经论当中的道理,读书真乐啊!老师一高兴,出去玩,出远门去玩,郊游去了,玩了两、三个月回来,回来怎么样?大家毕业了。一路走著,一路玩著,一路来把这个经论道理统统发挥完了,这样的教学法,这一种教学的艺术,今天全世界,可以说除了中国有,其他的国家没有。教学的艺术啊!教学在那里?在诗情画意之中,中国人的确懂得享受。在教学里面,叫你身心领会到真善美的境界,这是我们中国古人的教学。现在我们看不到了,这样美好的教学方法,现在失掉了。

在佛法里面,过去也是这个办法。所以诸位学佛一定会听到,从前学佛五年学戒。这五年学戒,学个什么啊?就是五年的生活教育,小学教育,跟世间这个小学教育一样,但是年龄不一样。因为从前世间小学教育,年龄是七岁到十二、三岁,是这个年龄。佛门里面出家,有十几岁,二十几岁,大多数世间教育都有相当的基础,这个是入佛门,五年学戒,就是五年的生活教育,就是小学教育。

这个五年当中,寺院里面有讲堂,他没有资格听讲;有念佛堂、有禅堂,他没有资格进去修学,那他怎么办呢?他这个五年当中,就是伺候大众,照顾大众,等于说做大众的侍者。要伺候老师,要伺候学长,所以他修学的是生活教育。

除了生活教育之外,还有一个,也就是小学教育很重视的,要背诵经论。这个经律论,三藏经典。你自己发心,所主修的那些经论,要背诵。不但经论要背诵,甚至于有很多重要的注解,要背诵。

譬如说天台宗,天台宗一定要背天台三大部,这是它的根本教典。这个三大部就是法华经,不但背经,背注解,法华玄义释签,这是法华经注解,智者大师所讲的,要背诵。法华文句记,这个法华经的注解,这是第二部。第三部,摩诃止观,那是他们的修行方法。这个三大部是它的根本经典,一定要背诵,那么都在这个五年当中完成。所以佛法里面的五年学戒,跟我们世间法的小学,意思完全相同,也是著重在生活教育,著重在戒定慧一次完成。那么由此可知,古人这个教学,真是费尽了心思,力求尽善尽美。

那么这个五年基础奠定下来之后,根本智得到了,这才有资格去参学,有资格进讲堂听经,进念佛堂,或者禅堂里面去修学,才有资格。

我们今日之下,有很多,不管是在家、出家,学了很多很多年,一无所成,原因在那里?没有基础教育啊!没有根本的修学啊!所以一直学到老,前途还是一片黑暗,一片渺茫。因此我在此地特别提示出来,诸位要认真,要好好地想一想。修学态度方法,古今比较比较,那一种对我们真正有利,我们如何来抉择?来选择?这是我们应当关心。因为与我们自己修学,关系太大了,太密切了。

底下也是讲,学习精神之所在,我们应当要注意到的,‘多闻阙疑’,这个是求学的态度。‘明理除疑’,孔子教我们也是如此。多闻,有疑没有关系,打个问号,放在那边,准许我们怀疑。你所疑的那个地方,暂时放在那个地方,没有关系,你慢慢再求答案。明理除疑,到‘实证’的时候,就可以‘断疑’—断疑生信。这是求学非常好的态度。所以有许多疑问,理太深了,不是几句话能够讲得出来的,甚至于根本就是言语没有办法解决的。那么我们怎么办法呢?‘疑’一定有,把这个疑问暂时搁在一边,这就叫阙疑,不要急著去求答案,为什么呢?因为自己功夫不到。换一句话说,你要解答这个答案,条件不具足。条件不具足,换一句话说,根本不可能来解决这个答案。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