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济群法师应邀前往深圳,为清华大学EMBA班开讲“《心经》的禅解”。期间,《财富品质》记者对法师进行了文字采访。 问:最近两年,国学热和佛学热日渐兴起,纵观中国历史,佛教在中国皇朝乃至民间的流行往往出现在国富民安的时刻,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答:事实上,佛教并不仅仅盛行于国富民安的时期,在时局动荡的年代同样为人所尊。我们耳熟能详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兴、寺宇林立的真实写照。在四起的战争烟火中,在朝代的频繁更替中,人们格外缺乏安全感,这就特别需要内心的慰藉,需要寻求冥冥之中的护佑,从而使佛教信仰广泛流传,盛极一时。 而在国富民安的岁月,人们在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之后,则会转向更高的精神追求,促进文化艺术乃至宗教信仰的发展。同时,也因为社会安定,在佛教的理论研究和宗派体系建设等方面,都会有更多建树。如隋唐时期,高僧辈出,著述丰富,可谓汉传佛教发展的鼎盛阶段。 问:这种文化回归与佛学兴起和中国的“大国崛起”言论有何关系? 答:目前的文化回归和佛学兴起,代表了社会民众对精神生活的重视,也代表着整个民族的自信心在逐步恢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国人多以泱泱大国为傲,但在清末被列强打开国门之后,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盲目自信近乎崩溃。在这样的态势下,很快走向一个视传统文化为腐朽的极端,似乎不破旧就无以立新,无以进步。经过百年来的曲折摸索和反思,人们逐渐在矫枉过正的冲动中冷静下来,以更为平和、客观的目光审视传统文化,重新发现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由此产生认同和回归,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至于“大国崛起”的言论,我并不是太了解。 问:这种佛学热是一时的潮流和时髦,还是会成为一个常态? 答:虽然目前的国学热和佛学热表现为一种潮流,同时也伴随着潮流出现时必然携带的肤浅和喧哗,但我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这种潮流会逐渐向深度发展,成为一种常态。 因为信仰代表着人类心灵的需求,代表着我们在世间安身立命的支撑,是不可或缺的。即使在人们对宗教最为隔膜的过去几十年中,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信仰。当人们发誓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时候,这难道不是一种信仰吗?而改革开放以来,民众迅速转向利润最大化的功利追求,这种对财富的极度热衷和角逐,形成了规模空前的“拜钱教”,可以算是畸形的信仰。当人们渐渐发现,钱并不是万能的,并不能带来预期的幸福,带来身心的安顿,自然会去寻找更为究竟的信仰。一种健康的信仰,不仅是我们个人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问:近几年,您是否感觉企业界对佛学投注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比如类似这次深圳清华EMBA班举办的活动。在您与企业家的对话中,您能否告诉我们这个群体对佛法产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或者说,他们听闻佛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近年来,企业界对佛学确实投注了更多的关注,在各地开设的国学班或佛学班中,都有不少企业界的成功人士参与。 在我和他们的接触中,感觉到他们对佛法产生兴趣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必定会有自身的企业文化。否则,管理层和员工之间惟有利益在维系一切,这是一种冷漠而脆弱的关系,既不利于企业发展,也不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而良性的企业文化是有凝聚力的,当人们对这种理念产生认同而走到一起,就会组成一个和谐清净、积极向上的团体。佛法中有着取之不尽的宝藏,能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提供思想的高度和深度。 其次是个人充电的需要,这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为了加强自身文化素养。佛法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对佛法一无所知,就难以对传统文化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关于此,我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说明。二是为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代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做人的教育。而做人是我们一辈子的事业,无法辞职,无法转交。怎样才能完善人格,成为高尚而有益大众的人?在佛法修行中,佛陀为我们安立了人天乘、声闻乘和菩萨乘等种种法门,不仅教会我们做一个健康的人,更教会我们做一个解脱的人,一个圆满慈悲和智慧的人。换句话说,佛法就是将凡夫改造为圣贤的教育。三是为了探寻生命的终极意义。在这个世间,我们首先面临生存问题,但这只是人与动物的共性。精神追求,才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生物的不共之处。当我们从生存转向对精神层面的关注后,就会面临那些永恒的问题: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古往今来,很多哲学家都是因为无法找到令自己信服的答案而走上绝路。因为哲学只是思辨的产物,停留在这个层面,永远只是在自我的迷宫中打转。而佛法是佛陀亲证的究竟真理,依法修行,就能帮助我们开发生命本具的无量智慧。答案,尽在其中。 问:您曾经给不同的受众群体作过讲座,在对不同受众弘法时,您在内容选择上是否会根据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这次深圳活动的主要参加者都是企业界人士和公司的高管,您对他们讲解佛法时,在内容选择上会有什么特别的考虑吗?比如说,对那些没有读过《心经》的人,您会如何对他们进行开示? 答:佛法特别强调应机设教,即以受众喜闻乐见且最易接受的方式说法。我平时在面向社会的弘法中,也会根据不同对象进行调整。比如,对行政人员讲和谐社会的建设,对高校师生讲佛教的教育目标和方式,等等。此外,还会根据受众对佛法的认识程度和不同需求进行调整。对于抱有成见、视佛教为迷信的人们,讲如何正确认识佛教;对于重视现实人生的人们,讲何为幸福,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对开始思考生命终极问题的人们,讲如何认识自我,超越生死;对已经开始学佛的人们,讲佛法修学的要领及次第。 此次在深圳为清华EMBA班开讲“《心经》的禅解”,内容是由主办方安排的。我在讲述过程中,尽量避免过于理论化的说教,更多是结合现实人生和对心性的认识来阐述。 问:您认为学佛和慈善(行善)的关系是什么?行善积德在佛法的修行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答:佛教中有一个偈颂,叫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以说,止恶行善是每位佛弟子的基本行为规范。 在佛法修行中,行善是贯穿始终的。在最初的前行(修行准备)阶段,就需要通过行善来积集资粮、培植福田,为其后的修行奠定基础。就像远行需要做好充分准备那样,学佛也需要有充足的资粮,才能远离违缘,顺利前行。而佛陀是福智两足尊,成就了圆满的福德和智慧。所以,任何一个法门的修行都需要福慧双修,不可偏废。其中,福德就是通过广修善行来圆满。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