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真我与禅定(2)

一切的存在,大至星球,小至芥子,它只是一种现象及过程,人的智慧和聪明,不管是创造了登月火箭,或是摩天大厦,在整个大宇宙里,并没有增加什么。一个巨大的星球殒灭了,在大宇宙中也没有损失什么。一切万生万物

一切的存在,大至星球,小至芥子,它只是一种现象及过程,人的智慧和聪明,不管是创造了登月火箭,或是摩天大厦,在整个大宇宙里,并没有增加什么。一个巨大的星球殒灭了,在大宇宙中也没有损失什么。一切万生万物都是从空里来,又回到空里去。

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以空为器,器器皆空,万法不离空性,其本质当体就是空,因为“空”,所以它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唯有“空”,才有无限的发展和创新的可能。

空,永恒不变;空,普遍地存在,没有空,一切事、一切理,一切生命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可能发生。我们把所有这些名称、名词,把它融合到一起来说,真如就是摩诃般若,摩诃般若就是真我,真我就是实相,实相就是空,“本来无一物”嘛!

“外离诸相,内心不乱”的禅定,有三个阶段:

离执禅定:这里当然不是讲打坐,而是外物不能影响,内心不起妄念,这才是禅定。

古往今来,很多修行人,很难踏上离执禅定,为什么?因为分别心太强,错把佛法当做学问;把离心意识的法当做学问去研究、注解、弘扬,除了增加理的执着——理障,纵然皓首穷经,临终依然是漆桶一个,对理的执着一天没有突破,就一天不能踏上离执禅定,没有断惑怎能证真?不能证真,便不能跻于无学;既无上路,遑言到家?

如果当你体会到所谓的学问、知识都是虚妄表层意识中的产物,绝非原本如此,不是原来就有,唯有正法才是自性内涵时,才能启迪你那理性人格化的自觉;否则知识越博,距离真理越远,唯有突破理障,才能到达无学,然而也不是修学事毕,才刚刚踏上离执禅定而已!只是扬弃了观念游戏,不再以幻为真罢了。

踏上离执禅定,在日常生活中,一切外在的人事物,在觉受上干扰变得很小、或说是减弱、降低了,降低到在万人嚣闹中好像没有人一样,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好像梦里漫游似的,经常都是“常独行!常独步!”这就是离执禅定的自受用境界。

离执禅定这个阶段的或长或短,根据各人的来历及根基,如果是来历很高的人,当他踏上离执禅定,紧接着就迈向去执禅定,光是离执是不究竟的,暂时摆脱外界的干扰,一遇上机缘,仍然会发作,自己仍然会干扰自己,要拔掉病根,就要做去执的工夫,以达去执禅定的阶段。

要去执必须靠反省,这是古德们的“止观”法门,如果不反省,连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都莫名其妙,要想好好修行那很难。人要修行,必须确确实实由衷的反省,找出自己的毛病,坚决地把它拔除、丢掉,扬弃了私我之欲,我执淡薄乃至无有,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当下显露。人只有在找到生命的根源,才坚信生命的永恒;才能不惑、不忧、不惧,古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文天祥、吴凤……都是菩萨境界的圣者;没有菩萨精神,没有真我出头,不能主宰心国,谈修行、谈舍生取义太难了。

通过去执而臻于无执禅定,就秒秒安祥,证道歌说“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这就是无执禅定的写照。人到了无执境界,那就已归入融合大宇宙、大神灵的怀抱,返回到生命的源头,生佛平等,自他不二,物我一如,这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了。若不证到此境,就算不得是真人,就是虚掷光阴,浪费生命。

总而言之:修行要圆满达成生命的使命,你必须发掘、寻回失落、埋没的真我,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光明、喜悦、幸福,然后才能上报四重恩,下济众生之苦,施予众生以光明、解脱及安祥。

以上这段话,是我披肝沥胆、赤裸裸地和盘托出,我所说的,不过只是我所做到、所体验的一小部分,我是以最大诚敬之心,吐露肝胆于各位之前,祝各位都能发露真我,秒秒安祥,早日圆满,正觉。(信息来源:安祥禅)

 

编辑:明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