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教弘传与民族文化心理(3)

中华民族极端现世主义、以农业宗法社会的道德实践为轴心的价值观念,对佛教出世主义价值观的传布形成最大的障碍,佛教从传入之初起,便主要因其出世主义价值观与中华现世主义、伦理中心价值观的矛盾,受到儒家人士

中华民族极端现世主义、以农业宗法社会的道德实践为轴心的价值观念,对佛教出世主义价值观的传布形成最大的障碍,佛教从传入之初起,便主要因其出世主义价值观与中华现世主义、伦理中心价值观的矛盾,受到儒家人士的排击拒斥。为缓和这种冲突,佛教从传入之初起,便一直从俗谛方面随顺、和会中土伦理观念,注意孝顺父母、报国主恩的伦理教化,以佛教五戒和会儒家五常。印度佛教重商、重工巧技术、医方明的思想,因受中华伦理中心、重农轻商传统的影响,未能得到应有的弘扬和实践。而佛教本来从解脱角度发明的心地之学,由于与中华传统性命之学有一定相通点,被儒家从伦理教化的角度吸收,赋予了浓厚的封建性。尽管如此,佛教的价值观念毕竟深刻影响了儒道二教,深化了儒道两家的价值观,使之具有了一定的超越性。

与中华传统的价值观念相比,印度佛学原有的价值观有不少殊胜之处:佛教价值观重商重工,重个人本性根本需求的实现,向内、向前、向上看,而无中华传统价值观重农轻商、向后看、唯以伦理价值为轴心,片面注重个人对社会的义务而忽视个人应有、社会应关注的根本权益的弊病,因而更适用于现代社会、未来社会,更有利于现代化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培养,宜于发扬提倡。

三、情感方式

情感包括与占有欲的冲动相联系的情欲、合乎理性的伦理情感——情致及情操三个层次。佛教把印度民族文化精英对“理智的灵魂”的追求之热情发展臻极,力倡以理、以智胜情,超越低劣情欲的冲动,通过深观无我、体证心性,把生命能量转化为摆脱我执的智慧与慈悲。佛学尤一反印度种姓制度的人为界限,高标众生平等,视众生如父母子女,将摆脱了占有欲的慈悲喜舍的神圣感情扩充至无量,发普度一切众生的宏愿,崇尚为救度众生忍受众苦、牺牲自己的勇猛精神。

中华传统的情感方式,受农业宗法社会的制约,只发达了中层次的世俗伦理情感,情感的表达方式被儒教严格限制在三纲五常的规范之内,以血缘亲族关系为中心向外扩散,以孝事父母为本,延及于家族、君王,《礼记》曰:“人道,亲亲也。”这种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亲亲”伦理情感,不离我、我所执,较之佛教等视众生的无缘慈悲,无疑过于狭隘,难免产生亲亲而妨害公众利益、酿成亲族之间及亲族之外的复杂社会矛盾等弊端。当然,中华古代也有“天下为公”的理想,五常中的“仁”可发挥出超越亲亲的博爱思想。正是由于这种相通点,佛教的无我、大慈大悲、舍己利他等思想,才易于被中国人接受,这种超越血缘关系乃至超越人际关系的慈悲情怀,大大扩展了中国人的伦理视野和感情畛域,丰富和深化了民族情感方式的内涵,赋予直到近今的无数中华志士仁人以大公大仁的高尚情操,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当然,佛教在华流传中,也受中华伦理感情的影响,如印度佛典中原为互相怜爱的夫妻关系,译汉时成了“夫视妇”、“妻事夫”(《善生经》),淡化了丈夫对妻子的义务,以顺应汉地夫为妻纲的不平等观念,使中国佛教在某些方面具有了中国式的封建性。在今天,应剔除此类因方便随俗而有的封建性因素,发扬佛教原有的平等、慈悲、谦和的思想。

四、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包括思维模式与致思途径两个方面。思维模式,指在思维中把握世界的整体联系的定格。印度佛教的思维模式,总的说来是“一心缘起论”,这种思维模式从心解脱的本旨出发,不假设任何心外的实体去追逐求索,而是从现象中概括出的普遍规律缘起法则着眼,把万法看作各种条件、因素互相联系的集合体或系统,此中心识始终起主枢作用,解脱与系缚、生死与涅?、凡与圣、迷与悟,关键唯在我人之一心。如实觉知自心,调御自心,乃根本的觉悟、解脱之道。佛教哲学的认识论、本体论、心性论,皆依缘起法则观察而建立,为一心缘起论的深化。

致思途径,即认识方法,这是佛教智慧之学的根本。佛教主张的认识方法,兼具东西方认识论之长,既重闻思得慧,通过逻辑推理、因明论辩而破除邪见、树立正见,又重超越理性思维、逻辑思辨,通过瑜伽禅定的调心,调动潜在直觉功能,用超越言思的无念心去契证不可能由言思实证的实相。而且,在佛教慧学中,思辨与直觉是统一的,直觉为思辨的必然归宿,思辨为高级直觉的必由之途。

中华儒道等学的思维模式,是一种以人身小天地类比宇宙大天地的天人合一论,儒家以这种思维模式“明天人分际”,效法天道以立人道,为三纲五常的伦理准则建立理论依据;道教则以这种思维模式探究长生不死、与道合真之道。两家在作理论探讨时,都多用辩证逻辑而少用形式逻辑,多用类比推理及取象的抽象思考,从万象中取某种简单的象数,如阴阳、五行、八卦等,模拟宇宙万物的内在结构,其认识方法可以说是辨证的,取象的、重直觉的。儒家讲“无思无为”,道家讲“涤除玄览”,都懂得用一种超越理性思维的直觉去认识形而上的道。大体而言,中国人不喜欢烦琐精细的逻辑推理,而重在从伦理中心的实用理性主义出发,着眼于以伦理实践为中心的所谓“道之大本”,而且将此道之大本落实于简易的行为法则。正是在重辨证方法、重超越性直觉、重论理实践的共通点上,中国人接受了大乘佛学尤中观之学,并以其高度的辨证思维能力与直觉的悟性,从体用、性相、理事等角度,把印度佛经中蕴含、在印度未能得到应有阐释发挥的佛学最深义理阐发得淋漓尽致。尤其是禅宗,以一种简易的实践法则总摄了印度佛典的精髓,突现出中华思维方式的特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表面上使中国佛学带有中国式的玄学化的色采,骨子里其实更好地总结、发挥了印度佛学的神髓。佛教之学尤华化的佛学,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思维能力,深化了中华玄学,深深施其影响于儒道二教,促成了宋明理学的孕生和宋元道教的鼎革。然而,因中华本有轻逻辑思辨的思维习惯之障碍,印度佛学发达的逻辑思辨之学未得到应有的阐释发挥,因明学还未被全部介绍进来,便被束之高阁,重精密辨析的法相唯识之学,数传即绝,印度佛教重辩论的学习方法,也未被汉传佛教界普遍采用。尽管如此,佛学推排入微的逻辑思辨,因明之学,条分缕析的思维方法,给中华文化肌体中输入了一种新鲜的血液,对中国学者的治学方法、思维方式,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发扬、发展印度佛学的逻辑思辨、因明之学,对改变民族文化轻逻辑思维的缺陷,提高国人的理论水平,无疑大有裨益。而中国佛教祖师本着民族思维方式之长,所发挥建立的华化佛学,从思维方法看也蕴含着高于西方科学思维方式之点;应予继承发展,不容轻视而唯以印度、XZang佛学为正。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