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灵魂从静态到动态,从宏观上讲,是由于个体灵魂自我知觉意识的复苏或主的能量的动因所导致的。此时,个体灵魂产生了差别相,知觉意识开始复苏,自由意志也随之启动。他可以选择去灵性世界,从事对至尊主的奉献服务,也可以选择去物质世界,从事创造、开发活动。当个体灵魂进入物质世界时,便介入了时间、空间及思维的概念,他的第一个身份就是创造物质宇宙的大梵天。随后,由于业报关系,他便一步步堕落,投胎转世,轮回流转。 通过自力而觉悟的个体灵魂最高可以达到涅槃的境地,回归梵光。但如果有幸得到纯粹奉献者的仁慈,通过灵性知识和瑜伽程序,培养起为主做奉献服务的心态,他不会再满足于达到涅槃和梵光,而会超越于这两者,直达灵性世界,参与主的逍遥时光,为主做爱心奉献服务。 五、放弃执着,择真而终: 有的佛教徒对其它有神论的宗教持有这种观点:“为了自卫,人类创造了上帝,靠上帝得到保护、安全与依怙,就像小孩依赖父母一样。为了自存,人类想出了灵魂(神我)不灭的主意,俾得亘古长存。由于他的愚昧、懦弱、恐惧与贪婪,人类需要这两件东西来安慰自己。因此,他紧紧地、狂热地抓住它们。”(《佛陀的启示》-罗侯罗·化普乐著)这种看法实属边见。要知道,灵魂、真我的存在不仅来自天启经典的知识,也是靠诸多高僧大德经过累世修行证悟到的,并非源自空想。它至少比佛教的以“我”证得“无我”要符合逻辑得多。如果说,其它宗教是紧紧抓住上帝与灵魂不放,那么,佛教徒何尝不是紧紧抓住“无我”和“空义”不放呢?平心而论,佛陀向众生展示的对“无我(假我)”的觉悟的确来之不易,佛教徒依据佛陀的理论的确也能达到解脱的层面,但这并不妨碍在“去除妄我”的基础上向上更进一步,达到“明心见性”。只有“明心见性”,才能“契合本性”。 佛法的目的是帮助众生从物质世界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达到涅槃佛境。但毕竟佛境亦非恒常。“汝今当观诸佛境界悉皆无常。诸行性相亦复如是。一切诸世间,生者皆归死,寿命虽无量,要必终有尽。”(《大般涅槃经》)佛陀所有的教诲都仅触及物质世界,对于解脱之后的情势,则未谈及。佛陀说:“我所说法,如爪上尘,所未说法,如大地土。”(《升摄波经》)达到涅槃、回归梵光的短暂解脱(仍会重新轮回)毕竟在本质上不同于彻底解脱(永不轮回)。孔圣人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每位修行者应该敢于超越宗教法门教理的束缚,放下门户之见,无畏无惧,以大智慧认真思考,方不枉度过人生一世。只有契合本性的法门才是究竟法门,而要得到这个法,就必需“明心见性”。明心需除障,见性当察理。(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