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第23集(3)

面对比较年长的长者,我们说「老者戒之在得」。年老了都在这里患得患失,我们也可以善巧方便,引导长者把这些执着放下来。我们自己也时时抱持着这样的态度,做人只管自己对不对,只要自己对了,就问心无愧;而他人

  面对比较年长的长者,我们说「老者戒之在得」。年老了都在这里患得患失,我们也可以善巧方便,引导长者把这些执着放下来。我们自己也时时抱持着这样的态度,做人只管自己对不对,只要自己对了,就问心无愧;而他人怎么样回报我们,我们随缘就好,不要去计较,所谓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假如又开始患得患失,开始抱怨计较,那又造新殃。这辈子敦伦尽分就好,时时不忘提起佛号,放下这些恩恩怨怨,就没有恩恩怨怨拉住我们的手,拉住我们的脚,这样愈念佛,心里就愈笃定愈有把握。我们进入经文来看,「凡出言」,我们念一下: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很好用。我们跟学生之间,只要他说答应了,我们马上把这句说,「凡出言,信为先」。古代人确实对自己讲出来的话非常的信守承诺。在春秋时代,有个人叫做季札,季札他代表吴国要出使鲁国,他算是外交工作,在出使的过程,经过徐国,徐国国君就请他吃饭。在这吃饭过程当中,徐国国君就一直盯着季札腰带上面的这把宝剑。季札看到徐国国君的眼神,就可以知道他很喜爱这支宝剑,这是「视思明」,看了以后他就明白。但是因为按照礼仪来讲,代表国家都必须佩戴宝剑,所以他心里就想等我完成任务以后,再把这把剑送给他,他自己在心里暗暗这样想。

  后来他出使完鲁国又经过徐国,他就去要把剑送给徐国国君,结果不巧徐国国君已经去世了。季札马上就到他的墓前给他行礼,行礼完以后,就把他的宝剑挂在墓旁边的树上,他的仆人一看,就对他说:主人,你这样做太过了,因为你也没有答应要把剑给他;而且纵使你已经答应要给他,他也已经死了,所以根本不必要再把剑挂在那里。季札接着就说,「始吾已心许之」,我的心已经起念头要送给他,「岂以死背吾心哉」,怎么可以因为死,而违背了我心的承诺?古代人的信用是在起心动念上修。我们听到这样的故事,自己也觉得很惭愧,有时候失信,第一个念头还会想说怎么去解释一下,所以我们比起古人,确实感受到有一段差距。但是因为有差距才有进步,我们也时时去体会圣贤人做人的存心跟分寸,自然就能「德日进,过日少」。所以诸位同修,往后我们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起心动念,当你是这样的态度,感应会很快。

  另外,在汉朝东汉时代,有个官员德行很好,叫郭伋。郭伋他担任一个地方的地方官,当他在巡视人民的一些情况,突然有一群孩子跑到他的面前来,就对郭伋讲:大人,你下次什么时候再回来?郭伋就算了一下时间,然后对小孩说,我哪一年哪一天会再到我们这个地方来。说完孩子送他走了,也都散了。下一次郭伋又到这个地方来,跟孩子约定的时间还差一天,提早了一天,郭伋就跟仆人讲,我们今天不能进去,因为这样就失信于小孩。所以郭伋就在村外的野亭子过了一晚,隔天他才走进去,而那些孩子都在那里等着他。郭伋是做到了童叟无欺,纵使是再小的小孩,他也不愿意失信于他们。所以光武帝非常赞叹郭伋的德行,称他是「信之至矣」,他的信用已经达到极处。我们也要效法这些古圣先贤的精神,要做到「凡出言,信为先」。

  接下来,『诈与妄,奚可焉』。「诈与妄」,在我们佛家就算是妄言,所以这段话里面包括了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不可以欺诈、不可以妄言。假如我们去欺瞒别人,早晚纸包不住火,而且往往一句谎言出来以后,还要再用更多的谎言去掩饰前面的谎言,那会累死。

  我在前年带了一班的学生,其中有个孩子他父母离婚,爸爸又娶了个后母,他跟后母处的状况就不是很好。我刚接这个班,也很关心他们的状况,这个孩子因为已经两个月没有缴营养午餐,我就找他过来了解清楚,为什么都没有缴钱。结果他就讲,他们家情况很不好,很穷,他都因为弟弟没饭吃,都把这个营养午餐的钱拿去买面包、买牛奶。讲得我眼泪都快掉下来,恨不得马上就冲到他们家给他买一堆东西。结果我说:今天老师跟你一起回家。这个孩子马上很紧张:老师不用了!这个孩子的口才确实很好。我听了以后觉得有点不对劲,后来又打了一通电话给他后母,他后母把他讲得很不好。两边的说法差距太大了,所以不可听片面之词。

  有一天我开车要回家,突然在网咖店前面停下来,我说这家网咖是当地最大的,我就进去看一看!结果这么一进去,到了这个网咖最角落的地方,看到了我那个学生。他一看到我,整个脸都绿掉了。我最气人家欺骗我,所以他也很警觉,我就把他带出来。当然愤怒解决不了问题,我们还是要在这个时候赶快念佛,平息下来才能把事情处理好。我就告诉他,你这样欺骗老师,不对!我就马上把他带到家里面去,也跟他的后母道歉,但是在这个道歉的过程,我们确实也感受到后母对他还是比较不好一点,对自己的孩子比较好。小孩都很敏感,你对他不是很亲,慢慢那个距离就疏远。可是毕竟孩子已经六年级了,我们还是要引导他反省自己,修正自己。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