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第6集(4)

所以我们善体亲心,让父母时时有心理准备,而不会觉得很唐突。当然因为我的父亲一开始他也会有担忧,我要出去以前,他曾经就跟我说,他说这个很困难,教育的工作,几乎一千个人做,可能一、两个人都不见得能做得起

  所以我们善体亲心,让父母时时有心理准备,而不会觉得很唐突。当然因为我的父亲一开始他也会有担忧,我要出去以前,他曾经就跟我说,他说这个很困难,教育的工作,几乎一千个人做,可能一、两个人都不见得能做得起来。我就跟父亲讲,我说假如一千个人做,只有一个人成功,我们是要去了解九百九十九个人如何失败?还是要去了解一个人如何成功?要去了解哪个部分?如何成功!你去学失败干什么?但是我们现在往往有个惯性,都先看到很多人都做不起来,所以自己就被自己打败,都往坏处想。其实一个人想要找借口,要找一千个、一万个都没有问题;但是假如肯做,下定决心,还是可以勇往直前。

  我就跟父亲讲,我说假如这一个成功的人他必须具备很有财富、很有地位,他的家亲眷属还要当大官才能做到,那我一定做不到,因为我没有这些东西。但是假如这一位推展成功的人,他并不需要这些条件,而他需要的条件,我们也拿得出来,这个我要考虑。后来我就跟我父亲讲:老和尚他一个人到了台湾,也没有财富,身边也没有亲人,但是凭借着一个好学的心,一个慈悲的心,希望成就众人。有这一分真诚的心,感得很多好的老师给予他教诲,也感得很多好的护法来护持他,来帮助他。老人家一个人把佛法、把正法弘传到全世界,老和尚有真诚的心,我们也有真诚的心。父亲听完,也就没有继续劝说我。我就接着跟我父亲讲:父亲,我绝对不奢望中国文化在我的面前开花结果,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教育断了根,必须要再好几代人的努力才行;老祖宗几千年的智慧传承到我们的手上,假如断在我们的手上,我们对不起列祖列宗,我们也对不起后代子孙。

  深圳有个万姓宗祠,建得非常的庄严,我是第一次去礼拜万姓宗祠。一到里面去,我对着每一面墙顶礼三拜,内心在想,我们是救驾来迟,不知道让老祖宗掉了多少眼泪。所以这每一面墙的顶礼三拜,是代表一个很忏悔的心,希望往后能够尽自己后代子孙的一点责任。所以我跟我父亲讲,我说中国文化不在我们这一代断根,我就心满意足。

  后来去了海口三个多月时间,遇到过年,我也回到家里。一回到家,我们行李刚放下,赶快就跟着父亲一起回去看爷爷,看奶奶,因为当我们对爷爷奶奶很恭敬,父母一定非常欢喜。当天晚上回来,我跟我父亲坐在椅子上,我就开始也学习我这个好朋友,把这三个多月来所做的事,点点滴滴给我父亲报告。在这个报告的过程,我们提到很多孩子如何孝顺父母,我看到父亲在听我讲的过程里面,三度落泪。所以其实我也可以感受到父亲非常善良,他也希望别人的家庭、别人的社会可以更好。今天我们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尽心尽力去做,是养父母之心,也是养父母之志,去圆满父母服务社会的这个志向。因为父母用他们几十年的人生岁月成就了我们,我们一定要立身行道,这样才能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所谓大孝显亲。

  我们有个老师,她刚好去年的元宵节来听课,那一天她刚好坐在正中间,我对她印象很深刻。中心的老师当天还打电话给我,他说蔡老师,今天是元宵节,要不要停课一天?诸位同修,要不要停课一天?学习哪有休息的?有没有今天我们当父亲跟儿子说:儿子,我今天请假一天,今天我不当爸爸。我们当老师的,能不能跟学生说,今天老师请假一天,不当老师?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做孩子的好榜样,所以德行不能休息。当你延迟一天学习,我们的孩子可能就延迟一天接受到正确的教诲。所以那一天就如期上课,非常欣慰来的家长没有减少。

  结果她学习过程,只要听到好的故事,马上振笔疾书,开始写,所以我对她印象很深刻。三个多月以后,这位女士第一次走到讲台前面来跟我说话,她说老师每次讲完课很辛苦,所以她觉得不方便再来增加我的负担。可是今天因为她已经想要出来讲课,她觉得这么好的教诲,不能只利益自己家庭而已,要利益更多人,所以她打算回她的故乡文昌去教授《弟子规》。她是在航空站上班,也不是师范院校毕业,但是由于她这一分用心,相信她会进步得特别快。所以发心是重点,用心就是专业,只要用心,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把教育学好,把一些能力备足。

  俗话说「人有善愿,天必从之」。当她这一分愿心发出来,当她第一步跨出去的时候,她可能会摇摇晃晃,但是旁边这些同学会赶快帮她扶一下,很怕她站不稳。所以这位老师一说要去故乡教书,我马上把《德育故事》送给她一套,她接了非常欢喜。我说你以后不要再一直写,这些故事都在里面。其它一些第一线的老师也很感动,马上把他们的教学经验都跟她分享。所以这个老师她教学愈教愈好,来上课的孩子愈来愈多。刚好有一次她上到了「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上到这里的时候,她就买了一篮的荔枝,回故乡教这一句。教完之后,因为学了就要做,她当然是引导孩子了解到一切父母、长辈对家庭、对社会都有贡献,都值得我们尊敬。讲完以后,孩子也很有善根,马上拿着荔枝在他们的乡镇里面跑来跑去,一见到长者,马上就把荔枝给长者吃。诸位同修,他们的乡里,那一天弥漫着什么样的风气?敬老爱幼,敬老尊贤的风气。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