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二)

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命运

来源:http://manyuer.bokee.com     作者: 王翔

二、磨剑岁月

如果一个人对某种事情产生了难以了却的情怀,以至于孜孜以求,不达目标便寝食难安。我认为那一定是冥冥中的神力所然。虽然我眼见许多同辈中人一直顺利无比,乘风而去。但是我深感命运叫我不断地起落,也许是希望在这种苦尽甘来的背后,能够营造一个更为宏阔深远的境界。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对常规的工作营生,对在一个小地方迎送往来的生活,对世俗的人际关系已经不报什么幻想。现在(当时是2000年)我的人生目标已经十分明确,简单地说就是:使得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传奇,并在人世间留下创造的痕迹。 

从高中起,我就是个叛逆的种子,人人都知道,中国的中学教育不是奴才教育,也差不了多少。我常常一个人坐在靠近教室后门的地方,心理总是幻想着什么时候可以逃走。那是我已经读了李敖的部分文章,狂叛的念头已经潜滋暗长。可是在高中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这就好比在一个循规蹈矩的地方觉醒了却没有出路。近8过去了,那种和同学们坐在四楼的教室门口遥看落日的岁月已经烟消云散。但是这些感受在我的心中依然以各种形式复活着,更加深了我对浮生一梦的感觉。高中毕业,已经9年没有回去了,不知道以后如果能回去看一眼,还在不在了。世间的事物都就是这样被时间抛在了脑后。也许一切都被命运所掌握,我差了8分没有考上复旦大学,在今后的8年中,离开了家到外地求学,负笈于大江南北,个人的道路也因此而永远改变,现在想想,如果当时就待在上海这样的商业城市,恐怕也不适合我这样醉心于人文科学的人。我在复旦的同学,虽然也上了英语系,但是现在已经消失在上海的茫茫商海中了。看来我还算幸运,失之东榆,收之桑榆。 

就这样,我在一个夏天的晚上来到了清凉山麓的河海大学,后来知道这是宗白华先生曾经学习的地方,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在金陵求学的四年,现在已经很少和人提起了,去了北大后,人已经换了一个语境,旧梦也就不再重弹了。现在正好借此机会回忆一下那段鎏金岁月。说是鎏金岁月,实际上充满了苦闷和挣扎。我渐渐地发现河海大学的图书馆对于学习文科的人来说实在是一场恶梦(不知道现在怎样)。在北京大学学习的诸位是无法想象这种文化沙漠的景象的。我在的一个学期结束后,决定寻找可以真正看一点文科书籍的地方。现在看来,这真是一个决定命运的选择。后来,我和许多人的道路都相去万余里了,大家做着个不相干的事情。 

我通过河海的同学陈尚坤认识了他的朋友,在南京师范大学读书的李卫华,我至今虽然没有了他的音讯,在心里却十分感激他。(后来在北大的时候知道他已经结婚了,祝他幸福)他每次把图书证借给我,让我去南师大的阅览室看书,我十分珍惜这个机会,无论风吹雨打,我都会在每星期三晚上和星期天早上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