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浅谈寺院之中的佛法修学生活(3)

《大乘悲分陀利经》卷3说:“为菩萨时,当作佛事”。 中国佛教是一个以大乘佛教为主体的佛教,大乘菩萨的基本精神是在自求解脱的同时,也不忘为他人的解脱尽心尽力。那么、让我们努力精进,勤行佛事! 在寺院修学的

《大乘悲分陀利经》卷3说:“为菩萨时,当作佛事”。 中国佛教是一个以大乘佛教为主体的佛教,大乘菩萨的基本精神是在自求解脱的同时,也不忘为他人的解脱尽心尽力。那么、让我们努力精进,勤行佛事!

在寺院修学的状态下,我们不但要适应并遵循寺院生活特点对我们所提出的要求,而且还要努力调整自己,以平静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来因应这种修学的生活。

三、个体对寺院修学的因应

个体因应的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点:

1、融入僧团、安于环境

寺院修学的特点是团体性的,它要求我们团体一致,密切配合,只有这样,僧团才能够和合相处,寺院才能够和谐运转。

既然如此,作为寺院中的一份子,就不能特例独行,自绝于大众之外,我们应该学会并做到容纳大众、融入僧众,将自我的利益与与大众的利益挂钩,将自我的生命与僧团的生命融合,而不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得到出家为僧的欢乐。出家人如果连“和气高尚”这一个基本的人格魅力都不具备,如何能超越凡夫进修解脱大道呢?

出家本为出世,可是现在有些人一旦出了家,就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不是努力追求佛法的智慧,而是贪逐世间的名闻利禄。在寺院里这不愿作,那不想干,总想寻觅一个轻松的事情,对于常住的安排从来没有满意的时候。有些人这个寺院住几天,那个寺院住几天,到处跑来跑去,就是不能把心定下来。总欲找到一个生活条件比自己寺院更加优越的地方,结果好好的参学给弄成了像旅游找工作一般,长此以往,有些人还因此而退失道心。

因此,在融入僧团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安于环境,就是将自己的身心与周围的生活环境融为一体,而不要总是挑剔环境的条件如何。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将自己与生活的环境融合,他就是身处天堂,也未必会觉得幸福;相反,若能有所追求、心安于道,即便茅屋陋野,也不觉得清贫困乏。中国古贤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 这就是安贫乐道的境界。释迦佛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这就是有所追求才有的坚强毅力。其实,话说回来,既然出家就不应再追求那些行云流水般的外在物质,而应该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身心的解脱。

另外、寺院就像一部运转着的机器,运转着的机器每一个部件都不可缺少,寺院的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人照顾,就这一点而言,无论寺院给我们安排什么样的事务,都要有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我们一定要在保持自我修学的同时,把寺院的事务做好。无论什么样的条件都不应该抱怨苦恼,而应当不取不舍。我们要有一种主人翁的精神,须知寺院不仅是十方众僧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只有在大家的共同维护之下,才能构造一个安乐的修学环境。星云法师说:“不要问佛教给我了什么,要问我给佛教了什么。”我们是不是也要常常这样问一问呢?如果说出家是迈出摆脱尘世的第一步,而融入僧团、安于环境,则是走向了菩提大道的第一步。

2、加强学习、增进实践

说到学习,可能有人不理解,认为那是佛学院学生的事,与寺院中的人无关。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且不说佛学院的学习只是阶段性问题,但就寺院的传统而言,也不能脱离学习。因为从古到今,寺院都是学习的好地方。中国古代,每一座寺院可以说就是一个学校,不但出家僧人在里面学习,就连普通的士子学人,也要到里面来学习,寺院通常就是一方乡土的文化传播中心,许多人就是在寺院里才得到的知识学问。比如唐代时,寺院里几乎集中了全社会最优秀的精英分子,以至于后人感叹唐代的社会是“大凡人才尽入佛门”。正是因为唐代寺院重视僧人的学习,所以有唐一代才成为中国历史上佛教最兴盛的时期。

在寺院中要学习,可是在寺院中的学习从哪几方面展开呢?

(1)、首先,是加强对佛法的学习。

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先生说:“佛教是一个超前的宗教,未来的社会才属于它”。 还有一个著名的科学家说:“科学愈进步,就越来越能证明佛法的真实”。佛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它的广博没有什么思想可以相比;佛法是世间最高深的哲理,它的深度没有什么哲学能够达到;佛法是解脱生死的良药,再没有哪种药有它那么能够彻底根除人的病患;佛法是获得智慧的金钥,再没有比它更能开启人生的自性光明了。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披剃出家,就是到了听闻佛法的“近水楼台”,如果我们不认真学习佛法,那与怀中挂饼而不知食的愚人有什么区别呢?与身含宝珠而四方讫食的浪子有什么不同呢?可是,还真就有一些人身在宝山而不知珍惜。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出家人,出家多年而对佛法一无所知。我有个朋友进某寺院,见一僧人,问:“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他毫不犹豫就说:“没什么意思!就是见面的问候语,像先生小姐一样。” 无知到这样的地步,怎么能不遭人耻笑!且不说修行与解脱,就为不使佛教蒙羞,常住寺院里的人基本的佛法常识也当学习一些。

当然,在寺院中学习,完全不同于学院里,可以采取比较灵活的方式,也不必拘泥于时间、科目,自己可以随意选择,适时、适机、适意地学。

(2)、其次,是道德品质的学习。

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曾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太虚大师将人格的成就与佛格等同。而人格的完成实际就是道德的完善。太虚大师还说:“所谓学佛,先从做人起,学成了一个完善的好人,然后才谈得上学佛。若人都不能做好,怎么还能去学超凡入圣的佛陀?” 可见道德对于学佛是多么的重要。

中国社会自古有重视道德建设的优良传统。佛教的历代祖师大德,多为持戒精严、学修精进、博学广闻、心怀天下、情系六道的“人天师表”。他们为法忘躯、为教献身、为众生点尽自己的生命之灯。这些都是后世佛子可以世代相承的精神,他们都是每个僧众可堪比学的楷模。我们应该多多学习历代大德的优秀品德、高尚人格、伟大僧格,以此增强信心、增进品德、完善人格、提升僧格。要知道,只有伟大的人格魅力,才是摄服众生的重要力量。

(3)、再者,是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

文化学习中,首要的可算是传统文化。

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笔珍贵的财富。拿它们做为对初入佛门者的一种引导,可以从道德品质与文化素质上使学佛者更好地契入佛法。比如儒家所倡之“修身”,“养德”,“仁、义”、“礼、智”等等,这其实就是佛法中 “人天乘法” 的一部分。儒学可以作为学佛的基础,为学佛提供阶梯与便利。所以《牟子理惑论》中说儒佛二家是“金玉不相伤,精魄不相妨”。 荷兰学者许里和也说:“孔子为佛教的传入奠定了基础,孔佛两位圣人远不是对立的,而是相通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