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要去掉这二十种错误观念(4)

所谓科学本身是不断发展的,有些认识并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全面的,有些没发现的并不是不科学或不存在,即使发现了的也看人怎么看待和对待。如生物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米丘林遗传学派和摩尔根遗传学派。摩尔根学

所谓科学本身是不断发展的,有些认识并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全面的,有些没发现的并不是不科学或不存在,即使发现了的也看人怎么看待和对待。如生物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米丘林遗传学派和摩尔根遗传学派。摩尔根学派认为,生物体中存在决定遗传的特殊物质——基因;而米丘林学派否认这种特殊物质。曾几何时将摩尔根学派说成是伪学派、反动科学等。到了20世纪5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证明摩尔根学派是正确的。人受观念所左右往往很难认识事物的全貌和本质。而这些观念是后天形成的,与人的本性,人的生命本质之间有一层隔膜,这层隔膜是业力组成的,它将人的本性严密封闭,使人陷入无尽的迷中。人在观念的左右下背离佛法,在尘世中尽情享乐,虚度年华,在道德上逐渐坠落,在不知不觉中造下难以偿还的罪业,直至彻底毁灭。而信佛修佛则是不断破除这种观念,消除这种业力,使人的本性返出来,达到至纯至善的境界最后同化佛法,使生命得以永恒。还有人虽然相信生命在六道中轮回,存在今生后世,也希望有个美好的未来,但不珍惜今生。在人生道路上碰到一点苦和难精神支柱就瘫塌,信念理想就破灭而不继续前行。在修行的路上碰到一点苦和难就打退堂鼓,放弃对真理的探求,把希望寄托在来世,总是想还是来世再修吧。这都是对佛法不坚定和正信不足的结果。佛法修行虽然希望有个美好的未来,但落脚点在今生今世,必须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中勇猛精进,清除一切不好的思想和行为,直至功成圆满。人生中的任何苦和难都是生生世世的业力形成的,业力消除才能纯净身体。提高心性,才能消除业力也才能往生,或走出三界,永离轮回之苦。业力不消除,永远都不会提高,留到下世仍然要承受。更何况下世有没有人身还难说,有没有机会闻到佛法也难说。

十五、注重表皮,忽视内在的变化和提高

现代医学对于人体的解剖应该说已经十分清楚明了,人们往往就以为人体就是这样的了,人的生命就是有活力的人体,因此,人生的理念、人生的追求、人生的价值等等都是为了满足这个人体的需要,生活质量、生活档次的提高都是以这个肉体的需要作为衡量标准。如衣服主要是为了保暖,食物是为了维持生理机能,房子是休息和保证安全的场所,出行工具是为了快速便捷和人体舒适。当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有人却起了贪心,希望更多更好一些,同时满足在社会上与人攀比时的虚荣心。人为了生存需要,按正常途径去努力获得生活所需物质无可厚非。但以为人生仅仅是为了这些,甚至不择手段去捞取、削夺他人的财物就有问题了,就是被尘世中的这些物欲迷住了心智。佛家说“人身难得”,有个人身是很不容易的,应该珍惜。珍惜就是应该遵循佛法,利用这个人身修行自己提高自己,而不是背离佛法而毁掉这个肉体。自杀、杀人都是在毁灭人体,其罪业很大。不择手段侵占他人财物会增加业力,也是在不知不觉中糟蹋自己,毁灭自己。有人说人体是个“臭皮囊”,不是说不应该珍惜他,而是指在修行中不要把他看得太重,不要怕他吃苦。如打坐时往往腿痛得很厉害,如果这时想这不是自己在痛,疼痛就会减轻。再比如,打坐时思想会翻江倒海一样难得入静,如果这时加一个“这不是自己在想”念头而排斥它,思想就能入静。人在修行过程中,慢慢就会发现人体并不是象现代医学解剖的那样。当天目开后内视人体,业力大的人呈灰暗色,随着业力的清除,身体会逐渐清亮起来,有病的人随之变得健康了,不再有疾病的痛苦。进一步会变得象白玉似的,甚至会光芒四射。再进一步用天目看呈透明体。同时,会在丹田部位出现金色的光灿灿的佛体(道家是元婴),随着进一步修行佛体会逐渐长大,这就是金刚不坏之体。而这时人肉身就象一个皮壳把已经修好的身体裹在里面。所以说人体是“皮囊”、“躯壳”的说法不是比喻,而是实实在在的描述。当然,这些是可遇不可求的,有的人只有开悟后才能看到。看不到的不等于没有达到这样的境地,只管修行心性提高心性,一切都在其中。

十六、以读经书的多少作为修行的衡量标准

现在常人社会有种普遍观念,人在社会上有所建树,有所创造,有所贡献,必须博览群书,学贯古今,积累丰富的知识,造就过硬的本领。凡饱学之士无不是几十年如一日日积月垒的结果。但在佛家看来,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的成就再大,积累的财富再多,社会地位再高,都是德所化来的,是前世的福报。一个业力过大的人,即使博学多才,学富五车也很难在社会上出人头地,有所建树,享受福报。常人不管其在一生中是富甲天下,还是穷困聊倒;不管是贵为天子,还是贱为乞丐都要根据其所带德和业的多少进入下一世轮回。德多者享受荣华富贵,德少者多灾多难。许多人还不一定能有人身。但佛法修行以修心为本,学佛者严格按照佛法修心去业,则会有很大的福报甚至走出三界,不再在六道中轮回。

佛讲的法是指导人修行的法门。读经书对于指导修行无疑是有好处的,但读经书不等于修行,如果把读经书当成了修行,把读经书的多少作为衡量修行的好与不好的标准就有失偏颇。人的根基有上中下,根基好的人往往悟性高、心性高,佛家经典似乎早就了然于心。有的人不修道已在道中,虽然看上去没看过什么书,受过什么戒,但心性很高,一思一念一言一行全在法上。也有人虽然看经书,但心性不高,思想念头不正,甚至有许多邪念,实际离佛法还很远。如果以看经书的多少作为衡量修的好与不好的标准,那岂不是说后者比前者修的好?!禅宗六祖慧能是目不识丁的樵夫,而神秀是教授师,帮助五祖弘忍讲经说法的,从掌握经书的多少看无疑神秀更胜一筹。但神秀只能悟到“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擦拭,莫使惹尘埃。”而慧能悟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以掌握经书的多少作为衡量标准,哪还有六祖慧能!

修行界有个故事说的是曾经有个行脚僧人走到一座山上,看到山坳有个地方被红光罩着,他想那儿一定有个世外高人就前去拜访,走到跟前发现是一个老太婆,老太婆口念“嗡嘛呢呗咪吽(niu)”,僧人一听老太婆念错了,就说应该念“嗡嘛呢呗咪吽(hong)”。谁知老太婆改念“嗡嘛呢呗咪吽(hong)”后再也没有光芒四射的状态。这主要是在此之前老太婆虽然念错了字,但心无旁鹜,心静如水。被除纠正后,其时时自责自己念错了,心里有了牵挂,心态不再平静。这个故事只是一个比喻,说明佛家经典只是引导人入道得法的阶梯,能不能修,能不能修出来全在修者能不能实修心性,能不能参空悟道。佛家经典掌握的再多不实修不悟法理也是白搭。现在有许多学者读了不少佛家经书,讲起来头头是道,但仍象常人一样喜怒哀乐悲惊恐,为了名为了利争争斗斗,这样实际上仍在门外,并没入道得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