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缘的结局

我有一位好友,五十多岁时自教育界退休,由于赋闲在家,因此我三番两次请他每周抽出一些时间来慈济当志工,不但有劳动的机会,同时也借着服务人群而让精神生活更充实。由于见他没有动静,因此退
我有一位好友,五十多岁时自教育界退休,由于赋闲在家,因此我三番两次请他每周抽出一些时间来慈济当志工,不但有劳动的机会,同时也借着服务人群而让精神生活更充实。由于见他没有动静,因此退而求其次,请他加入慈济做会员,每月随喜捐一点善款,做一点好事。由于他的意愿一直不高,而我也不想太让人家为难,因此在机缘不具足之下,彼此音讯全无地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
二OO二年年初,辗转得知好友因病住院而前往探视。犹记得那是一个晴空万里的早晨,进入病房后我尚未开口,好友迫不及待以虚弱的声音抢先跟我说:“刘师兄!请你马上拿会员表格给我填,我要加入会员”,由于我未有准备,因此答应他隔天再来。

翌日,我再度前往探视,在随行几位慈济人及其家属的扶助下,好友就在病床上好不容易地亲自填妥会员表格,正式成为慈济月捐会员。为了让好友的“因病启善”成为历史的见证,我们还在表格填写过后合照留念,希望做为永恒的回忆。是次探访,也才得知好友已罹患恶性肿瘤,对于人生无常我们虽是体会良多,但好友在重病之时触发善念,倒令我们一行人恨不得能为他深深祈福,祈求重业轻报、转危为安,祈祷能让他一念善心破千灾。

两个月后,病情一度好转。五月十九日,义诊中心启用典礼当天,好友在太太的扶持下,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前来参访静思堂,我们邂逅在慈济园区里,未等我开口,好友又是抢先说话,以气若游丝的声调对我说:“等病好了,我要跟随你一起作慈济”,我立即答以“你好好养病,我们一定等着你!”并鼓励他说:“这是我们之间的约定,病好了,我们马上一起做慈济”。是次参访,他获得了许多慈济师兄姊的殷切慰问,也带回了满满的爱与关怀。发了好愿也同时接受众人祝福的他,很明显的,在原本消瘦苍白的脸庞上,增添了几丝希望与期待的信心与曙光。

一个多月后,病情急转直下。一日,我带了几位慈济人前往探视,好友斜躺于客厅的活动床上,蔓延以及恶化中的肿瘤痛得让他频频呻吟,病苦已把他折磨得愁容满面,但见我们来访,仍辛苦地开口提醒我说,要我等他病好了一起做慈济。我想,好友在病痛中已是深刻觉悟,有心却无缘,心中虽有愿,但却因身病心苦而愿难了,令人为其感到无奈与无助。在眼看好友已无法进食,甚至家人喂他喝水也痛楚难当,我们心里有数,只有默默祝福,希望他安祥解脱、快去快回。

一周过后,好友撒手西归。我在想,好友如果在没生病之前即把握因缘、行善植福,可能会以善消灾,以福解厄,至少也可以重业轻报,纵然还有定业难转,那也是无怨无悔、没有遗憾的人生。可是我又想,如果人人都有警世的觉悟,也有无常及因果的警惕,那这五浊恶世不早就净化成人间乐土了吗?

好友的去逝,已成“无缘的结局”,但他却给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启示我们 --人生有如一本书,每天就像一张纸,爱心是文字,力行就是一支笔。每一个人都在用这支笔去写出自己人生的剧本,这辈子写下了什么剧本,下辈子就要扮演什么角色。同理,这辈子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上辈子所写下的剧本。如果我们学会“藉境修心”--藉别人的境,修自己的心,则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无一不是活生生的“无语良师”。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