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第十五集)(3)

「或坐走」,坐的时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有一个小朋友,他们学了以后,刚好跟妈妈到朋友家里去。他母亲在打电话,用行动电话打,他就跟他母亲说:妈,你坐。他妈妈说:你赶快坐。他接著又说:

  「或坐走」,坐的时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有一个小朋友,他们学了以后,刚好跟妈妈到朋友家里去。他母亲在打电话,用行动电话打,他就跟他母亲说:妈,你坐。他妈妈说:你赶快坐。他接著又说:妈,你坐。他妈妈说:叫你坐就坐,你怎么都讲不听?他说:妈,你没坐,我不能坐。学圣贤学问首先要老实,所以孩子这样老实,很容易有成就,我们当长辈的要成就他这种学习的心。所以当孩子让你坐,孩子给你夹菜,你都要欢欢喜喜接受。

  有一个老师他们刚好出去旅游,结果很多年轻的老师都冲在前面上车,因为没学过《弟子规》,都坐在前排。因为这个老师已经学过《弟子规》,她一上去就想劝一下这些年轻老师往后坐,把前面的位子应该让给长者。这个时候怎么办?她也是「怡吾色,柔吾声」,她马上说:女士优先,你怎么都不让我们坐?用比较缓和的语气跟他们讲。这位老师她又马上坐下来,坐在前面一点,然后有一位年长的老师一起来,她马上站起来:这位老师,您坐这儿!就引这位老师来坐。没有用言语劝,用什么?用行动来劝。所以我们处处要善巧方便。

  结果到了旅社去,她一些同事马上就把整个房间的灯都打开,为什么会这样?人觉得我花钱是老大,所有的电,所有的水,我就尽力去把它花。其实不然,电是不是我们的?地球的能源是不是我们的?不是,地球的能源应该是属於世世代代的人都应该可以拥有。假如在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么浪费,统统把它花掉了,可能后代子孙不知道会怎么看我们。所以做人要对得起上,对得起下,水也要节俭,不可以浪费。假如人对於这些能源不珍惜,对於水源继续浪费的话,那往后最后一滴水将是什么?将是人类的眼泪,因为到头来,可能因为水而打起仗来都说不定。这些对於所有事物应该珍惜的态度、勤俭的态度,一定要从小藉由这些生活情境去教导。

  很多孩子学了以后,坐电梯他也都让长者先走。但是孩子才三岁、四岁,年纪都还小,这时候能不能我们先走?不行,到时候那个电梯门关起来,就有危险。所以,他比较年长的时候,可以服务长者;当他比较年幼,在坐电梯的时候,还是要让小朋友先走,比较安全。

  我们看下一句,『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古代客人到家里来,我们晚辈一看到,「您要找我父亲」,他就马上去叫父亲。假如父亲不在,他一定会恭恭敬敬回来跟这位长者报告,甚至於会询问长者:请问您有什么事吗?我可以通知我父亲,再去跟您报告。在接待的过程当中,就训练一个孩子处理事情有恭敬,处理事情有始有终。有时候我们交代学生去找某个人,结果一去找就没有再回来,后来找他来:你找的怎么样?没找到。他不习惯说没找到,他觉得他已经完事了,其实还要再回来报告,有始有终,对一件事情负责任。

  我们这一句教诲把它延伸成接待的礼仪,接待客人的礼仪。诸位同修,您的孩子您有教他接待的礼仪的举手?这个很重要,礼是人与人之间很优美的距离,当我们不懂礼的时候,给人家的印象就不好,人与人之间可能就会有一些误解、一些磨擦。我们看看现在的现况,孩子在家里,长辈来了,阿姨来了,叔叔来了,孩子正在看电视,他会怎么接待?看看阿姨,然后往屋里面喊「妈,阿姨找你」,继续看他的电视。然后长辈出来:这个孩子!来来,我们这边坐。有没有教?没有教,你愈晚教就愈难教,所以接待的礼仪一定要落实。

  我们在学校里面也同样是遇到这种情况,隔壁班老师来找,学生一看到,也是打开他的嗓门喊老师,这都没有恭敬。有一次几个小朋友,我们一起教导他们接待客人,这句教诲不只要用说的,一定要让他们用做的,现场示范,你当客人,我当主人。所以他们学得不亦乐乎,还角色替换。结果学完刚好中午吃饭,也很巧,就来了一个阿姨,当他们听到门铃声的时候,六个人饭都不吃了,要干嘛?接待客人。僵持不下,六个人排成一排,准备接待客人。门一打开,六个小朋友深深鞠躬:阿姨好!结果这个阿姨不敢进门,她说受宠若惊,假如我们的下一代孩子都像这样,那一定很有希望。

  进门就教他们要摆拖鞋,怎么摆?一定是顺著客人一走进来,马上就可以穿下去。所以仁爱之心在哪里落实?时时处处为人著想。你这么一讲,孩子就愈来愈细腻。一进门来:阿姨,你先请坐,我去帮你倒杯水。然后就恭恭敬敬倒了一杯水,说:阿姨你稍等,我去叫我母亲。这就是接待的礼仪。有一个母亲,她常常接待客人的时候都会切一盘水果。有一天刚好她不在家,来了客人,结果她一进门,看到桌上也有一盘水果,她的孩子才小学。所以上行下效,我们好好表演,孩子无形当中都在学习。

  在公司里面,我们也应该落实这一条教诲。比方说同事的朋友来了,可能公司也满大的,刚好你碰上了,你能不能跟他说「他在那里」,这样就显得有点失礼。你可以「你请坐」,给他倒一杯水,「我去帮你叫」。这个客人会感觉到公司气氛很好,很好相处,留给人家非常好的印象。等你的同事来了,看你还帮他的朋友倒水,他的内心很高兴。所以这点点滴滴的付出,都在拉进了同事之间的距离。还有,假如有客户来找,刚好要找经理,能不能说「经理在那里开会,在那一间,你去吧」?假如这个客户走到经理办公室,一打开,刚好在开会,那会很尴尬,他是要接待还是要继续开会?所以我们这些细微之处要谨慎、要小心,不然连客人都接待不好,有没有可能被重用、被提升?不可能!小事办不好,怎么可能办大事?

  所以接待客人最好也要做训练,让每个人很清楚,这些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应对。当然训练可以短时间之内达到效果,而更重要,长远的是要教育,让人在做这些行为的时候,是打从心里生欢喜,所谓诚於中,自然而然形於外。很多同修就说,有些规矩我都不懂。不用紧张,只要我们是用恭敬心去做,对方的感受也是很好。自然在做的过程,我们就会慢慢积累很多的经验。

  在政府单位,接待就更重要,不然我们无礼是丢谁的脸?丢整个单位,整个国家的脸。有个政府主管打了一通电话到其他部门去,一个年轻的研究生接的,态度不大好,他说:我找某某某。不在!去哪里?不知道!就把他挂下去了。结果这个主管很生气,开始调查,到底是谁接的电话?最后这个研究生的命运是什么?被解雇了,开除了。后来整个单位接起电话都:你好,请问找哪位?风气大变。当然除了怕丢饭碗以后,更重要的,还是要升起对人的尊敬。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