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略论佛教的荣辱观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2006年3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良好社会风尚,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各地佛教界积极响应,结合佛教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研讨和宣传活动,出现了“知荣辱,讲文明,树正信,促和谐”的新气象。荣辱观是社会伦理道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佛教一向十分重视伦理道德,在荣辱观方面不仅与以“八荣八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许多共同之处,还有着不少特殊的启示,发掘、弘扬和借鉴佛教的荣辱观,对于加强佛教的自身建设,提高广大民众的道德意识,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荣辱观的本质内涵

所谓荣辱,“荣”即光荣、荣誉,是情感上的一种满足感,“辱”即羞耻、耻辱,是道德行动主体的羞耻之心,它们构成行动主体的行动动机。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又说:“知耻近乎勇。”孟子认为凡人均有善端,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荀子说:“人不知羞耻,乃不能成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近代维新名士康有为也认为羞耻心是“治(政)教之大故”。佛教认为人类具有“智慧、坚忍、惭愧”三大品质,是六道众生中最殊胜的,并将“惭耻”喻为最整洁庄严的服饰,如《佛遗教经》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愧,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由此可见,荣辱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是人们道德诉求的内在动力,是圣贤藉以行教化的一大枢机。也因此知荣识耻在中国传统道德建构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长期的社会及文化发展过程中,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种宗教、各类社会,形成了不同的荣辱观,它们构成不同人群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成为反映人们的道德与价值取向、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尺,成为规范人们言行,乃至左右社会舆论的一种强大力量。

二、佛教的两重荣辱观

佛教不仅是一种哲理型的宗教,更是一种伦理道德型的宗教,正如《七佛通诫偈》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因而佛教对于具有改过向善作用的荣辱意识非常重视,可以说是千方百计地加以发掘,积极引导。数以万卷的佛经详细描述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言行可说、应做,什么言行不可说、不应做;对于善或可说可做的功德之事,极尽赞叹、举扬,对于恶或不可说不应做的罪过之事,大加诃斥、贬抑。真是“世上好语佛说尽”,佛教在“名教”上做的功夫,在世界上各种宗教和思想体系中都罕有其匹,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宝藏。

佛教的荣辱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乎是非善恶的道德性荣辱观,一类是超乎穷通祸福得失的超然性荣辱观。

1、关乎是非善恶的道德性荣辱观。佛教对其心理机制和作用有相当详细的描述。释道世集《诸经要集》卷第九云:“夫理之所穷,唯善与恶。顾此二途,倏然易辨。幽则有罪福苦乐,显则有贤愚荣辱。爱荣憎辱,趣乐背苦,含识所必同也。”《广弘明集》卷第十谓:“夫化由道洽,政以礼成,荣辱所示君子,刑罚所御小人。”佛教通常用“惭愧”表示耻辱之感,将“惭”和“愧”定为11种善心所中的两种,而将“无惭”、“无愧”定为26种烦恼心所中的两种。《俱舍论》卷四对惭愧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谓崇敬诸功德及有德者之心为“惭”,怖罪之心为“愧”;第二种解释谓自省所造之罪恶而感羞耻之心为“惭”,以自己所造之罪面对他人时引以为耻之心为“愧”。《北本大般涅·经》卷十九载,“惭”是自己不造罪,“愧”是不教他人造罪;“惭”是自心中感觉羞耻,“愧”是自己之罪向他人披露时,感觉很羞耻;“惭”是对人之羞耻心,“愧”是对天之羞耻心。

不少人学佛,由于缺乏惭愧心,知而不能行,常为名、利、情所困,引起极大的困扰与不幸,所以培植惭愧心,以种种方便忏悔业障,就很重要。《大智度论》卷三说,僧侣若依品位,分为四类,而首屈一指即是惭愧僧,因为他能持戒不破,身口清净,能分辨好丑,具足惭愧心与羞耻心。佛陀曾应阿耨达龙王的央求,讲述无欲之法,并谓诸菩萨,若要修持清净行,当得十六种大力来调摄身心,其中一项是惭愧力,意指菩萨有了惭愧心,才能远离一切罪业,兴起各种善法。近代高僧印光法师就自号“常惭愧僧”,他在其《德育启蒙》中专门列有“知耻”一章,谓“耻之一字,其利无穷,有与圣近,无与兽同。惭耻之服,无得暂卸,我佛训诲,庄严第一。”另外,佛教还为信徒克服业障重、惭愧心力不足制订了各种忏悔的方法或仪轨,如僧人定期的诵戒、布萨、羯磨,普通信众有针对性的礼佛、念佛,诵经、持咒,布施放生、坐禅等等。《慈悲水忏法》卷下:经中佛说有二种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又云:有二种白法,能为众生灭除众障。一者惭自不作恶,二者愧不令他作。有惭愧者可名为人,若不惭愧与诸禽兽不相异也。是故今日至诚归依于佛,如法忏悔……。

2、超乎穷通祸福得失的超然性荣辱观。佛教作为一种出世性的宗教,对于世俗的所谓苦、乐、利、衰、称、讥、毁、誉,持一种超然的态度,要求尽力看破、放下,难忍能忍,乃至做到“八风吹不动”。如《菩萨璎珞经》卷第七:“立志度无极,受形虽被谤,不为荣辱屈,故号人中尊。”三论宗吉藏撰《维摩经义疏》卷第六:“于诸荣辱,心无忧喜,不轻未学,敬学如佛。”禅宗达摩祖师“二入四行”谓:“云何报怨行?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逐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本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怨进道,是故说言报怨行。第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永嘉证道歌》也云:“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道宣律师在《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云:“得失荣辱皆本业缘,违顺风来故无忻戚也。”相传苏东坡曾撰一偈赞佛:“巍巍丈六身,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