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教弘传与民族文化心理(2)

中华民族的这种现世主义人生态度,与印度佛教出世主义人生态度之间的龃龉,形成佛教在华弘传的最大阻力,决定了佛教被中华民族全盘接受的难度。尤其是偏重于个人解脱、出世意味较浓的佛教小乘法,更难在中土扎根。

中华民族的这种现世主义人生态度,与印度佛教出世主义人生态度之间的龃龉,形成佛教在华弘传的最大阻力,决定了佛教被中华民族全盘接受的难度。尤其是偏重于个人解脱、出世意味较浓的佛教小乘法,更难在中土扎根。只有高唱普度众生,以世出世间为一的大乘佛教,才易于被中国人接纳。所谓“东土有大乘气象”,这种大乘气象,便是本有儒、道等文化熏陶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儒、道两家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精神,集中表现了在现世主义的文化母胎中孕育的中国哲人的人生态度,它与大乘宗旨的相通点,决定了中华民族对大乘佛教的开放态度。作为汉传佛教主流与代表,被认为华化味道最浓的禅宗,讲求现世的乃至当下的顿悟,提倡“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反对片面出世,明显地表现出顺应中土现世主义人生态度的特征。而直到今天,社会上多数人尤其文化层次较低的人们对大乘佛教的接纳,主要是从本民族传统的神祇崇拜的原始信仰角度,祈祷供养佛菩萨,祈求慈悲法力的佑助,满足其治病、发财、求偶、生男育女等世俗的愿望,不出传统的现世主义立场。

大乘佛教被中国人尤其中国文化人接受的又一起点,是本有文化中象庄子那样富有超越性的自然主义出世思想,深受这种思想陶冶的中国文化人,往往内道外儒,在积极人世中深怀精神上超越世俗而得豁达自在的追求。尤其是当他们不得显达于世、为时所用时,这种追求更易上升为第一需要。佛教的出世主义,尤其是华化的禅宗,正好适应了中国文化人的这种精神需要,以其更为超脱博大的境界,赢得中国士人的向往,把他们的精神层次从庄子“逍遥游”的基地升华到菩萨以出世间心人世、即世间而超越世间的境地,教给他们一种积极用世而又超然物外的生活艺术,培养出象白居易、耶律楚材那样既有作为而又保持内心超然宁静的士人典型。

另一方面,作为对极端现世主义的必然补充,中国人,尤其是深受剥削压迫、不得人生幸福的劳苦大众和饱尝世味秋荼的乱世之民、失意之人,也会产生憧憬来世幸福乃至永恒安乐的宗教需求。大乘佛教的净土法门,正好填补了本土文化在这方面的缺陷,满足了中国人精神上追求出世间的需要,成为流传最广的大乘法门。

总之,印度佛教理性的、中道的出世主义人生态度,一方面决定了佛教在极端现世主义笼罩的中土弘传的难度及其中国化的形态,另一方面,则升华了中土本有的出世主义,填补了中土现世主义文化的缺陷,满足了中国人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对于社会心理之平衡、人心之净化、社会秩序之稳定、文化的发达、人智的开通,无疑起过重大的积极作用。而中国人仰赖神佛佑护以满足世俗需求的信仰所发生的消极作用,主要应归咎于传统的神灵崇拜和极端现世主义人生态度。佛教的人生态度被中国人如法地、全盘地接受者虽然不是太多,但它在中华文化百花园里独放异采,引人注目,毕竟深化了中国文化对人生的理性审视,开拓了中国人的人生视野。对于针治极端现世主义的庸俗性、浅薄性、保守性所必然导致的弊端——诸如今日还在危害社会、丑化中国人形象的耽溺声色、腐化堕落、“一切向钱看”,由贪执多子多福而造成的人口饱和,及盲目乐天安命的消极达观等,无疑很有裨益。因此,在今天仍应高扬佛法的人生态度,从积极方面发挥大乘本有的世出世间不二、以出世间心发达现实人生的思想,以有助于如实认识自己民族文化心理素质中现世主义人生态度的优点与缺陷,重铸新型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

二、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主要包括利(经济)、善(道德)、美(审美)、真(理论)四个方面,价值观的内在机制包括价值取向、实现价值的行为标准、价值判断的准绳和价值理想。印度佛教的价值观念,在经济方面,可谓十分注重经济发达,崇尚丰富华贵,重商业工巧。《杂阿含》第九一经载:佛陀开示少年郁阇迦的四种俗人在家得现法乐住的具足中,方便、守护、正命三种具足皆指经济生活,方便具足者,“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于彼工巧处精勤修行”,掌握谋生的技术,从事生产,求得钱财,并善于理财,不浪费,不鄙吝。大乘经典所树立的在家菩萨典型如维摩诘居士、善财童子,皆福慧双全,资财无量。大乘经中屡言以七宝布施,诸佛净土,无不珍宝满目,极尽富丽庄严,表达了佛教物质生活无限发达、穷极富贵的理想。当然,这种崇尚富贵福德的价值观念在佛法中始终与一法不执的般若智慧不相分离,虽崇尚资财无量而又提倡勤俭节用,虽提倡自己勤俭节用而又号召毫不吝惜地布施众生,出家僧尼更以贫穷至身无长物、乞食为生为如法,表现出佛教的经济价值观是既崇尚经济发达而又超越财利,乃至重智轻利的。在道德价值方面,佛教崇尚遵守世俗的伦理法则,父慈子孝、夫妇互敬互爱,其对父母与子女、夫妇、朋友、师生、主仆之间的伦理义务,都从对等的角度予以指示。佛教尤崇尚大慈大悲、无条件利他,乃至牺牲自己救度众生的精神。在审美思想方面,佛教以清净不染、慈悲智慧为美,佛教徒珍爱的莲花,代表了佛教的审美观念。在求知方面,佛教可谓极端重智的典型,以如实知自心及宇宙万法之真实为全部教理行果的核心,《法句经》中“若人寿百岁,不见最上法,不如生一日,得见最上法”一偈,最能表现佛教重智求真的价值观念。佛教的价值取向,可以说以精神解脱而获涅?、自性圆满开发为特点,是向佛陀等圣者看、向内看、向前看(努力不懈以期未来的解脱)的。在实现价值的行为准则方面,佛教重解脱的价值,以自制其心而得自在、转变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为贵,《法句经》“彼于战场上,虽胜百万人,未若克己者,战士之最上”一偈,集中表达了佛教的行为准则。在价值评判方面,佛教以解脱与系缚为尺度,区分染净、圣凡、迷悟。在价值理想方面,佛教以圆满开发自性潜能的佛果和清净庄严的净土为最高理想,为人生向上之究竟归宿。佛教的价值观念,从总体来说是一种中道的出世主义价值观,虽以解脱生死系缚、超凡人圣,获得永恒的幸福安乐为价值取向,却也重视俗谛意义上的经济生活的发达和伦理生活的完善。重智重乐,福慧双圆,可谓佛教价值观的基本特点。

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总的来讲以农业宗法社会的现世主义为特点,民间喜欢悬挂的福禄寿三星画,集中表现了中国人现世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经济方面,重农轻商,重义轻利,不患贫而患不均。在道德方面,以恪守三纲五常的道德信条为绝对义务,尚忠孝礼义,表彰淳朴仁厚、安贫乐道。在审美方面,重自然,轻人为,贵人与自然之间、人伦之间的自然和谐。在求知方面,崇古圣先贤,重学有本原,述而不作,其求真之指向主要在人伦道德方面。其价值观念尤以注重传统为显著特点,价值取向多向古代、向后看,价值实现的行为准则唯重在道德伦理,价值评判以因袭的传统礼、道、理为衡量一切价值的最高尺度,价值理想是尧舜周文等古圣先贤的人格样板,及古代圣人之治的自然和谐的理想社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