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藏教与佛教对藏文学的影响(2)

“愚者不听智者话,带来恶果真可怕; 不按天鹅吩咐办,乌龟高空坠地下”。 这首格言诗的后两句是比兴,是个脍炙人口的动物寓言故事。这些故事除少量原本是藏放历史故事外,多数来源于佛经,另一部分来源于民间。 “

“愚者不听智者话,带来恶果真可怕;

不按天鹅吩咐办,乌龟高空坠地下”。

这首格言诗的后两句是比兴,是个脍炙人口的动物寓言故事。这些故事除少量原本是藏放历史故事外,多数来源于佛经,另一部分来源于民间。

“年阿体”诗是《诗镜》翻译介绍到XZang后才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这个流派影响深远。

《诗镜》藏文是“年阿买隆”。“年阿”意为“雅语”或“美文”;“买隆”意义镜子。内容除少数文艺理论外,主要是讨论文体、讲述修辞和写作知识,包括诗、散文和散韵合体三者。但以诗为重点,所以汉译为《诗镜》。

《诗镜》的作者檀丁是印度著名的宫廷诗人,约生活在七世纪。《诗镜》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古代印度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的经验,作者在前言里写道:“总结以前的论著,近世的运用,我尽所有的能力,阐述文章的性质。”该书对后世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诗镜》最早介绍到XZang的是萨迦·贡噶坚参,他用译述的方式把《诗镜》的大概内容作了介绍,纳入到他撰写的《学者入门》一书中。1260—1280年间,雄顿·多吉坚参将《许镜》全部译成藏文,名为《修辞论诗镜》。多吉坚参的弟子邦译师洛追丹巴即首先以此书授徒讲学,渐次传播。

《诗镜》共分三章,包括定义、对定义的解释和诗例,都以诗的形式写出。第一章叙述文章的体裁,有一百零五首诗;第二章说明修辞方面的“意义修饰”,有三百六十五首诗。第三章说明修辞方面的“文词修饰”、“隐语修饰”和“写作缺点”,有一百八十六首诗。共计六百五十六首诗。

《诗镜》传入XZang后,很快引起了广大僧侣学者的注意,学习、研究和应用《诗镜》蔚然成风。首先,藏族学者纷纷注释《诗镜》,主要的有十五世纪仁蚌巴著的《诗注无畏狮子吼》,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写的《诗镜释难·妙音欢歌》。解放后,藏族僧侣学者才旦夏茸、东嘎·洛桑赤烈、赛仓·洛桑白丹撰写了《诗学概论》、《诗学明鉴》、《诗学修辞明鉴》等著作。总之,《诗镜》逐渐被藏族人吸收和消化,按照藏族的语言特点和写作实际,进行了补充、改造和创新,从而使《诗镜》成为藏族自己的文学修辞著作。

其次,运用《诗镜》的文学理论和修辞手法进行文学创作的人与日俱增,形成了影响巨大的“年阿体”诗歌流派。藏族学者注释《诗镜》的论著非常多,他们在书中举的例子不仅有原文翻译的,而且有自己创作的。如东嘎活佛著的《诗学明鉴》中解释介绍《诗镜》中的各类修辞手法时往往举出三种诗例,第一种是原文翻译的,第二种是历代藏族学者创作的,第三种是出自自己手的诗作。象这样用来举例而创作的诗歌数量相当多。

此外,用这种辞藻华丽的格律诗形式进行创作的诗人层出不穷,许多僧侣学者也非常喜爱这种“年阿体”创作手法。著名的佛学大师宗喀巴·洛桑扎巴是运用《诗镜》理论创作诗歌较早的一位诗人,他喜爱“年阿体”,主张修辞;“分析理论的研究,依照教言的实行,雅善修饰的辞藻,乃是世间三种宝”。宗喀巴用“年阿体”创作的诗作很多,早期和中期的诗作在他六十岁时汇集刊印成《诗文散集》,共收有一百三十篇诗文,其中有一百二十首诗。这些诗包括赞颂、祝愿、劝化等内容,其中以赞颂诗最多,也最有特色。赞颂诗代表著作有“宗喀巴四大赞歌”之称的《缘起赞》、《弥勒赞》、《文殊赞》、《尊胜佛母赞》。著名的佛学大师珀东·乔来朗杰也精通《诗镜》中的各类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史书上说他善于词章之学,是一位诗人,曾作有《佛陀十二宏化赞》、《文殊百颂》、《妙音天女赞》等诗作;他在卫藏各地游学时,常在途中即兴作诗,歌颂名胜古迹和山水风光,并撰有《诗学论·心意之事》。

第三,藏族文人不仅创作出许多辞藻华丽、雕绘篆刻的诗歌作品,而且把这种唯美主义的文风带进了学术著作和其它文学作品的写作中。蔡巴·贡噶多著《红史》时,一开头就写了一首“年阿体”诗,以后著书人,都习惯用“年阿体”诗写开场白和一个章节、一大段落的起始文。此外,五世达赖喇嘛的历史文学名著《XZang王臣记》,次仁旺杰撰写的长篇小说《循努达美》和传记文学名著《颇罗鼐传》、《噶伦传》等,都是采用“年阿体”散韵结合的著作。这样作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用韵文撰写学术著作和佛学论著,讲究文章的修辞、韵律和节奏,将深奥的哲理、玄妙的教义,化作充满诗意的、明白晓畅的文学,而不是枯燥无味,令人生厌的说教;一种是如果读者没有掌握《诗镜》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在阅读这类采用“年阿体”散韵结合的著作时造成障碍,难以领会书中的意思。

《许镜》传入XZang后,上层文人写作多追求典雅,反对俚俗,喜用藻饰堆砌,趋向华丽、繁褥。此时,来自于“谐体”民歌形式的“四六体”形式受到一部分学者的青睐,运用“四六体”创作的诗歌应运而出,形成了一个流派,其代表作应推《仓央嘉措情歌》。

仓央嘉措和米拉日巴的诗歌在藏语里都叫“古鲁”,没有爱情的意思。但是,一般认为米拉日巴的诗歌主要宣传了“出世主义”的“成佛之道”,因此译成道歌,而仓央嘉措的诗歌主要宣扬了“入世主义”的“男女之情”,所以译成情歌。从字面上看,仓央嘉措的诗歌确实是表达真挚纯洁的爱情,如:

“常想喇嘛尊容,从不显现心中;

未想姑娘之面,心头时现时隐。”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理解仓央嘉措的诗不能停留在字面上,认为仓央嘉措诗歌是政治抒情诗,是宗教诗。
《仓央嘉措情歌》的作者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也有人认为,情歌不一定完全是仓央嘉措的作品,有些可能是仓央嘉措所写,有些可能是采录的民歌。集录成册的《情歌》有好几种版本,收录的诗歌数量也不一样,一般认为七十首左右较为可信。

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是藏族古代文学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文学形式,在整个藏族文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佛教传记文学又在整个传记文学中占有主导地位。

传记文学最早产生于吐替时期,从最早的一些历史书籍中,就可以看到不少名王将相的事迹的记录,这些记录可以看作是传记文学的先声。

真正大批产生佛教传记文学的是在佛教后弘期。如《玛尔巴译师传》、《米拉日巴传》、《布顿大师传》、《萨迦班智达传》、《热琼巴传》、《唐东杰布传》、《主巴衮勒传》、《珀东班钦传》、《宗喀巴传》等高僧大德传都是佛教后弘期时出现的传记文学名作。这些作品的基本主题是宣扬佛教的人生观、解脱观,通过描写多灾多难的现实生活,描绘不生不灭的佛教极乐世界,来规劝世人弃恶从善,抛弃现世的荣华富贵,消灭贪嗔痴,皈依佛法,以图得到解脱。这类传记文学作品的数量相当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