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兵教授:佛教的人生欲望观(9)

贪得无厌是人类本性的特征;此一特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心理动力,可也是人生喜怒哀惧各种情绪产生的原因。[3] 向上的善法欲,也是如此永不知足,促使人求道不已,追求圆满人格、深入禅定,提高精神境界,获得彻底的

贪得无厌是人类本性的特征;此一特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心理动力,可也是人生喜怒哀惧各种情绪产生的原因。[3]

向上的善法欲,也是如此永不知足,促使人求道不已,追求圆满人格、深入禅定,提高精神境界,获得彻底的解脱自在,乃至直趋生命的峰巅——成佛。追求超出生死,解脱成佛,永享常乐涅槃,可谓一种极大的欲望,甚而应称为欲望的极限。经中佛陀曾自称:

我本以欲心无厌足故得佛,是故今犹不息。虽更无功德可得,我欲心亦不休。[4]

成佛后犹欲心不止,当指利乐济度无量众生、庄严全宇宙的大欲望或宏愿。这种永无止息的“欲心”,成为佛陀的重要功德之一—“精进不减”的源泉。

贪欲与善法欲的区别,在于善法欲以如实知见的正见、智慧为主导,以合理地谋求自他的今生、后世、究竟的利乐为目的,求精神境界之提升和对自心的大觉,具自主性、离染性、向上性;贪欲则出于无明和邪见,以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之心为出发点,以不明诸法实性的染污心、迷执心追逐外物,具被动性、染污性、向下性。质言之,以如实知见的智慧主导欲望,便将本性中的欲力引向清净、高尚的善法欲;以无明、邪见为主导,则将本性中的欲力引向使人堕落的贪欲。贪欲与善法欲的枢纽,唯在是否有正见、正智。

五、“以欲制欲”,以智化欲

向下的贪欲与向上的善法欲虽然同出一源,但其结果与价值却不啻天渊。贪欲不可放纵,放纵贪欲,人将不是人,人类社会将无法维持,终将导致灭种亡国乃至毁灭地球的恶果。自古及今,人类从维持群体生存的需要出发,创设种种教化和管理体系,教导、管理世人合理节制人欲。批判人欲,节制人欲,尤为各宗教的共同特质、主要功能。能了知贪欲的过患并自制贪欲,被看作人类与低于自己的动物的一条分界线,佛经中以“能修梵行”——能自制人欲乃至离欲清净,为地球人类的一大优点。

佛教极力强调贪欲的危害,教人制止贪欲,远离贪欲,“离欲”、“断欲”、“无欲”,为佛教经论中出现率极高的词语。否定人欲,被看作佛教的重要特点。《杂阿含》卷三五第972经在列举了贪欲的害处后指出:与贪欲的诸过患相反,断贪欲有如许“福利”(幸福与利益):

不自害,又不害他,亦不俱害;又复不现法得罪、后世得罪、现法后世得罪;心常怀喜乐受觉。

贪欲既然是造成诸般痛苦的根源,则断除贪欲,自然会断除诸苦,享受一种高级的“无欲之乐”,乃至永远度过诸苦交攻的生死大海,永享涅槃常乐。《长阿含·三聚经》中,佛陀以“无欲”为使人向于涅槃的九法之一。《法句经·爱欲品》偈云:

离欲灭爱迹,出网无所蔽,尽道除狱缚,一切此彼解,

已得度边行,是为大智士。无欲无有界,恬淡无忧患。

断除了贪欲,便挣脱了束缚人的魔网,永离地狱等恶道,永出陷溺人的生死深渊,永享恬淡无欲的解脱自在之乐。大乘《佛藏经》卷中佛谓“无上道中诸欲永息”,诸佛无上菩提,唯是离诸欲诸见之一义。能征服自己贪欲、获得无欲之大乐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大丈夫,才是最有智慧、最为富有的人。

佛教认为,人完全有自主贪欲、断除贪欲的能力,贪欲并非多么可怕的东西。《法句经·爱欲品》偈云:

欲!我知汝本:意从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则汝而不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