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菩萨的眼泪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在学习佛学文化以前,对于佛教我了解不深,更不用说会有怎样的认识了。因此上了佛学文化课有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但学了一阵后,我发现自己的思维有所改进,能够更客观地去看待问题了。

本以为人的生命非常有限而渺小,美好的因缘不能长久,这样的生命并不完美,反而有点让人感到悲哀。然而学了佛学文化后,却发现悲哀与慈悲在本质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只不过一个是受苦,另一个是拔苦罢了。一个体会到人生悲哀的人,比较容易了解什么叫慈悲;而一生中从未体会过悲哀的人则不会知道慈悲的必要。

《大品般若经》中有一位“常啼菩萨”,他一出生就感受到生命的悲哀,所以常在啼哭。由于他生于无佛之世,在成长过程中看到世间人受到各种苦恼,而常感痛苦与疑惑,不知用什么方法修行,不知如何解救众生而在树林里哭了七天七夜,天龙鬼神为之动容并引导他去见昙无竭菩萨,然后得到他所传的法。

由此可见会啼哭并不是不好的事,可以感动流泪也不是不好的事,因为一个人能知道感动流泪之外,那么也就知道自己的“自性”显露之处。所以,要常检验悲心是从何露出来的。那些懂得悲哀的人是心思柔软而细密的人,因为可以体会自己的悲哀,所以能够感知他人的悲哀;一个人如果全然不知自己的生命是悲哀的,对别人的悲哀必然也是无动于衷的。

世上有太多人一过中年就麻木了,当他看到悲哀的事时,非但不会感动,也不会流泪,因为爱心已死。而那些能悲哀的人,表明他们的爱心仍然存在。感受一定的悲哀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深刻。当然,悲哀也是菩萨的本质。

释迦牟尼佛一生常讲述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净土以及诸佛的国土,希望大家去往生,但他却很少讲地狱的情形。因为每当是释迦牟尼佛谈及地狱的悲惨景况,在场听的菩萨都身毛皆竖,呕心泣血、心肝碎裂,因而他绝少提及地狱的情况。可见,菩萨也是容易悲哀,感动的人,悲哀与感动并非不好的事。不仅菩萨是这样,释迦牟尼佛本身也是这样。他选择污秽的娑婆世界成佛是由于大悲心及前生的誓愿。而“释迦牟尼佛”中的“释迦”就是“能仁”,“尼牟”就是“寂寞”。“心念寂灭”之意,“能仁寂寞”翻成“能够忍住悲哀的寂寞而对众生有慈悲的心”,所以悲哀是菩萨慈悲的根本。

而事实上,悲哀与慈悲只有一线之隔。当你在悲哀时生起利他之念,悲哀则会转化为慈悲。因此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应当有一个较全面的观点。单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你可能易陷入痛苦的境地,换个思维方式,换个角度,你就会重新获得快乐,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试着让自己从多方位去看待问题,你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快乐。(信息来源:佛教茶座博客)

编辑:明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