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思维恶道之苦,包括地狱之苦、饿鬼之苦和畜生之苦。在今天这个世间,人类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提高。但这只是一期业力所决定,目前所拥有的生活环境,我们还能享用多久?谁也没有绝对把握。在座的同学虽然都很年轻,但若是不懂得珍惜时光,精进修学,青春转瞬即逝,很快就会步入中年、老年。到那时,即使有心修行,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思维三恶道之苦,也是为了帮助我们迅速生起出离心。如果我们知道不远的前方就是万丈火坑,我们还有心思为眼前的一点享乐而陶醉吗?还能不想方设法地寻求逃避火坑的方法并付诸实践吗? 发起出离心之后,我们还要进而发起菩提心。学佛不仅是拜佛、诵经,更不是为了生活。很多人刚出家时还发心求解脱,但时间长了,却逐渐退失道心,将出家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每天忙于事务,甚至追求名闻利养,实在令人叹息。所以,我们必须对出家的目的有清晰而坚定的认识。唯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学佛路上迷失方向。 学佛的最终目的,乃成就佛菩萨所具有的慈悲和智慧。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超越轮回之苦,才有能力帮助一切众生。虽然我们生活在较为优越的环境中,但普天之下还有很多人在痛苦中沉沦,或是物质贫乏,或是精神受挫,或是饱受病苦。而三恶道中的众生,更在经受着我们难以想象的折磨。仅仅是我们可以眼见的畜生道,每天都有多少生命被残忍地虐待、屠杀?对于这一切苦难的众生,我们忍心弃之不顾而自求解脱吗? 所以说,学佛不仅是为了自己得解脱,也是为了使六道一切众生共同解脱。当我们具备这样一种发心时,就能和佛菩萨的心相应。诸佛菩萨正是为救度一切众生而应化于世,他们所具有的慈悲是平等而无限的。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它并不是空洞的,而是要在起心动念之间,在做每件事的时候,都想着利益一切众生。只有这样,我们的心行才能向佛菩萨靠拢,最终成就佛果。 成佛并非遥不可及,因为它所成就的,是佛菩萨所具有的慈悲和智慧的品质。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从而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在无尽的生死轮回中,一切众生都曾是我们的父母至亲。正如《梵网经》所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从轮回的观念来说,众生在六道随业风漂流,时聚时散。虽然今日对面不相识,但我们要知道,他们都是我们往昔的亲人。体悟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对众生的痛苦无动于衷了。 如果我们的心中时刻想着众生,我执就会逐渐减少,由我执而来的烦恼也会随之减少。在生活中,特别自我的人往往也是特别痛苦的人,因为他们的心狭隘得装不下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反之,具有开放胸怀的人,往往是特别快乐的人,因为他们心能够容纳一切。《菩提道次第论》中有两句话说得非常好:“我爱执者,是一切衰损之门,爱执他者,为一切圆满之处。”佛菩萨之所以能够成就,正是因为处处想着利益众生。而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无非是因为只想着自己,不料反而因此害了自己。 每个人学佛的发心可能都不一样,这也很正常。但我们既然选择出家,就必须以良好的心态修行,否则别无出路。虽然我们住在寺院,每天也在接触佛法,从事弘法事业,但如果用心出现偏差,夹杂了贪心、嗔心、我执,那么无论多么精进,最终成就的只能是凡夫心。即使因为做事而修得一点福报,也无非是有漏之因,于解脱并不相干。所以说,树立正确的发心,是学佛的重中之重。 二、僧格 作为一个出家人,僧格的养成也非常重要。 所谓僧格,也就是出家人特有的品格和威仪。僧格不仅是衡量一个僧人的标志,也关系到佛法在世间的流传。世人对佛教的印象,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读了佛经,而是通过对出家人的观察得来。如果僧人威仪具足、自在安详,往往不需要通过说教,就能使人折服并对佛法生信。但如果出家人缺乏应有的修养,散漫粗俗,世人往往也会因此而生起轻慢之心,觉得佛法不过如此。 僧人的威仪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在的气质,一是外在的言行。内在气质源自定、慧的修习,从而保有内心的祥和自在。一个修行有素、内心安然淡定的人,所传递的气息也是安详而有摄受力的。反之,一个心浮气躁的人,则会散发出焦虑不安的气息。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大多数人来到寺院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宁静。如果出家人也表现得心浮气躁,又何以教化世人? 关于威仪的教化作用,佛经中记载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当年,舍利弗尊者未出家时,已是很有成就的外道修行者。某日,因目睹马胜比丘的威仪而大为折服,心生景仰,恭敬询问道:你的老师是谁?必是大成就者吧?他平日都为你们说什么法?马胜比丘回答说:我的老师就是释迦牟尼,在他的教法中有这样一个偈颂:“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舍利弗闻之起敬,并由此因缘追随佛陀出家,成为佛弟子中的智慧第一尊者。 可见,威仪的教化作用不可思议,而威仪的基础就是僧格。那么,僧格从何而来?必须通过戒律的规范和定、慧的熏修。我们进入寺院之前,也是和常人无别的在家人,也会充满世俗的想法,喜欢名利声色,或许还有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或举止散漫,或争强好胜。对于在家人来说,这些也许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出家之后就必须依戒律改造自己的言行,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一个内心真正调柔的人,行为必然是如法的。而在没有完全调伏内心之前,严格依照戒律的要求生活,则能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消融习气。在戒律中,对于行住坐卧皆有一定之规,从而使我们由身的调柔达至心的调柔。 关于僧格的培养,也有相应的程序,那就是“五年学戒,不离依止”。出家后,必须在五年内依止师长学习戒律,实践作为僧人的行为准则及生活方式,包括沙弥戒、比丘戒。有律仪生活为基础,才能进一步闻思经教。这里所说的依止,不仅是学习戒律的条文,更要在师长的指导下生活,将戒律落实在行动中。 比丘戒包括止持和作持两部分。止持,即比丘所应遵循的二百五十戒。作持,则包括诵戒、结夏、安居等。止持的特点,是告诉我们什么不能做,如在家五戒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属于止持的范围。止持乃以止为作,从而止息内心的贪、嗔、痴烦恼。无始以来,我们因无明而养成很多不良积习,如何克服它们?首先就应远离这些错误行为。就像吸毒者在戒毒期间,必须远离毒品,否则很难奏效。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