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

中国佛协已故会长赵朴初生前曾经说过:“当前佛教界的重要任务,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培养人才。”台湾佛教界的大德圣严法师也提出:“今天不办教育,明天就没有佛教。”发

   中国佛协已故会长赵朴初生前曾经说过:“当前佛教界的重要任务,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培养人才。”台湾佛教界的大德圣严法师也提出:“今天不办教育,明天就没有佛教。”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当今教界的共识。本次研讨会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展开。
   虽然教界已认识到办教育的重要性,但如何才能办好教育?受上世纪初庙产兴学风潮的影响,教界开始引进社会的办学模式,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这种学院式的教育虽也培养了不少人才,但离教界所需要的理想僧才还有相当距离。
   我觉得,纯粹走学院式的办学道路是有问题的。原因在于,社会办学和佛教教育的目的不同。社会院校是以传授知识和生存技能为主,而佛教教育则是完善人格的教育,是改造生命的教育,是解脱烦恼生死的教育,也是成佛作祖的教育。两者的目标相差甚远,方法也迥然不同,照搬社会的教育方式,怎能达到佛教办学的要求呢?
   所以,佛教教育还得回到佛教的传统教育方式中。佛陀既是究竟的觉悟者,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佛法在古今中外的弘扬过程中,祖师大德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契合时代并扎根本土,形成三大语系及各个宗派,使佛法推广到世界各地,令无量众生走向解脱之路、成佛之路。同时,也为我们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经验,这都是佛教特有的教育传统。
   试问,在佛教教育的问题上,难道还有人比佛陀更权威、比历代祖师大德更权威吗?我们今天要做的,首先就是立足于自身传统,在向佛陀和历代祖师学习的前提下,在以传统佛教教育为根本的基础上,吸收学院教育的优点,以此建构当代的佛教教育。舍此一途,只能是南辕北辙。
   本文将从戒律的角度探讨原始僧团的教育问题,希望对确立佛教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依戒律建构教育次序

   社会教育一般是依年龄或文化程度,分小学、中学、大学或初级、中级、高级。佛教教育则以契理契机为原则,重视对机设教,同时也依据戒律建立教育次第。
   佛教有声闻乘和菩萨乘两大修学体系。依出离心受声闻戒,成为声闻行者,接受声闻乘的教育;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成为菩萨行者,接受菩萨乘的教育。
   声闻乘有七众之分,包括在家二众和出家五众。其中,出家众又是从在家众而来。一般来说,学佛都是从在家众开始,由三皈五戒取得优婆塞、优婆夷的资格,也就是亲近三宝、学习佛法的近事男和近事女。下士道的教育体系,就是依三皈五戒而建立,通过深信因果、持戒布施、止恶行善、修习禅定,从而成就人天善果。
   出家众中,剃度并受沙弥十戒后,就成为沙弥众。沙弥还不能在僧团独立生活,必须依止和尚接受沙弥阶段的教育,遵行十戒并学习种种威仪。然后,还需要进一步受比丘戒,正式取得僧伽资格,学习二部律及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中士道的教育体系,就是依出家声闻众的律仪而建立,通过发出离心,依戒定慧修行,了知苦空、无常、无我,从而成就解脱。
   菩萨众则包括在家及出家两类。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后,便成为菩萨行者。菩萨众的教育是建立在声闻教育的基础上,《善戒经》说:

  菩萨摩诃萨若欲受持菩萨戒者,先当净心受七种戒。1

   可见,要有受声闻少分戒的基础,然后才能受菩萨戒。上士道的修学体系,就是依菩提心和菩萨戒而建立,誓度一切众生,誓学一切法门,通过修习六度万行,成就无上佛果。
   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和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区别,显示了佛教教育的不同层次。其中,人天乘为下士道,是初级教育;声闻乘为中士道,是中级教育;菩萨乘为上士道,是高级教育。

二、受戒——教育资格的获得

   在社会教育中,除最基础的教育外,通常需要经过入学考试,考核通过才能获得接受教育的资格。进入佛门也是同样,受三皈而成为佛弟子,并没什么资格限定,只要对三宝生起信心即可。而要进一步受五戒,就有相应的条件要求。受过三皈五戒后,才能深入修学佛法,接受在家众的教育。
   佛弟子虽有在家与出家七众,但根据声闻戒的精神,佛陀是鼓励弟子们出家修行,受持出家律仪,从而趣向解脱。剃度出家需要问遮难,即相应的考核条件,必须没有十三难和十六遮,才能如法出家。进而是受持沙弥戒、比丘戒,其要求和仪式也远比在家戒复杂。
   受了沙弥戒,才有资格在僧团生活并接受教育,同时,享受僧团部分待遇,参加僧团部分活动。受了比丘戒,才能成为合格僧伽,接受作为僧伽的全部教育,享受僧团全部待遇,参加僧团所有活动。
   但受戒只是资格的取得,持戒才是身份的完成。受三皈五戒是取得在家优婆塞和优婆夷的资格,进而还要亲近三宝、如法持戒,才能成为合格的优婆塞和优婆夷。受沙弥戒是取得沙弥的资格,进而还要如法行持沙弥十戒,才能成为合格的沙弥。受比丘戒是取得比丘的资格,进而还要如法行持具足戒,才能成为合格的比丘。就像在社会教育中,进入中学或大学,不等于就是合格的中学生或大学生。只有通过几年的学习,各科成绩都通过考核,才能成为合格的中学生或大学生。

三、五年学戒、不离依止

   受了出家戒,就成为僧团的一员。而要取得沙弥、比丘的资格,还须经历“五年学戒、不离依止”的教育阶段。
   戒律是出家众的行为准则和生活规范。五年学戒,就是了解作为沙门释子应有的行为准则——“此应作,此不应作”。由于无始以来的贪嗔痴串习,人们往往有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气,仅仅依赖戒律条文进行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在现实僧团中,懂得戒律者不是没有,但又有几人能如法持戒呢?
   戒律非常重视依止的作用,尤其在培养僧格的阶段。通常,沙弥和新戒比丘应当依止剃度和尚或受戒和尚。在没有因缘依止和尚的情况下,当选择依止阿阇梨,在师父的监督和言传身教下如法生活。
   关于依止的意义,道宣律祖在《四分律行事钞·师资相摄篇》中说到:

  依止意者,新受戒者创入佛法,万事无知,动便违教。若不假师示导,进诱心神,法身慧命将何所托。故律中制未满五岁及满五夏愚痴者,令依止有德,使咨承法训,匠成己益。2

  就像婴儿必须在父母关照下成长一般,初出家者在僧团也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必须依止和尚、阿阇梨生活。婴儿不可一日离开父母,初出家或新戒比丘也不可一日离开依止师。《十诵》云: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