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学习经论须知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许多学佛人颇喜欢学习经论教典,希望通过讽诵、研习等方式明白佛法的道理,但他们对如何学习经论却往往十分盲目,不得其门而人。后学遵从师父的教诲,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总结了学习经论的几点注意事项,期与读者共勉。

为解脱成佛而学习经论

学人首先要明确阅读、学习经论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与众生皆能解脱成佛,而不是为增加世智聪辩,不是为与别人一较高低,更不是为了吹毛求疵寻伺别人的毛病。有些人把学佛变成了学术研究,像大学教授一般为了自己的生活、名声、地位等而研习佛典,增加学问,发表文章,这类人不会明了佛法“离言离思”的见地,不能了生脱死。

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彻证无上正等正觉后方才宣讲经教的,当时有缘的佛弟子们请佛讲法,佛陀便依据大众不同的根器与意乐开示佛法的见地和修行方法,比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或者一个简单的观修法门,如不净观,当时具缘弟子便当下证得须陀桓乃至阿罗汉果位。也有一些弟子通过修行,后来证得果位,如很多人经过结夏安居三月精进修行而证道。后世的修行人应该追随佛陀和圣弟子们走过的道路来修行,先不应该盲目“学习经论”。

经论是手指,因指能见月,但指却不是月,无论有无手指,明月依旧存在。经论毕竟是文字方便、文字般若,不能令人了生脱死;只有透过经论明了实相般若,安住法性实修才能圆满究竟,所以我们对经论之名相不可执着。正如《说无垢称经》所言:“夫说法者,一切皆是增益损减,其听法者,亦复皆是增益损减。若于是处无增无减,即于是处都无可说,亦无可闻,无所了别。”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语言文字和意识分别只会对法性或增益,或损减,不能令学人真实契人法性;法性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非分别思维所能了达,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对此修行人不可错认定盘星,以语言文字相为究竟,自堕邪见而不自知。

学习经论必须依止善知识

佛菩萨所讲所传之经论典籍只是提供了见地和修行法门,必须依止具格的善知识,才能兼得二者并依此解脱。若能依止大善知识,则经论也不必读。禅宗有言:“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许多宗门巨匠,如六祖惠能等极少阅经,只是依照传承祖师的教诲修行而获解脱,足可作为明证。按照见地,三藏十二部可分为声闻及缘觉二乘、大乘显宗和金刚乘,修行法门更有八万四千不可胜数,若无善知识指引,学人很难明白其中何为了义,何为不了义,以及何为次第修学的法门,何为直接的法门。因此学习经论必须依止具格具相的善知识,该善知识应该具备实修证量,应是修行的过来人,同时又精通经义,方能指点学人。

实际上,修学佛法的捷径当是首先依止善知识,获得稳固的见地后,再学习经论。这里所说的“见地”是指对法性认可后而自然安住,非指语言文字、意识分别上的“相似见地”。真正的见地一旦确立,足以令学人解脱无疑,学人再学经论时便会发现无论佛说哪部经,哪个法门,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开显该见地,因而更对法性确定无疑,乃至进一步地任持。随着实修的进一步深入,见地越来越通彻,学人便能够融会贯通一切经论,知道哪些是了义,哪些是不了义,哪些法门直接,哪些法门间接,其中次第如何。至此方知学习经论完全是为了众生而学,为弘法利生而学,这才是真正的学习经论。

另外,即使为获得文字般若,也必须依止善知识系统地学习经论,从二乘的俱舍、大乘的唯识到中观般若,乃至金刚乘密续等,次第闻思。

讲解经论的善知识应具备所讲经论的传承,讲经说法有一定的传法方式。藏传佛教讲法的方式除了弥勒菩萨所传、世亲菩萨所发扬的五窍诀传法方式(必要、略说、解义、连贯、答辩)之外,多数遵从那烂陀寺与戒香寺的传法方式,如那烂陀寺的传法方式可分讲经与讲论两种,按五圆满(地点、导师、弟子、时、法)传讲经典,按作论五支(作者、所从属的经典或论典、为谁而说、作论必要、全论何意)的方式传讲论典。这样才能维持经论的传承纯净,保证其蕴含的法义和见地不致被丢失或被误解。

另外,藏传佛教当中还有一套讲解经论的“三要”:科判摄义,细解颂义,归纳中心。科判摄义譬喻为“猛虎跳涧,一跃而过”,意思是科判以最精练之语言将所有内容总括出来;细解颂义譬喻为“乌龟爬行,一丝不苟”,意思是详尽地解释每字每句,不能约略跳过,而应穷尽字里行间的微义、隐义;归纳中心譬喻为“雪山狮子,威伏群兽”,意思是将每个段落的文句中心意义作出归纳,抓住各品各科判的主题,以显出论义之威严,使其他相似的义理无法驳斥或替代。

如果学人如理依止善知识,并按次第认真努力地学习,若能在十年内学完五部大论已非常不错。若能精通“讲、修、学、著、辩”五者便成为堪布。然而这样的学习并不能使学人明了法性,最多不过能按传承教导依文解意,对生死大事毕竟毫无把握。所以学人仍然须依止真正对法性明了通彻的大善知识,通过实修方能确立真正见地而了生脱死,即又回到前段所述的老路上。

学人明了真正见地后,以前所学的经论并不会浪费,若以见地来统摄,则对所学经论的把握只有更通彻,更圆融,更加融会贯通。但对于未明了者,这种学习经论的方法仍存在着误导学人“为学经论而学经论”的弊端,所谓“分别名相不知休,人海算沙徒自困”。学人由于熟练于分别思维经论的文字相,常常会不自觉地困于各种名相概念当中,在修行时多诸寻伺分别,不能直接趣人法性,或者对修行的结果有所期待,想得个什么,求个什么,由此形成修行的道障。更有甚者,我慢心起,觉得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可能有真正的修行人,而自己已通达所有经论,无人能及,因此唯我独尊成大我慢者,自堕三涂了无出期。

《华严经》明确告诉我们依止善知识是学佛的根本和必由之路:

若菩萨亲近善知识,则能精进不退修习,出生无尽佛法。……一切菩萨行,一切菩萨波罗蜜,一切菩萨地,一切菩萨忍,一切菩萨总持门,一切菩萨三昧门,一切菩萨神通智,一切菩萨回向,一切菩萨愿,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识力,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出,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

在能够成就佛法的十种方法中,第一条就是“不离善知识成就佛法”。《华严经》中还以善财童子之口讲述了善知识的作用:

善财童子蒙善知识力,依善知识教,念善知识语,于善知识深心爱乐,作是念言:“因善知识,令我见佛;因善知识,令我闻法。善知识者是我师父,示导于我诸佛法故;善知识者是我眼目,令我见佛如虚空故;善知识者是我津济,令我得入诸佛如来莲华池故。”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