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内在敌人还在那里,只要我们仍受其控制,就没有永久的快乐。了解到打败这个敌人的需要是种真实的体悟,培养出一种想要克服它的强烈欲望是种追求自由的企求,在术语上称之为“出离心”。因此,分析我们的情绪和内在世界的修行是非常要紧的。 经典说想要克服第一种层次的苦“苦苦”的欲望,甚至动物都自然有此想法。至于想要从第二种层次的苦“坏苦”中解脱的企求,并非是佛教修行道所特有的。经由三摩地追求内在的平静,许多古代印度外道的灵修之道都是相似的。然而,企求完全自轮回解脱的真正热望,只有自认识第三种层次的苦“行苦”才可能产生,于此我们了解只要我们还在无明的控制下,我们就会受制于苦,而且将无永远快乐之处。也许可以这样说,认识第三种层次的苦是佛教修行道所特有的。 问题解答 问:是否可请法王解释,为何业报有时立刻就来?为什么在其他情况下要等好几世业报才会出现? 答:业本身的强度会是因素之一。另一个因素是那个业报要成熟的其他条件齐全的程度,这得依其他的业行而定。世亲在《阿毗达磨俱舍论》(Abhidharma Kosha)中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说,一般而言,最强的业会先有结果。如果某一个业的强度和另一个相等,那么个人最熟悉的那个业会先成熟。然而,这两个业是一样强和一样熟悉,那么先造的业会先有果报。 问:就业报而言,思想和行动是不是有所不同?换句话说,思想能造成业吗?以及业能造成思想吗? 答:如我解释过的那样,佛教对业的概念并不只限于身业,也包含意业,或我们可称情绪的活动。例如,我们谈及贪心或伤害的意图的业,这些都不必然要显现在行为中。有人可以完整而仔细地想过这些念头而完全不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因此这些行动的某种完成真的可在精神层面上发生。 再者,有一些类型的行动不必然会有立即性的动机或意图,但由于过去业力的制约,有人可能会有某种行动方式的倾向。这是说有些行动可以是非因动机的结果而产生的,而是业习倾向的结果。 注 释 一、 “业”这个用语是从梵文“Karma”来的,意指“行动”。它在印度哲学中有三种主要的意义。第一种意义是把业视为一种仪式行为,也就是牺牲祭祀,这存在早期的吠陀和弥曼差(Mimansa)哲学中。第二种是把业当成人类行动的一个特定范畴,也就是污染的和受限的行动,在数论瑜伽、无二性、薄伽梵歌和佛教中都可找到这种用法。第三种意义并不把业当成一种行动,而是把它当成一种行动的理论,特别是决定因果的行动理论。这里指的是第三种意义。 二、 《中观四百论》第八章,第十五颂。 三、 见世亲《俱舍论》第三章和第四章。 四、 有关这个主题的较完整讨论,请参见Dialogus with Scientists and Sages: The Search for Unity一书中。此书由Ren'ee Weber编辑,Routledge and KeganPaul出版,London, 1986。 伍、灭谛 第三圣谛是灭谛。在这里,我们必须问自己以下的关键问题:涅槃是什么?解脱(moksha)是什么?灭(nirodha)指的是什么?以及真的可能成就灭吗? 如果我们回答因为佛陀在经典中曾提到过,所以我们必须接受解脱是可能的,我不以为那是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反省提婆在《中观四百颂》中提出的要点,也许是有帮助的。他论道,当我们在谈究竟真实或空性时,我们必须了解到,对空性的了解是不必依赖经典的权威的。我们可以用批判性的分析和推理去逼近它。 佛教主张有一个向我们显现的现象范畴,可被直接认识,因此不需以任何逻辑证明它们的存在。第二个现象的范畴对我们而言也许不明显,但我们可以用推理的过程来推论其存在。这在术语上称之为“稍微隐晦现象”。空就属于这个第二种范畴。(注一) 既然我们能推论空的真理,我们同样也得接受经由推理过程也可推论到解脱。就如龙树讲的,对解脱的真正了解必须建立在时空的了解上,因为解脱和透过空的体悟而完全去除灭止妄念与苦受是没两样的。因此,解脱的概念和空的概念紧密相连,就像空可以经由推论成立,解脱也一样可以。 有关空与解脱的密切相关,弥勒菩萨《现观庄严论》(Abhisamayalamkara)中,有一段处理第三圣谛的文句,包含对十六种空性的广泛讨论。月称的作品同样清楚地讨论了解脱是胜义谛(因此和空相关)的事实。因此,似乎我们对解脱可能性的接受是我们了解空性观念程度的函数。 一、空性——“无我”或空性的四种诠释 当我们谈到佛教的空时,很清楚地我们是指缺乏什么东西,是一种否定的形式。相同地,无我也是种否定的形式。为什么要坚持绝对的否定呢?再一次让我们暂停一下,想想我们自己的经验。 让我们想像因怀疑附近有一些具威胁性的东西,所以我有点害怕。如果我有了我可能错了的想法,那可能只是内心的投射,虽然这会减少我的害怕,但不能完全驱散它。然而,如果我有那完全是种错觉,那里根本无任何东西,那不过是我的想像而已,而且,如果我的否定是绝对的,那么它对驱散我的害怕当然就会有立即性的作用。问题是:如果是这样,什么真正被否定了?被空掉的是什么? 根据经典的说法,在这个例子中的空是指否定的对象不见了,也就是我们害怕的东西不见了。然而,这样尚未完全解释事情,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去了解否定的对象真正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关键真正在于我们如何在无我的脉络下了解我。个人依据自己对佛陀无我教法的哲学诠释,在这里各自所认为的否定对象就会不同。 就以把对“我”的认定当成一个否定的对象的这件事来谈,佛教文献呈现各种层次的微妙性。例如,在某一层次上(注二),“我”被认定是种实质性的真实,就如存在我们每人身上的灵魂一样,因此,在此脉络中,无我就是指对一个实质性的真实,对自主的造作者或对永恒灵魂的否定。 接著是唯识宗的诠释,唯识派不把对实质性的真实及永恒灵魂的信念当成根本无明,而是认为相信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才是无明。唯识派的人视心物二元的错误信念是根本无明,当与无我相关时,这个信念正是否定的对象。 第三是中观自续派对空性的了解。根据这派的说法,虽然事物的存在是因缘和合的结果,以及虽然事物存在的状态多少依于我们的认知而定,尽管如此,事物还是有某一程度的自性。这个学派所否定的是事物独立于认知之外的主张,这也是他们所了解的空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